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公务员,一年能吃多少“皇粮”?

文摘   2024-11-21 12:14   陕西  

11月8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为配合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西安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相关区域进行了考古,共清理汉代墓葬80座、沟1条,唐代粮仓11座,明清井2座。


其中,11座唐代粮仓为本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


唐代太仓粮仓遗址(图:央视新闻)


据介绍,本次发掘的粮仓属唐朝“太仓遗址”。唐朝的粮仓主要分为正仓、太仓、转运仓、军仓、常平仓和义仓六种,其中太仓是都城长安的粮库,负责供应兵饷和官禄,也就是所谓的“皇粮”。


现代打工人对自己工资的吐槽是旷日持久的,买不起房、开不起车、生不起娃、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每个人的“痛点”可能会有区别,但根源都可以归结为没钱。这里面可能多少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证明当代社畜们普遍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确实是事实。


相比之下,在唐朝当公务员就滋润得多了。


1


古代官员们的工资称为“俸禄”,俸禄不只是钱,还包括土地、食物、粮食等等。在唐朝,官员的俸禄包括“禄米”、“职田”和“俸料”三部分,这其中的“禄米”就是以工资形式发放的粮食。读书人入仕后,在朝廷上有了编制,就可以领到国家发放的口粮,相当于现代人拿到了“铁饭碗”,吃到了“皇粮”。


记载唐朝历史的《旧唐书》《新唐书》
图:网络)


唐朝官制从一品到九品,共分为十八个等级,每个等级吃到的皇粮都不一样。根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元年(公元618),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三品四百石,从三品三百六十石,四品三百石,从四品二百六十石,五品二百石,从五品百六十石,六品百石,从六品九十石,七品八十石,从七品七十石,八品六十石,从八品五十石,九品四十石,从九品三十石,皆以岁给之。”也就是说:一品官员的“年薪”是七百石粮食,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依次递减到从九品的三十石。但只限京官,地方官没有,唐朝初年地方上的官员只发给“职田”,以田租收入代替禄米。


直到唐太宗贞观年间,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有了余粮,加之中书舍人高季辅建言:“外官卑品贫匮,宜给禄养亲。”至此,地方官也终于吃上了皇粮,但是规定地方官相比同等级的京官拿到的禄米要低一档,例如四品的地方官只能按从四品京官的档次领工资。此外,官员在年终考核中如果得到“上考”,还能得到相当于一个季度禄米的奖励。致仕官员也可以按照自己退休前的官职的标准的一半继续领取禄米,相当于现在的“退休金”。


那么唐朝官员一年拿到的工资放到现在是什么水平?大致估算一下:唐制一石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6斤,换算下来一品官员每年可领取74200斤的粮食,即37吨左右;最低的从九品一年也有3180斤,约1.6吨。


按现在一斤米3块左右的价格算下来,一品官员的工资,仅俸米这一项,就价值22.3万元,最低的从九品也有9500元。


白居易(图:网络)


中唐大诗人白居易,唐宪宗元和初年(公元805~806)曾在周至当过县公安局局长(盩厔县尉)。期间有感于当地人民劳作艰苦、生活贫困,作了《观刈麦》诗,其中有这样几句:“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大概算一下,白局长年薪十万,日入粮食近百斤,“有余粮”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2

唐朝如白居易这样既是诗人,又是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到中唐时期才大量出现。此前的唐朝诗人很少有做过大官的,尤其是盛唐大诗人,几乎个个都是布衣终身,给人的印象就是“浪”,他们的生活里只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从来不上班。


李白(图:网络)


就像李白,生平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四川、湖北、江苏、陕西、山西、河南、浙江、安徽......似乎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没去过的。不过,李白其实也曾经上过班,并且还是接近权力中心的“体制内人员”。


李白42岁那年才实现人生中第一次就业,经当时的文坛前辈贺知章引荐,被任命为翰林供奉,类似于现在的文化部,虽然出道晚,但起点可以说相当高。翰林供奉是六品官,按照前面提到的唐朝官员俸禄制度,李白一年能领到一百石也就是10600斤粮食,另外还有28.8两白银以及400亩的“职田”。


那么李白的年收入大概是个怎样的水平呢?


