我大约是1938或37年秋,由吴三先生的私垫转往马家桥东堂子巷的泰县县立樊川小学。校门朝东,一进门就是一个大操场,有滑梯,荡板,翘翘板,单双杠,爬杆等设备。然后是三排大屋,一、二年级是混合教学。还有一架老旧、一架新的风琴。泰县县立樊川小学的校长是吴堡人张文林先生。起先泰界樊小与在真武庙后身的邮界樊小的规模与声誉不相上下。樊川邮界属于高邮二区,区公所在八字桥桂家庄。泰界属于泰县十区,区公所在小纪。因此泰县樊小,各方面都不如小纪小学,尽管都是完全小学。但自张校长来后,由于张校长的努力和樊川民风在全国新潮的影响下,以及一些从江南城市来樊川的青年职工的带领下,不再闭塞落后,那个时代,我感觉是樊川最有活力的一段时光,不像以后数十年逐渐没落沉沦。即使抗日期间,由于江南人逃难到樊川带来的市场繁荣,那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表象,心灵上也赶不上那个时代的活跃。你想在抗日战争开头的时候,就有人奔赴延安,扬州泰州、高邮、兴化,能有谁?而新四军刚开始过江来苏北,就有人丢下教鞭去从戎?那时候虽是小学,由于老师多半来自左倾思潮陶行知、晏阳初等教学方针的界首乡师和淮安师范,能不带来左倾新鲜活跃的风气?于是有了运动会及节庆时提灯会等活动,让古镇樊川耳目一新。那时有名的私塾,北有吴三先生,南有季大先生,及一些小规模十人以下的小私塾,如经家女塾,以及徐家贵家的戴老师等。但私墊的束脩较高,中下家庭子女就成邮、泰两小学的主要生源。后经张校长亲自走访,及说服一些大商户,结合当时的新潮,南有名门叶㦸门家三公子及女儿桂昌、菊昌,北有润群先生的五姑老太霭云与我姊弟堂妹等,都由私塾转入学堂的带头作用下,小小泰县樊小学生高达三百余人。邮界樊小也达百余人。师资及教学成果,受到家长肯定,感觉远比私塾为佳。在节庆活动时,两校师生浩浩荡荡,十分壮观。那时泰县樊小的生源,不仅来自樊川本镇及附近村庄,也有来自吴堡、汤庄、沙家院及吴家牌坊等地。也有像如今的“学区房”和陪读的现象了,如文革时期的所谓“白毛”本尊刘济祥与其两姐妹,即由母亲租住与学校一巷之隔的老南当典仓房内。在直对马家桥的巷子北边,樊小的第一排屋是教师办公室,窗外就是巷子。厕所我就不知道了。校园西达山阳河边盆桶店、布店后身。北达马家线店、蔡必禄家“蔡同茂”杂货店门面房后身。河东巷口北侧是“张义兴”盆桶店,再北是与民主街上的巨商徐拱北老先生的弟弟(灿亮)开的布店,门面较大,地面也较高。再向南就是规模也不小的马家杂货店了(好像女婿是徐汉江侄孙,也叫什么江的行医),再向南好像是孙家炮仗店与老碾坊了。店铺下街是一排河房的烧饼店、肉案等。不知袁士定公司现在干啥?袁很聪明,可惜没有遇上好的时机,不然会有更大的发展的。江都区樊川中心小学,创设于1871年,1902年始称樊川小学。它坐落在千年古镇——樊川,几经沧桑,几易校址,如今这所学校占地30145平方米,建筑面积4951平方米,有20个教学班,75名在职教职工,62名专任教师,985名学生。《扬州上下三千年》是朱志泊先生倾数十年心血研究,独立撰写而成的一部扬州通史。欲购此书的朋友,请联系作者朱志泊先生,可得朱先生签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