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掴学生的女老师,真威风

文摘   2024-11-10 11:16   陕西  

11月7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则视频,称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高科分校一女老师在操场对学生上演“全武行”。视频显示:一个身穿黑衣的女子连续脚踹一个孩子,将其踹倒在地后,又掌掴旁边的另一个孩子。


视频截图(图:网络)


就这么短短的一小段视频,充斥着溢出屏幕的暴力、威胁、人格羞辱等令人窒息的要素。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当事女老师暴躁、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设,也对身为被霸凌者的两个学生的无助和畏惧感同身受。


无论这两个学生犯了怎样的错误,这位老师的所作所为,都已经与“教育”毫不沾边,甚至连带有体罚性质的惩戒都算不上,已经是纯粹的情绪发泄,是非理性的暴力行为、是强势一方对弱势群体无理由的霸凌和欺压。


而更加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些来自个别老师的单方面泄愤行为,近年并不少见,有些像纺织城小学发生的这一幕被曝光,从而引发了舆论的关注,但很可能那些始终潜藏在没人看见的死角中的霸凌现象,才是更多数。



01

视频在网上发酵的同日,纺织城小学高科分校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回应:学校已知晓此事,正在处理中,公安机关已经介入。


另据媒体公开报道:事发时,一年级的学生在上活动课,被踢和被打两名学生未受伤,学校已向学生家长作解释并安抚学生,对涉事教师进行停职处理。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职工管理,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灞桥区教育局也表示:已经关注到网传视频,“我们相关的工作人员已经过去了,现在正在学校处理,派出所也介入了”。


关于掌掴小学生女教师已被停职的报道
(图:《人民日报》)


至于这位女老师对学生拳打脚踢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官方没说,所以大概率不会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


那么这两个孩子究竟是做了什么事让老师如此愤怒?如果说这种愤怒是对学生的“恨铁不成钢”的高标准、高要求,那决不能以掌掴脚踹这种暴力的形式来把这种期待值具象化,因为带有人格侮辱的打骂,只会让学生对学校、对学习产生更加严重的畏惧甚至是厌恶的情绪。


所以大概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愤怒的根源是老师自身对欺压学生这一过程的“享受”,以及对这种欺压毫无职业道德负担的心理——某些老师(也包括一部分家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们认为,自己作为长辈和监护人,有权力对孩子动手动嘴,并将其用“为你好”的幌子包装起来,以作为遮掩自己泄愤行为的理由。但这些暴力行为在其实施过程中,大都只是以老师自身的感受为出发点,是基于一种“我就是要打你”的情绪,而非“为你好”的目的。


当然,人是感性动物,会有不满乃至愤怒的情绪很正常。教育未成年人的过程中当然也会出现愤怒,但以教育为目的的任何愤怒,也一定要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而且要比日常的理性更加谨慎,一旦越界,教育就会变成“霸凌”。


纺织城小学高科分校(图:网络)


教育部于2020年12月制定并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规定: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但同样也强调:“责打”并不包含在任何形式的“惩戒”中。


当教师队伍中的个别害群之马的非理性与愤怒开始动摇“尊师爱生”的最起码的教育理念,“树人育才”还从何谈起呢?



02

10月25日,老牌国产日化品牌“蜂花”发布了一系列“看清什么是真假闺蜜”的产品营销漫画,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表示了质疑,认为图片中的很多用词诸如“绿茶”、“搔首弄姿”、“是个男的就往上贴”等涉嫌不尊重女性。


蜂花引发争议的漫画(图:网络)


被骂上热搜后,蜂花官方于11月7日发布声明,表示:此次事件反映出他们在内容把控和审核流程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已第一时间启动了全面的整改程序,目前已将不当图文删除,并将严肃整顿账号运营。当然最后也不忘强调:蜂花一直提倡平等、自由、尊重的价值观。


道歉不可谓不诚恳,但网友们似乎并不打算买账,网上对蜂花的声讨还在持续,不仅要求“出示一下运营的辞退记录”,还有很多人觉得被背刺了,放狠话称“不会再买蜂花的产品”。


