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贵州地方组织与农村武装斗争
文摘
2024-11-22 00:00
贵州
中共贵州的地方组织自建立之日起,尽管所面临的斗争环境十分严峻,但始终坚持斗争。在解放战争时期,坚持在贵州进行斗争的有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中共贵阳特别支部以及中共黔桂边中心支部、中共罗盘地委在贵州建立的组织、中共滇东北地委在贵州建立的组织,还有在“皖南事变”后隐蔽下来的凯里党小组、中共织金县工委、中共安紫边区领导小组。中共贵州省工委自1935年建立以来,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中曾遭到破坏,再建立,再遭破坏。1947年12月,由中共贵州省工委疏散到四川的党员张立回贵州,建立中共黔北工委,在黔东北发展党的组织,组成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49年2月,张立前往香港,和中共中央上海局香港办事处接上关系,决定成立中共贵州省工委,由张立任书记,省工委驻贵阳。省工委成立后,除继续领导原黔北工委的下属组织外,还着手发展省内其余地区的地下党组织。3月,省工委决定成立黔西工委,负责安顺、毕节、兴仁等黔西地区的工作。4月,省工委又批准成立正(安)道(真)务(川)支部,至于贵阳地区的工作,则由省工委直接领导,同时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新青”)的名义,在进步青年中发展成员,开拓工作。省工委还开展武装斗争,以配合解放军进军贵州,迎接贵州解放。1949年9月下旬,省工委派党员到织金组织农村武装。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农民革命武装宣布成立(后称猫场游击队),并接管了国民党猫场镇公所,时拥有216人,这支部队于1950年1月配合解放军解放了织金县城。1949年7月“新青”成员在遵义建立革命青年组织曙光社,以此积累骨干力量,联络当地武装,于遵义解放前夕,公开打出川黔边区游击纵队的旗号,并于11月21日配合解放军解放了遵义。1949年3月3日,省工委组织和领导郎岱、关岭一带的几支农民武装约300余人,举行了震动黔中的郎岱“三三”暴动,攻打郎岱县城。战斗从拂晓打响,起义群众曾一度攻入县城,在与来援的国民党保安团激战至上午11时后,起义部队终因弹药不继,主动撤出战斗,分散隐蔽。1949年五六月之交,国民党特务开始了延续半年之久的大逮捕,企图一举消灭他们视作心腹之患的中共地下组织及其领导下的贵州人民革命斗争。面对一些党员被捕,一些基层组织遭到破坏的险恶形势,省工委立即采取措施,将一些比较暴露的党员紧急疏散下乡,参加或组织农村中的武装斗争,另一些党员则依托各自的社会关系,分散隐蔽,以免遭到更大的损失。1948年秋,原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党员姚国安(姚重华)等人奉党组织派遣,辍学到贵阳开展工作。他们以清华中学为据点,主要在大中学师生和一些职业青年中进行活动,并组建外围革命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新联”)。1949年3月初,中共中央上海局在组建中共贵州省工委的同时,又决定以这些和省工委成员素无联系的党员为基础,另组成中共贵阳特别支部,二者平行开展活动,不发生横的联系,预防万一出现党的组织遭到破坏镇压时,尽量减少损失。1949年6月初,大逮捕开始。特支得知姚国安等人被特务立案准备逮捕,立即紧急将他们撤离贵阳,改由安粤(安毅夫)负责特支的工作。不久,安也被迫转移,其工作由朱厚泽接替。安临行前与朱商定,成立“新联”五人领导小组,由朱负责,直到解放。姚等撤走后,特支认真总结了前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加深了对上海局制定的“隐蔽发展,积累力量,调查研究,迎接解放”工作方针的理解,决定停止开展大规模的公开斗争,改以交朋友的方式为主,通过公开的歌咏队和秘密的读书会,联系和培养积极分子,进而在严格的基础上发展组织。由于认真贯彻了这个秘密工作原则,特支工作不仅没有再遭损失,“新联”还有所发展,继续活动,并坚持到解放。1946年4月,中共广西右江地区组织决定成立中共黔桂边中心支部,负责领导黔桂边几个县的革命斗争。中心支部成立后,积极发动群众,组织革命武装,1948年7月,曾进攻并一度攻占望谟县城。次月,起义武装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下属的第28大队(后改为独立营)的第三武工队,在望谟、麻山一带坚持斗争,迎来望谟解放。由中共云南省工委所属的中共罗(平)盘(县)地委成立于1948年9月,其活动范围包括贵州西南部与云南相邻的盘县、普安、晴隆、兴仁、兴义、安龙、贞丰等县。次年9月,罗盘地委决定将上述地区划为两片,分别成立中共盘(县)普(安)工委和中共兴(义)安(龙)工委以加强领导。两工委均以开展武装斗争为中心工作,先后建立了盘县游击团、兴义游击团、安龙游击团等革命武装,与敌游击周旋。1949年秋,中共罗盘地委还在云南宣威组成入黔人民解放委员会。其成员分批入黔,联络当地的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发动群众组织或改编当地原有的地方武装力量,组建了若干支大小不等的群众革命武装。其中有:活动在关岭、镇宁、贞丰、兴仁等县的盘北游击队第六、七、八支队;活动在赫章、威宁、水城三县交界处的滇桂黔边纵速安支队;活动在郎岱、普定、织金三县交界处的郎普织边区游击队;活动在安顺大山的安顺游击队等。1949年9月,中共滇东北地委决定,建立中共威宁支部。支部成立后,党员分头深入广大农村,宣传革命形势,发动群众,组建革命武装。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威宁游击团成立。由此,云、贵游击区连成一片,革命武装控制了威(宁)昭(通)公路,切断了国民党败兵南窜云南的东侧通道。同时,中共滇东北地委又派人到威宁,经过统战工作,说服当地地方武装,在威宁海田起义。1949年8月,起义部队整编为边纵第六支队的一个连。10月,正式命名为边纵海田游击大队。此外,滇东北地委还派遣党员到威宁牛棚子、盘北等地,争取当地原有地方武装,分别组建了边纵第六支队威宁游击中队和盘北游击大队。
【选自《贵州通史》第四卷,何仁仲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