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方林,1949年出生桐梓县城南门口(现县城娄山关街道长征社区长征北路),为1968届桐梓中学高中毕业生。“文革”中的1968年10月,随上山下乡的潮流到城郊村当了一名知青。金方林自幼聪明好学,性格倔强坚毅、不甘平庸。自进入中学始,特别是电子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当时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坚持自学无线电,自己装配晶体管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帮别人修理收音机,动手能力强。在当知青的三年时间里,还对农用机械电器保持兴趣和学习,增长了很多实践知识。1972年贵州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经过推荐和学校的测试,金方林如愿以偿,终于得到贵州大学电子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源于对专业的酷爱和得之不易机会的珍惜,在贵州大学三年多的学习,金方林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勤学不厌。担心毕业后缺少图书馆的宝贵资料,就不辞辛苦地抄书,星期日同学们都外出游玩了,他仍旧在图书馆学习。毕业实习到都匀 116 电子仪器厂,他设计并制作成功一台“无变压器稳压电源”新产品,得到了工厂的赞赏。1975年9月,金方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留校任教,从此开启了一生教学生涯和电子科研工作。
1950年10月,按教育部规定,国立贵州大学改称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贵州大学”校名,成为主席题名为数不多的高校之一。
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在教学方面,金方林经历了由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教授的全过程角色的转换,教学对象也由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除了教授传统的电子专业的课程外,1982年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深造后,回校开设了微型计算机原理、算法语言与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实验等课程。1988年,他首先在贵州大学开设“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几十年的教学生涯,金方林都是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培养众多的电子方面人才走上社会。
1996年8月学校正式下文成立计算机工程系,为贵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创办开始。学院历经几次大规模学科整合和人员充实,集中优势信息学科、科研所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于一体,2007年已成为贵州大学的明星学院,金方林是作出重要贡献的。此时有学院教学科研机构电子科学系、通信工程系、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系、信息实验中心、贵州省微纳电子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控制技术研究所、新型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金方林任电子科学系教授。
在科研方面,金方林善于把工农业生产和其他行业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有效地把“产”“学”“研”结合起来。1975年刚毕业留校不久,就为贵州大学无线电厂设计成功新产品“超声波胎儿心音诊断仪”。1984年,他参加了遵义铁合金厂“电弧炉电极微机控制系统”的研制,下到工厂一年的时间,电弧炉计算机控制系统在遵义铁合金厂成功运行,获得1985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又在贵州铝厂机修厂研制成功“炼钢电弧炉计算机控制系统”,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为成都铁路局研制成功“铁路机车信息记录与重放系统(俗称火车黑匣子)”,获得1991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到2001年期间,金方林的科研方向由工业自动控制转向智能家用电器控制,先后研制成功几种空调机微电脑控制器,电冰箱微电脑控制器、手持式电子游戏机、IC卡预付费水表系统等。其中空调机微电脑控制器在深圳、东莞等地批量生产;IC卡水表在贵阳批量生产,获得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电冰箱微电脑控制器研发太超前,90年代没有厂家敢投资生产。从2002年起,他开始研发智能仪器仪表。2003年,研制成功高精度数字万用表,在深圳批量生产,并获得2004年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研发成功红外线工业测温仪并在深圳批量生产。非典期间,研发成功红外线人体测温仪。2005年到2016年,继续智能仪表的研发,开发成功数字声级仪、超声波测厚仪、多功能水分测试仪、涂层测厚仪、甲醛测试仪等智能仪表并在上海、深圳批量生产。2017年,研发成功小水电站闸门远程计算机遥控控制系统,并在桐梓县恩滩水电站成功运用。
几十年的科研,金方林为国家科技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几十篇科技论文和学术报告,记录了他科技研发的历程。其中2004年在深圳国际仪器仪表高峰论坛上发表了学术报告“高精度数字万用表的发展趋势”,这是与两院院士们同台的最高级别报告。几十年的殚精竭智、艰苦努力,金方林共获得七次省政府的科技进步奖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以及数不清的荣誉称号。他的科研成果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
而今,金方林虽已年逾古稀,体弱多病,仍壮心不已,活跃在贵州老科协的工作中,积极地建言献策、发挥余热,连年被评为贵州大学老科协、贵州省老科协、乃至中国老科协的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