虽然也有不少人指责网友太过小题大做,认为蜂花没必要这么卑微地道歉,最多承认自己的做法确实存在不妥之处就行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蜂花靠做洗发水、护发素这些东西起家,是一个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品牌,因此对于牵扯到性别方面的广告文案,必须慎之又慎,而他们没能做到这一点。


当今社会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性别对立”的现象,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对于和性别相关的话题非常敏感。加之现在买家与卖家之间早已经超出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单纯生意关系,消费者如今比在乎价格更在乎产品的“感官体验”,这就需要品牌方在宣发时考虑到主要服务群体的感受,一旦触及消费者的情感底线,销量下滑还是小事,“以后再也不买”的这种情感裂痕才是更难抢救的。


如果你拿不准某一个东西是否会引起大众的普遍反感,那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别让它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下。


令人比较迷惑的一点在于:近些年来主要面向女性消费者却又不尊重女性的翻车案例不胜枚举,如国货美妆品牌“花洛莉亚”,曾因其产品外观设计、宣传片等内容被指擦边、辱女,从而引发消费者们的强烈抵制,相关产品也一度被迫下架;还有卫生巾品牌“全棉时代”由于宣传片中对女性刻板印象的展现,以及化妆前后的对比“丑化”,同样引发了巨大舆情。前车之鉴不远,蜂花却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一波操作又一次准确地踩在了女性用户的“雷点”上,被骂也不冤。


蜂花的道歉信(图:网络)


“消费者就是上帝”,这是一句亘古不变的真理。他们既能一夜之间把你捧上“国货之光”的宝座,也能一夜之间把你踩进“狗都不买”的泥里。如何照顾好“上帝”们的情绪,或许才是蜂花们最需要认真考虑的重中之重。



03

虽然都说艺术源于生活,但有时候,生活比艺术还艺术,很多事情的炸裂度之高,换任何一个编剧都编不出来,


吉林一男子在同一小区找了5个媳妇(图:新浪微博)


11月3日,网上曝光了一条非常劲爆的消息:吉林一男子,在一个小区找了5个“媳妇”,其中有两个还给他生了孩子,这两个“媳妇”还住在同一栋楼的同一个单元,堪称王牌时间管理大师,韦爵爷看了都得给他敬杯酒。


怎么评价呢?就这种后宫爽文的离谱情节,拍成电影早就被观众喷到家里人都不认识了,可这偏偏就是发生在现实中的真人真事。


简单捋一捋这个事的全过程:男主是个90后,长相据说比较英俊,但人品是一塌糊涂,属于没钱、没学历、没正经工作的“三无”人员。从2019年开始,他通过给自己打造“富二代”、“高干子弟”的人设,先后“围猎”了5位女性,领了证的始终没离婚,没领证的也一直保持着同居关系,当然,期间也没忘了从“媳妇”身上榨油水,前前后后捞了近30万元。


后来,这位“时间管理大师”因为一个偶然的意外翻车:去年4月,他的“媳妇”之一、一个女大学生由于要交学费,催他把当初借的一万块钱还给她,结果收到了一塑料袋的银行点钞券,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的“媳妇”气得第一时间报了警,“大师”因此落网,后被法院认定犯诈骗罪、重婚罪、盗窃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9年6个月,并处罚金12万,追缴非法所得28万返还5个媳妇......嗯,受害人。


这条新闻的评论区,点赞最高的是“这年头,只有骗子才能给你纯爱”。这个调侃性质的回复不是重点,重点是:大家尤其是年轻女性,需要从这起事件中看清哪些真相。


首先,如果你觉得你遇到了一个同时具备“帅、有钱、专一”的男人,那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这样的“稀缺资源”为什么看不上别人,却偏偏看上了你?如果你对自身的条件有清晰的认知,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那么不用怀疑,你大概率碰上了“仙人跳”;


