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给内心做加法,对生活做减法。减去不必要的着急,减去不该存的自弃,减去不需有的苟同,方是人生大智慧。

百科   2025-01-08 23:12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现在很多广告喜欢贩卖“中年焦虑”。


“人到中年,皮肤保养不能少”、“人到中年,拒绝油腻”、“35岁+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看似一篇篇帮助中年人解决中年焦虑问题的人生指南。


实则是一种通过激发焦虑吸引用户购买的销售策略。


每每看到这些文章或者广告,我就想到一句很喜欢的话:“中年是一个成熟的人生阶段,别有一番风景。”


01


中年迷茫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这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关于年龄的解读了。


孔子关于人的年龄,关注更多的是人自身的心性成长。


孔子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身的修行,人到中年,对人生的诸多问题已经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不再困惑和迷茫。


但现代社会却刚刚相反,大部分人到了中年,产生职业倦怠或职业危机,对生活也感到更加迷茫。


02


迷茫源于恐惧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迷茫?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迷茫的根源是一种面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中年人感到迷茫大多是来自因“面临失去”而感到的恐惧。


人到中年,积累了一些财富、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失去这些资源和优势。


也包括对失去收入来源、失去年轻的容貌和身材、失去对孩子的掌控感的恐惧。


事实上,人生就是从“不断获得”到“不断失去”的过程。


重要的是如何去智慧地面对。


03


沉淀内心

抵御风雨


容貌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衰老,身体机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衰退,获得的各种资源也可能会慢慢失去。


但有一种东西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丰富和厚实的。


那就是在经年岁月里历练出来的心智,它会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发成熟和稳定。


还有那与亲人之间的爱和温暖,是愈加深厚且坚实的。


每一个温暖的拥抱、每一次倾心的交谈,都会化作内心坚韧的力量。


我们不断提高的认知层次、充实的精神世界和亲人之间的爱,能抵御这种失去的恐惧感,让内心得到富足和安定。


04


去繁从简

去伪存真


痛苦源于欲望过多,又无法被满足。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


而事实上,大部分人已经获得了远远多于生活所需的物质和财富。


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代表著作《瓦尔登湖》中介绍了另一种唯美而真实的生活。


书中讲述了梭罗独自来到瓦尔登湖畔,在一片静谧的森林中亲手搭建木屋,开启了为期两年多的隐居生活。


书中细腻入微地描绘了瓦尔登湖四季更迭的美景。


在湖畔的岁月里,他每日与自然对话,读书、思考、劳作,在极简的生活中感受到了精神的极大富足。


他在书中说道:“人需要的东西其实很少,只需一间能遮风挡雨的小屋、几件保暖蔽体的衣物、足以果腹的简单食物,以及一颗热爱自然与思考的心。”


学着给生活做减法,减去不必要的欲望,减去不必要的人际关系。


这是一种接近自然的活法,也是超脱豁达的智慧。


就像《人民日报》说的那样:“给内心做加法,对生活做减法。减去不必要的着急,减去不该存的自弃,减去不需有的苟同,方是人生大智慧。”



写在最后的话


人到中年,没什么大不了。


掌握好这加减之法,于内修篱种菊,于外删繁就简,人生的道路也会愈发敞亮且开阔。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深度好文

请关注|心智成长坊


🌹点赞分享,好运连连!点个在看,与你共勉👍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心智成长坊
探索自我、提升认知、促进情感成熟,是每个人在生命旅途中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让我们共同踏上一段深刻而美好的心智成长之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