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通常由肝素(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暴露后引发。其病理特征是由抗血小板因子4(PF4)-肝素复合物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未经治疗的HIT具有高达20%的死亡率,但早期识别和干预可将死亡率降至2%以下。
分类
HIT分为两种类型:
HIT I型(非免疫型)
机制:肝素直接作用于血小板,导致非免疫性聚集。
时间:发生在用药后1-2天。
血小板计数:轻微下降(≥100,000/μL),可在继续使用肝素时自行恢复。
临床意义:无临床显著性,通常无需停药。
HIT II型(免疫型)
机制:肝素与PF4形成复合物,诱导IgG抗体产生,激活血小板。
时间:典型发生于肝素暴露后的5-10天。
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150,000/μL),或下降幅度超过50%。
合并症:可伴随静脉和动脉血栓(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意义: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干预。
病理生理
抗体生成:
肝素与PF4结合形成抗原性复合物。
IgG抗体结合该复合物,通过FcγIIa受体激活血小板,导致正反馈循环。
血栓形成:
血小板活化后释放促凝物质(如微粒体),促进血栓形成。
内皮细胞活化,增加组织因子表达和粘附分子释放。
血小板减少:
激活的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被消耗。
吞噬系统清除被IgG抗体包裹的血小板。
临床表现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通常降至60,000/μL左右。
在肝素停用后,血小板计数可在4-7天内恢复。
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更常见,占50%-70%。
动脉血栓(中风、心肌梗死、急性肢体缺血)较少见,占20%-30%。
皮肤坏死:
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皮肤坏死,提示HIT。
罕见并发症:
肾上腺出血、肢体坏疽、器官缺血性坏死。
诊断
4Ts评分(评估HIT的临床概率):
血小板减少程度:
血小板减少>50%,最低计数≥20,000/μL:2分。
血小板减少30%-50%,最低计数10,000-19,000/μL:1分。
血小板减少<30%,最低计数<10,000/μL:0分。
发病时间:
典型:肝素暴露后5-10天,或24小时内(此前3个月内接触过肝素):2分。
模糊:时间不清或超过10天,或在30-100天内再次暴露肝素:1分。
不典型:未暴露肝素或发病时间<4天:0分。
血栓形成或皮肤反应:
新发血栓、皮肤坏死或静脉注射肝素后的急性系统性反应:2分。
疑似血栓或非坏死性皮肤病变:1分。
无:0分。
其他原因:
无其他原因:2分。
可能存在其他原因:1分。
明确其他原因:0分。
评分解释:
0-3分:低风险(<1%概率)。
4-5分:中等风险(约10%概率)。
6-8分:高风险(约50%概率)。
实验室检测:
免疫学检测:ELISA检测PF4-肝素抗体,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
功能学检测:如5-羟色胺释放试验(SRA),高特异性,可确诊。
治疗
立即停用肝素:
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肝素涂层器械。
非肝素类抗凝治疗: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argatroban)、比伐卢定(bivalirudin)。
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rivaroxaban)、阿哌沙班(apixaban)。
避免单独使用华法林,因可能导致静脉性肢体坏疽。
筛查血栓:
所有确诊HIT患者应接受下肢超声筛查隐匿性深静脉血栓。
特殊情况:
心脏手术患者:可能需要替代抗凝策略。
透析患者:避免使用肝素抗凝。
快速记忆法
HIT诊断记忆口诀:
“五血五时两皮无它因”
五血:血小板减少>50%,低于150,000/μL;5-10天出现;有新发血栓;注射部位皮肤坏死;可能有全身过敏反应。
五时:发病典型时间为5-10天;早于5天多见于近期肝素接触史;晚于10天多见于延迟性HIT。
两皮:皮肤坏死或非坏死性红斑。
无它因:排除其他血小板减少原因。
HIT治疗记忆口诀:
“停肝抗凝筛栓”
停肝:立即停用所有肝素。
抗凝:使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
筛栓:全面筛查隐匿性血栓。
实验室检测记忆口诀:
“ELISA筛疑,SRA定性”
ELISA:高敏感性,用于初筛。
SRA:高特异性,用于确诊。
参考文献:
Uptodate
Statpearl
Med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