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根说民俗之老行当系列(二十六)

文摘   2024-11-16 15:48   江苏  

我从小喝的是运河水,身体里流淌着扬州血。在外漂泊了三四十年,但我对家乡的这份眷恋和热爱是永远抹不掉的。

——王喜根

王喜根说民俗之老行当系列(二十六)

卖金鱼

旧时,每年春季,扬州城及周边四乡八镇就冒出一个个卖金鱼摊。摊主面前摆放着几个木盆,盆内用木条分为两至四格,按金鱼的品种、大小分放格中。卖金鱼取吉庆有余之义,买金鱼用以修身养性,各得其所。
扬州人喜欢金鱼,据说与佛教有关。扬州佛教丛林众多,寺庙里都有放生池。有人专门从鱼市上买鱼来放生,尤其是比较罕见的红色、黄色和白色的鲫鱼,这类原本野生的鲫鱼渐渐家化,成了后来的金鱼。到清末民初,扬州金鱼饲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产业,据《扬州览胜录》记述:“金鱼市在广储门外。沿城河一带的人家以蓄养金鱼为业,门内筑土为垣,甃砖为池,池方广可三四丈,并置砂缸多只,分蓄金鱼。大者长盈尺,小者二寸。鱼类共七十二种,有龙背、龙眼、朝天龙、带球朝天龙、水泡眼、反腮水泡眼、珍珠鱼、南鱼、紫鱼、东洋红、五花蛋、洋蛋、墨鱼等,名目繁多,不可枚举。各省人士来扬游历者,多购金鱼携归,点缀家园池沼。每岁春二三月,养鱼人家往往运至沿江各埠销售,亦有远至湘鄂者。”
乾隆年间,扬州金鱼“上等选充金鱼贡,次之游人多买为土宜,其余则用白粉盆养之,令园丁鬻于市”,扬州成为中国宫廷金鱼原产地,金鱼成为扬州特色商品。其实,扬州本地就是金鱼销售的大市场,市民历来喜欢养金鱼。扬州人养金鱼很讲究,“四宜”乃精髓:“宜早起,早起赏鱼,初阳荡漾于清泉碧藻之间,其景如画;宜月夜,月夜赏鱼,银盘当空,忽有惊鳞跃起,倏间变醉为醒,引为一笑;宜微风,风中赏鱼,鱼闻声而雀跃,人听韵已畅然;宜细雨,细雨霏霏,鱼翔浅底,闲庭信步。”天井宽大的人家,会砌筑一方鱼池,鱼池半露地面,半沉地下,池底必有一处较深,有一口小缸大,是让金鱼沉底之处。若是天井较小,置砂缸半沉地下,便于金鱼过冬。如今住高楼,那些方的圆的玻璃鱼缸成为最好选择,天井、客厅里有了鱼池、鱼缸,则充满生机和活力。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扬州金鱼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仅红园一带就有200多口鱼池,如今的红园花鸟市场一带,过去全是金鱼池,家家户户在房顶上筑起养鱼池,放眼望去一片火红,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扬州金鱼每年销售量超过20万尾,还远销东南亚和西欧各国。一些头脑活络的养鱼人,挑着担子游走四方,将金鱼卖到了全国各地,一趟下来能赚千把块。为了节省路费餐费,在船上或火车上,对船长、列车长投其所好,送几条金鱼也就免了路费和饭食钱。
我小时候也喜欢养金鱼,扬州有句俗话:“会养鱼的,鱼饿死;不会养鱼的,鱼胀死。”我就是担心金鱼挨饿,放食过量,“买得快死得快,死得快买得快”,早晨看到一条鱼翻白肚,中午便一命鸣呼,傍晚说不准又要滂上来三四条,那幼小心灵疼呀,无以复加。
修棕棚
“棕棚——修吧!藤棚——修吧!”不管是不是江南人,吆喝起来都是这个腔调,“棚”的发音与“梆”字近似,有吴侬软语的味道。
相传从前有位孝子,年迈体弱的父母睡硬板床感到全身骨头疼痛,他想方设法把棕桐树上的棕片割下来搓成细绳,绷在木框上,便有了以后的棕棚床。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吃饭睡觉。睡觉当然离不开床,过去老式大床,无论是雕花木架大床,还是铜床和铁床,通常都配以棕棚或藤棚。我家那张雕花木架大床,是父母当年的婚床,市价十八石大米,四角安立柱,床顶有盖,顶盖四围装楣板,大床两侧和后面有双层围栏,床里面还置放了一个狭长的木制平台,用以放置手饰、书籍、杂物。门楣上运用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等手法,雕满了寓意吉祥如意的花鸟禽兽,既朴实又典雅。尤其那张棕棚,软硬适中,冬暖夏凉,敲之咚咚如鼓。小时候我在上面跳跃、翻跟头,弹性特好,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仍松紧如初,没有修补过一次。
棕棚讲究透气舒适有弹性,一张做工优良的棕棚床,透气性好,坚韧耐用,睡四五十年不成问题,尤其对于一些不习惯睡席梦思软床的老人或者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者大有裨益。藤棚则为藤皮穿制,也很有拉力和弹性,夏天睡藤棚很凉爽,清代多以红木精工制成榻,而红木榻最常见的为藤皮穿棚。
普通人家还是喜欢棕棚,并且选择专门订制,或请人上门穿。穿棕棚得先由木工按4.5尺或4.2尺的标准制成床框,床框中间还得做一根弧形肚档,四个角做出角档,肚档是为了固定两档,角档是为了棕线穿得更均匀。然后在木框里边缘打小手指粗的斜眼,每隔5公分打一洞孔,洞眼打好后再以细棕绳穿棕棚。穿棚为斜纹,棕绳穿进木边框孔眼后即切断,再用圆木细棒钉进孔眼,以将棕绳绷紧。为了防止在穿棕绳过程中床框变形,必须在框的对角头上挂一块大石头,确保棕棚牢固整齐均匀。
