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与护法运动
文摘
2024-10-25 00:00
贵州
1917年,BJ政府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和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间的“府院之争”日趋激烈。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6月,张勋率兵进J,演出了一场 12天的复辟丑剧。丑剧失败以后,段祺瑞复任BJ政府国务总理,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他宣布:“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企图实现专制独裁。孙中山为维护《临时约法》和国会,率驻沪海军从上海南下广州,联合“暂行自主”的滇桂两系军阀,揭起护法旗帜,于8月召集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孙中山当选为大元帅,下令讨伐段祺瑞。因护法运动主要以讨伐段祺瑞的一系列战争为表现形式,故又称作护法战争。1917年4月,贵州陆军第一师师长王文华以贵州军事代表的身份赴J,参加段祺瑞召开的军事会议。王文华拒绝在段祺瑞毁法的决议上签字,之后赴上海拜谒孙中山,自陈入党历史及在贵州服务的经过。孙中山南下护法后,王文华兼程返黔,表示愿“竭尽全力,扩张军备,以作孙先生后盾”。孙中山揭起护法旗帜以后,张百麟被任命为法部司长,专心致力于护法运动。他因病由粤返沪后,为巩固广东护法基地,带病入闽,策动福建北洋军响应护法。他还积极配合孙中山争取唐继尧的革命策略,致信唐继尧,动员其与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采取一致行动,以巩固护国运动的成果。孙中山当选为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后,安健被任命为军政府的中将参议,成为孙中山处理西南特别是处理贵州方面问题的得力助手。为了组织西南少数民族参与护法,孙中山任命安健为川边宣抚使,常驻康定。安健跋涉千里,深入到金沙江畔,大小凉山的藏、彝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宣传孙中山的护法主张和三民主义思想,发动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支持孙中山的事业。安健还动员贵州彝族上层人士,拥护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推动贵州护法。孙中山抵广州后,号召云、贵、川、湘、桂、粤六省都督和各界人士出兵护法。贵州各报立即转载,并发表文章,指明护法即捍卫共和,巩固护国运动之成果。贵州当局立即复电孙中山,表示拥护护法,同时部署队伍,计划与通电护法各省合作并进。王文华由沪返抵贵州后,于1917年8月在贵阳正式就任黔军总司令。时值唐继尧、刘显世、熊克武三人以护法名义筹组三省靖国联军,于是黔军再次开赴四川。1917年11月,北洋军阀支持川军刘存厚部在川南围攻滇军。北洋政府的四川查办使吴光新亦率4混成旅的北洋军在重庆一带遥为声援,滇军节节败退,将有被逐出川的可能,唐继尧致电刘显世、王文华,催促黔军火速入川应援。黔军以袁祖铭为支队长,率3个团北出綦江,王文华亦率3个团随后跟进。此时,在黔军正面之敌,不仅有驻重庆一带的吴光新的北洋军4个旅,还有依附北洋势力的川军刘存厚、钟体道两个师,明显处于优势。黔军王天培营为前锋,试探性地袭击重庆外围的三百梯吴光新部。双方激战两昼夜,北洋军凭险据守,增援不断,黔军未能攻克三百梯,只好退回綦江。11月下旬,当护法的滇军顾品珍部和支持护法的川军吕超部向重庆合围时,黔军一举出击,偷袭重庆。袁祖铭率先遣支队猛扑黄桷桠,进抵鹿角场。在黔滇川三省护法军的打击下,北洋军伤亡惨重,吴光新深恐陷入绝境,于12月2日仓皇率部撤出重庆。次日,黔军主力入据渝城,护法的滇、川军也相继进驻重庆。黔、滇军乘胜追击,于14日夺回被依附北洋军的川军所攻占的泸州,旋即扩大战果,重新控制了川南。1917年12月5日,唐继尧在重庆召开滇、黔、川将领会议,正式建立“靖国军”。唐继尧、刘显世分别任“靖国军”总、副司令,并委熊克武为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靖国军的目标主要是驱逐刘存厚。北洋军阀为了从川、湘出兵,压迫广州护法军政府,于1917年底任命刘存厚为四川督军,使刘部川军充当反对孙中山的马前卒。1918年元旦,刘存厚在成都宣誓就职,这就加速了三省“靖国军”驱刘的步伐,也促使尚犹豫傍徨的川军熊克武态度坚决起来。1月9日,熊克武在重庆正式就任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主动与滇、黔将领会议,分兵直捣成都。战争发动初期,川东、川北、川南三面均为“靖国军”所控制,刘存厚的势力被压缩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一带。“靖国军”分三路进攻刘存厚:中路黔军袁祖铭纵队;东路滇军顾品珍、赵又新所部;北路川军但懋辛、吕超等部。黔军与北路川军配合,一路顽强进攻,数度激战,终使刘存厚部败退。2月5日,黔军攻占乐至县城。黔军乘势向成都疾进,刘部川军全线溃退,刘存厚离开成都向陕西宁羌方向撤退。2月20日,成都为“靖国军”占领。次日,黔军主力以首功入驻成都。王文华致电孙中山报捷,黔军受到护法军政府通令嘉奖。黔军入川护法,配合滇、川护法各军驱逐了刘存厚,打击了北洋军阀及其在四川的追随者,对巩固和提高护法军政府的政治声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选自《贵州通史》第四卷,何仁仲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