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属横断山脉乌蒙高原,东与遵义、安顺接壤,西邻云南省,南同六盘水、安顺以西相连,北毗四川省。由于地处三省边沿山区,川滇黔三省军阀矛盾重重,是国民党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1934年1月,共产党员林青等在黔西北建立了中共毕节支部,共产党员、黔军营长范建章率领一个营起义,在滇黔边区开展游击斗争,在黔西北地区开创了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新局面。中央红军长征在黔西北转战近两个月,将革命种子撒遍乌蒙高原,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基础。红二、六军团在完成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任务后,退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突破敌人的围攻,转移至湘黔边。1936年1月19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召开会议(石阡会议),决定继续向黔西北的黔(西)、大(定)、毕(节)地区挺进,创建新根据地。1936年1月20日。二、六军团挥师西进,强渡乌江天险鸭池河,2月3日进占黔西县城,2月6日解放大定县城,2月9日,占领黔西北重镇毕节。在黔西县城,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召开了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川滇黔省委和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同时撤销原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新组建的中共川滇黔省委由任弼时(任书记)、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夏曦、李达、甘泗淇等人组成,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由贺龙任主席、陈希云代主席(因贺龙在前线指挥作战),朱长清任副主席。2月8日,在大定县宣告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成立。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发布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布告》详细阐述了红二、六军团来到黔、大、毕的宗旨。明确指出:“我红二、六军团为着挽救中国之危亡,数年来与蒋介石进行不断的流血的艰辛的战争,此次转战数千里进入川滇黔边,担负着扩大抗日反蒋的民族革命战争的神圣的光荣的责任,在川滇黔边创建抗日的苏维埃区域与广大抗日的红军,联合一切反日反卖国贼的势力共同挽救中华民族之危机”。同时,革命委员会还宣布了目前的八条施政方针: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组织各级革命政权;三、组织民众抗日武装力量;四、取消一切苛捐杂税;五、改善人民生活;六、保证红军和民众的物质供给,保护、发展生产;七、提高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八、惩治反革命和汉奸。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派出武装工作队,深入到黔西北地区的黔西、大定、毕节、金沙、纳雍、赫章等县的城乡,发动群众建立基层革命政权组织。之后,大定成立了拥护红军委员会,毕节建立了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在黔西北地区建立了8个区级苏维埃临时政权和95个乡村苏维埃政权。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地方工作的领导,建立了中共毕节地方组织——毕节中心县委,中心县委下设政治部、组织部、宣传部。在建立各级革命政权的同时,中共川滇黔省委和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注意加强地方武装的建设,首先以中共贵州省工委掌握的三支武装力量(席大明、周质夫、阮俊臣部)为基础,组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由著名民主人士周素园任司令员,还广泛组织了地方游击武装。这些游击团、队,多则百余人,少则20来人,共计有百余支游击团队。在王震亲自关怀下,还建立了一支苗族武装——苗族独立团。各地的“抗日救亡委员会”“抗日救国团”“抗日大同盟”“分田土改委员会”等群众团体也纷纷成立。在“取消一切苛捐杂税”“改善民众生活”“实行土地政策,没收地主阶级和一切卖国贼、汉奸的土地财产分给雇农、贫农、中农、士兵、失业者和难民”的方针指导下,各级革命政权建立后,立即宣布废除一切苛捐杂税,领导群众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据不完全统计,黔西北地区共打土豪1600多户,其中黔西县打土豪140多户,大定县打土豪500多户。通过打土豪,分浮财,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激发了群众的觉悟。为了巩固根据地和革命政权,各级革命委员会采用了“最严厉之手段”,镇压一切破坏苏维埃、破坏红军、破坏民族统一战线的反革命活动,并号召工农民众直接同反革命作斗争,以保障革命的彻底胜利。红二、六军团及各级革命委员会镇压了一大批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反革命分子。在根据地建设中,红二、六军团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的战斗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根据地的建设中,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做好少数民族工作,在少数民族中,广泛宣传民族政策。红军在途经少数民族聚居地时,严明纪律,尊重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不在民族聚居区的村寨打土豪等等。这些做法,使红军深受少数民族同胞的拥戴,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参加了红军游击队,为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红军政策和纪律的感召下,黔西北根据地人民踊跃支援红军,出现父子、兄弟、夫妻争相参加红军的感人场面,许多地方游击团队集体加入红军。根据地参加红军的人数达5000余人。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组织众多的担架队、妇女队、儿童团,配合红军作战,作好各种后勤工作。大定、毕节两县的苏维埃政府,发动全县的裁缝和妇女,日夜赶制军装2万多套。黔西北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和不安,亲自布置“围剿”。为了粉碎蒋介石的阴谋,红二、六军团在黔西北领导根据地各族人民同敌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共川滇黔省委和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各级区乡苏维埃会议,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反“围剿”的战斗,各游击武装协同配合红军主力作战。经过了大小战斗40余次,著名的有奇袭鸭池河战斗、枷担湾战斗、黄家坝阻击战、将军山阻击战,多次粉碎了敌人的猖狂进攻,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保卫了黔西北根据地。红二、六军团反“围剿”战斗虽然未能扭转因敌强我弱所造成的战略上的被动局面,但大大阻滞了敌人,保卫了毕节县城,为红军扩大队伍、发动群众、筹集军需、保证乌蒙山千里回旋胜利突围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鉴于敌人步步逼进,为保存实力,川滇黔省委于1936年2月27日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决定实行转移,红军主力向赫章、威宁进军。在高山荒岭、道路崎岖、气候恶劣、给养困难的艰苦条件下,红二军团经毛姑、可乐、葛布、辅处,红六军团经墨本、安耳洞、青山等地巧妙穿插,在镇雄安耳洞以西、赫章财神塘以北地区冲出敌人包围圈,转战于威宁、彝良、昭通等地,于3月22日在云南省的来岳铺会师。1936年3月31日,红二、六军团到达盘县,建立了“抗日义勇军”和“抗日大同盟”,在此休整后,进军云南,挥师北上。红二、六军团转移后,黔西北根据地的各族人民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报复,黔西北根据地笼罩在血雨腥风中,敌人遍设牢狱,对原各级苏维埃政府、游击团队的成员和进步群众大肆搜查逮捕。特别是对留下来的红军、革命委员会和游击队的骨干,采取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进行残害。大定县拥护红军委员会主任彭新民被投进监狱,严刑拷打,他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大定抗日救国团团长叶刚,红军走后,惨遭屠杀。有的恶霸地主把参加打土豪的群众全部抓来毒打,不少人被杀害。尽管敌人如此凶残,但黔西北根据地的各族人民没有被猖獗一时的反动势力所压倒,他们在中共贵州地下组织的领导下,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作者:顾大全、熊宗仁、吴廷述、杜黔)
【选自《贵州通史》第四卷,何仁仲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