棕棚最大的缺点是棕绳容易松,小孩爱在床上跳,有时用力过猛棕绳折断,时间一长,人睡在松松垮垮的棕棚床上,像睡在鱼网里一样,连翻身都困难。为了改善睡眠条件,只好请修棕棚的师傅重新整修。修棕棚的师傅每人都有一把刀背厚厚的砍刀,他把棕棚抬到空地上,取出砍刀横过来当捶子用,用粗铁钉伸进棕棚边框孔眼,把原来的圆木细棒用砍刀敲掉,如果棕绳断了则抽去换新棕绳,若棕绳不断,则重新钉圆木细棒,把一根根松垮的棕绳重新绷紧,这样整旧如新,又可睡入了。
近年来棕绳、木材价格上涨,修棕棚不如买棕棚,但恋旧的老人还是选择修理,所以“棕棚——修吧!藤棚——修吧”的吆喝声还时常在人们耳边响起。修棕棚的师傅也考虑到老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用尼龙绳代替棕绳修棕棚,经久耐用,何乐不为。
油纸伞
一提到油纸伞,人们言必称苏杭,好像苏州、杭州才应该有油纸伞,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油纸伞是大江南北普遍使用的雨具,制作油纸伞是一项传统的手工业,就像从前裁缝铺、铁匠铺一样,遍地开花,随处可见。只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受工业文明的冲击,油纸伞渐渐退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伞是我国首创,历史久远,曾被作为中国文化传播到海外。油纸伞在唐朝传至日本、朝鲜,日本早期将油纸伞称为唐伞。油纸伞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越南、泰国、老挝等地后,又结合了当地的文化,有了各自的风格和名称。古典纸伞以纸为载体传播中国传统书画文化,可谓中国古典文化符号。
旧时,在嫁娶婚俗礼仪中,油纸伞是陪嫁妆奁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纸”与“子”谐音,有“早生贵子”之意,繁写的“伞”字包含五个人字,寓意多子多孙。油纸伞的伞轴意取中空正直,无私无邪。圆形的伞面则取其圆满之兆,象征婚姻圆满成就,另外送伞陪嫁亦有表示用来遮日避风防雨、驱恶避邪之意。
我国古代有个习俗,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包袱里除书本外,一定会带一把红油纸伞,即“包袱伞”,又称“保福伞”,预祝路途平安、高中状元。196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刘春华等人创作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画面上青年毛泽东身穿一件传统的中式长袍,手拿一把油纸伞,意志坚定地大步走在山路上。该画当年单张彩色印刷数量突破9亿张,被认为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油纸伞作为那个时代的圣物也跟着沾光,被人们抢购一空。
油纸伞是中华民族传统日用品,制作历史已有1000多年,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我曾走进贵州赤水丙安古镇,发现这里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油纸伞制作工艺,用料纯正,精选上等竹木、优质丝绸、丝绢、皮纸、桐油、柿油作材料,全部依赖手工完成,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当地有民谚称:“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
据制伞艺人透露,这门手艺技术要求高,技艺以师徒相承,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主要靠个人的悟性、长期实践来掌握。所用的工具均由铁匠专门打制,伞的用料很讲究,以上好桃花纸为伞面,在柿子漆里浸透,一张一张黏贴在伞骨上。柿子漆是在油柿青的时候,把油柿捣糊榨出的柿子汁,既有黏性又不会把桃花纸黏住。以竹、木制伞柄和伞骨,用发线扎好,伞面糊好后绘上图案,涂上桐油,然后在室内吊起阴干,至少要经过70多道工序。
对于尼龙钢架伞,制伞艺人并不排斥,它携带方便、价格低廉,却是毫无生命的工业品。如今在许多表演中,可以看到温婉清丽的江南女子身穿旗袍、手撑油纸伞款款走来的场面,人们在欣赏雅致天成美感的同时,似乎闻到了江南湿润空气的芳香,感受到了今生对前世的眷恋。

作者简介:王喜根,1954年生于古镇邵伯。江苏经济报原副总编辑、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著有《扬州古巷风情》《江南老行当》《寻访中国古村镇》等。

王喜根 先生

《扬州上下三千年》是朱志泊先生倾数十年心血研究,独立撰写而成的一部扬州通史。欲购此书的朋友,请联系作者朱志泊先生,可得朱先生签名本。联系电话:13773545510

大耳郎
发表个人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