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和说服是建立在充满敬意的聆听上”

教育   2024-11-17 15:39   中国香港  


1.

和一位社群的同学聊天,也没聊出什么东西,大方向是「在能力范围职能做自己能掌控的事情」。

我想到 2015 年毕业后支教两年,我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就从继续学英语、开始阅读写作做起,慢慢我做成了读书课程,生活也因为英语和阅读写作开始踏实地转动。

刚随手写了份「书单」,可以看作是 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参考他人的原则,学习阅读、思考和行动的本质;第二阶段是调节心态,加深学习的 why;最后是什么都读一读,读的可以少,但要想的多——read to learn, to think, and to grow。


2.

越深入学习一个东西,越会发现自己不过还是个「小学生」。谦虚不是出于礼貌地谦词,是持续学习的必然结果,也是品格之路的开端。

践行 confident humility,自信且谦虚,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活到老学到老,难的不是「学」,是像苏格拉底那样感到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一无所知。

3.

读研两年对我最大的帮助不是知识,而是基本的学术思考能力,比如定义关键字词、提出问题、阅读理解、总结的能力。

任何一个想法要能罗列出 123 点,能立刻变成思维导图,能应用基本的 MECE 法则。否则会困在问题的表面,和别人模棱两可的参考答案中。

4.

和社群的一位同学聊孩子的教育。我说我们一起做一个头脑实验:

1. 孩子不上学可以吗?

2. 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

3. 如果没有限制,你理想的教育环境是什么样的?

4. 为什么「一定不能」?这些绝对的限制来自哪里?

......

这样的问题不是为了「说服」什么,而是可以沿着这些问题发现什么对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找到那个优先级,从根本上看问题。

想那些细节的 how&what 会烦恼会痛苦,想那个 why 也会痛苦。当我们意识到活着就会有欲望,自由等于欲望-能力,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后,反而会聚焦在那些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别人的看法和环境的约束都不重要了,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一些力量在鼓励我们「你也可以呀!」

这些年说得最多的是没有对错好坏,重要的是你想要什么,然后要做一个选择。自由职业和上班一样辛苦,国内国外生活都有烦恼,活着就会迷茫,没有「拥有了什么一切问题都会解决」这个可能,如果人生没有了迷茫也挺没劲的。

我们作为人,可以对现实有更多元的解读,有一些自欺欺人精神胜利,也有一些忠言逆耳拥抱脆弱。生活在继续,我们的世界也变得更丰富,相信生而为人,一定是一份祝福。

5.

看了许知远对谈桑德勒这期《十三邀》,这应该是许知远说 I don't know 最多的一期。

桑德勒的提问和倾听能力极佳,你会感到他不是为了为难你而提出这些问题,也不是觉得自己有更正确的答案,而是对人的想法好奇,期待在对话中看到更多的观点。


桑德勒一开始分享了他 18 岁那年和还是州长的里根辩论的经历,他说他很早从里根身上学到可以不同意,但要珍视对话的机会,「思考和说服是建立在充满敬意的聆听上」。社会需要创造这样的对话空间,人也要有足够的善意和尊重让一场对话开始。

想到前几天写了篇《纽约时报》报道杨笠的文章,评论区里好多关注我很多年的人私信骂我,他们在骂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开始交谈、表达呢?桑德勒的公开课程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对谈方式,也给了我一些启发和信心。


6.

最近常提到的一句话是「还能怎么办呢?」

没有选择地被出生,选择了活着,生活要继续,那就选择一个继续的解决方式。

我们可以吐槽抱怨、合理化,这都是消极情绪的一种可能方式,只是记得终究还是要面对「okay,然后呢?」「既然如此,还能怎么办呢?」

先默认有解决、优化的方案,如果卡在了答案上,我们也可以修改问题。或者说,我们本来就没有「问题」,也不需要「 答案」,只是需要去做点什么让自己感到真的在活着,用具体应对迷茫。

我们常说的放松、专注也都是一回事,这一刻只在乎眼前的事情,这一刻把自己丢在风里。读书,写作,运动,也都只是在让我们和自己对话,感受身体,感到生活在继续。

7.

和社群的一位朋友话聊,他一直参加了我的社群,今天我才知道他是一位高校老师,年龄只比我爸爸小两岁。

我们聊了孩子的「职业规划」,如何给大学生做好选修课程,我突然觉得年龄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持续学习的意愿。我自己也很受鼓励,原来我的一些方法和理念是可以迁移到更多的地方,我也可以更主动地总结一些内容供老师朋友们参考。明年要多回国几次,做一些主题分享,也组组局让大家多交流。

怎么教是最简单的问题,难的是「然后呢?」上学、考试、考研、考编、工作,然后呢?总有那么一个阶段,我们必须面对那些最根本的问题,我们是谁,如何建立存在的意义,如何认识脆弱和勇气,练习爱与被爱。探索的过程就是答案,而彼此的探索会有交集,那就是我们的connections❤️

📍关于“我是谁”和这个公众号

猜你还想读:

· 世上總有人純粹而聰敏能夠明瞭這情感

· 3天学完10000+单词,我有哪些收获?

· 既然无法停止“想太多”

张海露Eric
因为热爱,无需坚持。In haze, we blaze🌟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