唐朝1两白银相当于1000文,在李白生活的开元、天宝年间,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米价是10文钱一斗,唐朝一斗相当于现在的12斤,即一斤大米是0.83文钱,再代入现在一斤大米3块钱的市价,那么李白手里的一文钱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现代的3.6元。


于是,28.8两白银就等于3.6×1000×28.8=103680元;再算上职田收入,当时一亩地的大米产量大概是1.5石也就是159斤,那么400亩每年的收入就有159×400×3=190800元。


综上,李白一年的总工资就能到手32.6万元左右,放在现在,基本相当于一个一线城市处级干部的年收入了,而这还并不是李白的全部收入。


唐朝酒楼(图:网络)


李白在当时名气很大,就像现在的“大V”、“自媒体”一样,很多人请他写诗作文,其中不乏出手豪阔的王公贵族,可以想象李白光是拿“润笔”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虽然无从考证李白当年写了多少“软文”,但这方面他“恰”到的饭怎么都不可能少,林林总总算下来,李白一年能拿到的真金白银,总数很可能在七位数以上。


也难怪李白的诗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拿“五花马、千金裘”去换酒喝的时候能眼皮子都不眨一下,人家有这个资本。


3

相比李白,与他齐名的唐朝另一位诗坛大咖杜甫就没这么幸运了。


杜甫一辈子上了三次班,还有一次体制外的工作,但时间都不长,收入也不高。他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年龄甚至比李白还大两岁,八年多时间投了成千上万份简历,四十四岁才终于当上个河西县尉。而且杜甫骨子里有着读书人专属的那份清高,得知他的主要工作是拿着鞭子上门催税,立刻就撂挑子不干了。


杜甫(图:网络)


后来杜甫几经起落,历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左拾遗、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务,基本全是小官,工资最高的就是左拾遗,年俸三万钱,换算成现在就是年薪十万,在打工人的行列里,也算得上中上水平了。


杜甫平生收入最多的一份工作,来自体制外。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杜甫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时任夔州都督柏茂琳,是杜甫朋友严武的老部下,一直以来很照顾杜甫,给他找了一份“兼职”——管理公田,还额外送给他四十亩柑林。这份“企业家”的工作,杜甫干了一年半,具体挣了多少不得而知,但据史料记载,杜甫的“业绩”还是很炸裂的:仅仅一年的稻米产量就足够吃三年。离开夔州时,杜甫已经从两年前的穷得连回长安的路费都凑不齐变成了有实力买船北上,这些钱应该都来自于他在夔州时的经营收入。


杜甫草堂(图:网络)


盛唐大诗人中,要么像李白这样,在皇帝身边混个一官半职,哪怕品级不高,也能有不少收入;要么像孟浩然那样,虽然挤不进去官场,但好歹家里有地,做个田园诗人也能衣食无忧。杜甫没地也没权,只能老老实实去当职业干饭人了。


4

除了每年一次的禄米,唐朝官员每个月还都能从总公司领到现金和“劳保”,品级高一些的官员,还能得到官方配备的侍从,这些合称“俸料”。


根据官阶的不同,官员们每个月都能从财政部领取一定数量的铜钱。一品大员每月1万钱,依次递减到九品的每月1500钱。


按前面的唐朝时1文钱=现在3.6元的“汇率”计算,可以得出光是“俸料”里的“月俸”这一项,一品官的年薪就大约相当于今天的43.2万元人民币,最低的“九品芝麻官”一年也能拿到将近6.5万元。再加上酒、肉、面、蔬菜、调料、布匹等,在唐朝真的可以做到家里只要有一人当官,全家基本都衣食无忧了(除非你超生得实在太厉害)。


唐朝官服(图:网络)


最后,唐朝薪酬制度里还有一个叫“职田”的特殊组成部分。


职田就是国家分配给官员的土地,而且都是正经的“居住用地”和“耕地”,上面有住户、有农田。官员拥有职田的出租权,可以向住户收取粮食、绢帛等形式的租金,相当于地主。


一个九品官员可以拥有200亩的“职田”,而官至一品则拥有1200亩“职田”。套一下前面提到的一亩地大约能产1.5石粮食,1200亩地的租金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现在我们把禄米、俸料和职田的价值全部换算成人民币,一品官员一年下来的总收入基本在120~130万元左右,九品官则大概是15~20万元。


可见,在唐朝吃皇粮,年薪百万肯定还是少数,但月薪过万还是比较容易的。


盛世大唐,就是这么豪横。

文字斯马林

编辑丨锦   雯
图片均源于网络
©原创内容转载请申请授权


一个正在被比亚迪改变的关中小镇
黑悟空来到水陆庵 大蓝田盼着通专线
白鹿原上最尬的景点:陈忠实故居
三年前我从西安走到蓝田 三年后我从西安跑到蓝田

今西安
新西安 新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