其次,搞清楚一个定律:稀缺资源匹配的一定也是稀缺资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6月七匹狼的“公子”周力源大婚,女方是另一家大户特步的“公主”丁佳敏。豪门之间有相对固定的圈子,一般人是挤不进去的,不要对“傍富婆”或者“嫁入豪门”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那个实力,你所能接触到的豪门,基本都是搞杀猪盘的;


再次,如果发现了有被骗的迹象,一定要及时抽身,必要时诉诸法律。就拿本案来说,5位女受害者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发现了男主是个极不靠谱的人,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到第一时间止损:有人因为生了孩子,想着“为了孩子忍一忍就过去了”;有人经不住他的花言巧语,觉得“他其实对我还是挺好的”;有人被他虚假的身份蒙骗,认为“穿名牌开豪车的人,再差还能差到哪去”......于是在“再看看吧”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硬生生让个大骗子过了四年多的神仙日子;


法院判决结果(图:网络)


最后,也是最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婚姻是直接关系到很多人一生的人生大事,领证之前,一定要把对方的底细查清楚,因为结婚只是两个人的事,过日子却是两家人的事,有些话如果不先说在前面,下半辈子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


切记切记啊。



04

11月6日,有网友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信息,称自己的亲属、现年39岁的邢先生于今年10月16日猝死在冠捷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的宿舍,而当时距离他入职才过了10天。


同时爆出的有关邢先生的加班记录显示:从入职到去世的这10天时间里,他除10月11日和13日两天没有加班外,其余8天都有加班,合计达41个小时。家属据此认为:邢先生的死因就是连续加班引发的“过劳死”。


邢先生8天加班41个小时(图:网络)


而当事的冠捷科技给出的回应更是如同重磅炸弹一般引爆了舆论:“属于劳务派遣,正协商”。劳务派遣的定义,是指“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的新型用工形式”——冠捷科技的言下之意是:邢先生不算我们企业的员工,所以我们不承担责任,至少不用承担主要责任。


邢先生是否真的只是“劳务派遣”的身份暂时还没有定论,但即使是,劳务派遣就真能免责吗?好歹也是一条人命,就这么不值钱吗?


劳务派遣曾经是一种口碑非常好的制度,甚至曾一度被捧为“伟大的发明”。客观地说,它确实同时满足了很多企业的用工灵活性和劳动者的就业问题,但是外表的光鲜却掩盖了很多问题,比如劳动者权益的缺失、工作稳定性的缺失以及职业发展空间的缺失。猝死的邢先生,把这些问题一下暴露在了公众的视野下。


说白了,劳务派遣其实只是一种高情商的描述,说得低情商一点,其实就和此前很多用人单位在甩锅时用的话术“临时工”没什么区别。现在的大多数企业眼里,劳务派遣员工就是“物美价廉”的选择,出了问题,只要甩出“劳务派遣”这个挡箭牌,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大部分责任是劳务派遣平台的,小部分责任是当事人自己的,我们企业是没有责任的。


我们希望邢先生的亲人最终能获得一个公平的处理结果,但这起事件反映出的现行劳务派遣制度的很多问题,却很可能在短时间内无解。


如果你认为用人单位的说法合理,那么劳务派遣这个当初作为“互惠互利的桥梁”推出的制度,为什么就成了企业拿来推卸责任的工具?如果一种制度连最起码的人文关怀都不顾,那它是否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反过来,如果你认为这说法不合理,那就说明劳务派遣本身就是不成熟、不完善的,应该改革,但是,又该从哪个角度来入手呢?


制度可以有漏洞,但决不能有需要靠人命才能检验出来的漏洞。

文字陈海洋

编辑丨锦   雯
图片均源于网络
©原创内容转载请申请授权


一个正在被比亚迪改变的关中小镇
黑悟空来到水陆庵 大蓝田盼着通专线
白鹿原上最尬的景点:陈忠实故居
三年前我从西安走到蓝田 三年后我从西安跑到蓝田

今西安
新西安 新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