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特区位于贵州东部的武陵山区,包括沿河、印江、德江、松桃、石阡、江口及四川酉阳、秀山等县毗连地域,纵横200余里。黔东地处武陵山脉,西有乌江天险,东有梵净山屏障,与川、湘、鄂毗连。1934年5月,贺龙、关向应、夏曦率领红三军进入黔东地区后,6月占领沿河县城,随后红军在川黔边发动群众,先后以湘鄂川黔边特区革命委员会和红三军司令部等名义发布了一系列文告,广泛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宗旨。1934年6月19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沿河枫香溪召开会议,根据黔东地区“群众的斗争与情绪”和“敌情的薄弱”,决定在印江、德江、沿河一带开展苏维埃运动,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枫香溪会议后,红三军立即从干部中抽调100多人进行短期培训,组成七、九两师宣传队,奔赴各地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同时又抽调部分干部、战士,组成若干小分队,分赴黔东各县,作为建立地方武装的基础。为了发动群众,安定民心,红三军和湘鄂川黔边特区军事委员会先后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布告》《没收地主豪绅的粮食财产之条例》《农民协会的纲领及草案》《革命委员会政治纲领及组织法草案》等文告,号召和组织黔东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在湘鄂西中央分局的具体指导下,经过一个多月的组织发动,各地苏维埃政权先后建立,到7月底,建立了14个区革命委员会和3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与此同时,各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了区保卫队,乡苏维埃成立了乡自卫队,负责保卫新生的工农民主政权。乡苏维埃政府建立以后,领导群众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黔东根据地初步形成。1934年7月21日,在沿河县铅厂坝张家祠堂召开了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到会的有印江、沿河、德江3县的代表和红军代表135人。大会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主持,提出了实行土地革命、组织雇农工会和苏维埃代表会议、武装工农(组织3万人的自卫队,1万人的游击队,动员3000人参加红军)三大任务。大会通过了《没收和分配土地条例》《农村工人保护条例》《关于工农武装问题的决议》《优待红军及其家庭条例》《关于肃反问题决议》《关于苗族问题的决议》。大会选举夏曦、贺龙、关向应等80名委员、32名常委组成的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孙秀亮,副主席秦育青、陈正国,特区革命委员会直属湘鄂西中央分局领导,下辖各区革命委员会。黔东特区成立后,开展了以土地革命、巩固政权、发展武装、粉碎敌人的进攻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在苏区范围的各县中,绝大部分乡镇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农民协会、贫农团、共青团、妇代会,实行了土地革命,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使农民从政治上、经济上都得到解放。与此同时,红三军组建了由“神兵”改编的黔东纵队,又组建了沿河、黔东、印江、德江、川黔边五个独立团,共1500余人。此外,各地组织了30多支大小不一的区、乡游击队,工农武装发展到4500人。黔东特区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工农武装斗争的开展,震惊了贵州军阀。王家烈调兵遣将,先派廖怀忠,后任命蒋丕绪为第三路指挥,李成章为第四路指挥,利用恶霸团总,并联合川军屡屡进犯革命根据地。特区军民为保卫革命政权,与敌人进行了无数次英勇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1934年8月,红三军在松桃麻阳玛瑙山战斗中,消灭了当地的地主武装。在淇滩歼灭了黔军傅衡中旅的一个营,缴获枪支一百多。在印江木黄消灭黔军黎刚所部。在四川酉阳大场坝、南腰界一带全歼冉瑞廷团防军。1934年9月,特区政府颁发了《关于夺取革命战争胜利的决议》,向根据地人民发出了支援前线,粉碎敌人“围剿”的战斗动员令。为了增强反“围剿”的力量,湘鄂川黔边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将黔东纵队和各独立团的大部合编为红三军黔东独立师,由贺炳炎任师长,熊仲卿任政委,冉少波任副师长。黔军李成章率所部五团兵力,大举进犯黔东特区,红三军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在枫香溪、谯家铺等地打击敌军。9月28日,红三军主力红七师进到木黄,数倍之敌跟踪而来。贺龙当机立断,指挥小部队佯装主力,钳制敌重兵防守的老寨方向,主力军大部抢渡木黄河,猛攻敌人布防薄弱的地茶方向的岩口坪,全歼守敌,抢占了制高点,打击了李成章来援之敌,取得了木黄战役的胜利。10月中旬,红三军为消灭黔军杨畅时部,奔袭沿河县城,在浮萍塘、黑水打击和歼灭杨部后,再占沿河县城。红三军与地方武装紧密配合,胜利地粉碎了川湘黔三省军阀的联合进攻,保卫了苏区,红三军自身也得到了休整和扩大。到1934年9月,苏区范围扩大了近一倍,已拥有印江、德江、沿河、松桃、石阡、江口、酉阳、秀山等县地域,纵横200里,人口10万以上,建立了17个区革命委员会,100多个乡苏维埃。1934年10月24日,从湘赣边区突围西征的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在印江木黄胜利会师。会师后,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并决定主力撤离黔东,挺进湘西,创建新的根据地。为了加强对黔东根据地的领导,决定成立黔东特委,调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段苏权担任书记。同时,又重新组建黔东独立师,由六军团五十三团团长王光泽任师长,段苏权兼任政委,在黔东特委领导下坚持斗争。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从南腰界出发挺进湘西。黔东独立师也离开南腰界,回到特区中心区域铅厂坝一带活动,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红军转移。鉴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为保存实力,黔东特委决定,独立师撤到梵净山,利用天险,隐蔽待机,以图发展。11月中旬,特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秦育青率领特区保卫队、伤病员和机关工作人员200余人,从沿河出发,向梵净山转移,途中屡遭敌清乡队袭击,仅少数人脱险。11月23日,敌李成章部在地方民团配合下,分三路围攻独立师。红军指战员英勇反击,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为保存实力,独立师于24日撤出阵地,越过梵净山顶,向松桃方向突围。沿途遭到黔军和民团多次袭击,部队损失重大,政委段苏权负重伤,部队仅剩300余人。28日,独立师余部进入四川酉阳县境的太平坝,又遭敌民团阻击,经过浴血奋战,终因弹尽粮绝,被迫化整为零,分散突围。师长王光泽不幸被俘牺牲,只有10余名指战员,英勇奋战,冲出重围,到达湘西,找到红军主力。(作者:顾大全、熊宗仁、吴廷述、杜黔)
【选自《贵州通史》第四卷,何仁仲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