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食物支柱。不,死亡支柱!
小麦,死亡支柱?
你没看错,我也没抄错。颠覆认知吧?!
小麦是乳糜泻的直接根源,但也是很多其他病症的根源,包括糖尿病,精神分裂,癫痫,痴呆……当然它也是肥胖者的亲密爱人。
美国心脏科医生威廉•戴维斯(William Davis),从年轻时就深受体重的困扰。他的饮食习惯符合国家健康指南:低脂低糖,高健康全谷物,从不吃垃圾食品,还每天跑步。他始终不明白哪里出问题了,为何体重只长不降,还得了糖尿病?而他并非个例,甚至连婴儿都肥胖。
他不得不怀疑人们的膳食有问题。
他开始寻找。
终于,他找到了根源:小麦。更确切地说,麸质及碳水化合物。
于是,他深入探究了小麦的前世今生。
戴维斯在其畅销书《小麦肚:小麦食品让你变胖、生病、加速衰老的惊人真相》中,分析了小麦造成人们从头到脚的病症的病理缘由,列举了因禁食小麦食品而快速改善甚至痊愈的病例,给出了小麦食物的替代方案……
其中心思想可简化如下。
人类的肠胃还停留在采摘时代,适合肉食,蔬菜,及少量水果主要是浆果。
人类驯化谷物不过近万年的历史。而早期的小麦是单粒和二粒。其染色体数量远小于今天的小麦。
近代,为了减少世界的饥饿问题,人们改良再改良各种农作物。改良后的小麦只是看起来像小麦了。
1943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与墨西哥政府合作成立的玉米和小麦改进中心(墨西哥的气候可以使这些谷物一年生长两次),培育了上千种小麦品种,其中最高产的被全世界包括美国采用。现在全世界超过99%的小麦都是改良后的矮杆小麦和半矮杆小麦。无疑它解决了很多人缺吃的生存问题,但其对人的健康影响却缺乏必要的安全测试。它看上去仍然是小麦,人们也以为它仍然是“小麦”,因此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专家们甚至会嘲笑提出质疑的人。
戴维斯在自己身上测试了单粒小麦(美国和法国还有人在种植单粒小麦)面包和市售小麦面包的反应。结果不言而喻,他对单粒小麦没有麸质过敏,也没有血糖超标。当然他也承认他只是个例。
今天的全麦面包增加血糖的程度比蔗糖还要高是公认的事实。
多伦多大学在1981年发布了升糖指数GI:食用50克食物后(2小时左右)血糖相对于50克葡萄糖(葡萄糖GI为100)升得越高,GI就越高。最初的研究显示,白面包的GI是69,而全谷物面包的GI是72,碎麦片粥的GI是67,而蔗糖(食糖)的GI是59。GI高于70的为高升糖指数食物。
食物升糖高就会造成胰岛素升高,于是肝脏合成的脂肪就高。这个机制是人类缺吃的时代进化出来的,这些脂肪将被存储起来,以备没有食物的时候保证人能继续存活。在今天食物过剩而人体进化滞后的情况下,过多的糖就会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胰岛素又会造成低血糖,于是体内血糖就可能如过山车一样跌宕。
小麦与人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坏胆固醇)直接相关。其中小型低密度脂蛋白由于细小不易被捕获,于是在血液里自由游荡。它们一旦被氧化,即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它们也会被血管壁上的炎症白细胞吞噬,这又使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迅速扩展。
戴维斯引用了一份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健康调查报告的早期数据,证明小麦粉消耗量和冠心病死亡率之间有一种线性关系:小麦粉吃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死于心脏病。
人的身体有一个酸碱阈值:7.4PH,大小变化0.5就会出人命。
身体里酸性增大时,身体会调用储存的碱性物质来抵消。当需要调用骨头里的钙(碱性)时,人就会出现骨质疏松,骨折等事故。
身体喜欢略大于7.4的PH值。小于这个值,就会引起体内炎症,时间一长各种病变就会出现。
(2004年2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使用了一个似乎着火的人的剪影图片,并配上了醒目的标题:神秘杀手。专题报道是关于“炎症与心脏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之间令人意想不到的联系”。)
在身体PH值小于7.4时(酸性增大),可用蔬菜,水果,豆类及坚果代替小麦,身体的酸碱度又会恢复到阈值。
而小麦等谷物即是酸性食物。
今天的小麦还是一种食欲兴奋剂。小麦麸质含一种多肽,具有尼古丁一样让人上瘾的功能,有人管它叫外啡肽或麸啡肽,类似于内啡肽让人兴奋。小麦是唯一具有该因子的谷物。事实上,小麦几乎是唯一一种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施加强大影响的食物。它给人造成周期性饥饿感,于是你越吃越想吃,越吃越多。
小麦,邪恶的食物?!
当戴维斯建议糖尿病人去掉小麦食品后,患者不仅糖尿逆转,而且其他毛病也改善了,有的人甚至去除小麦仅三天就有明显变化。比如,胃酸反流的症状消失了,肠易激综合征的周期性腹痛和腹泻也不见了,精力变得更加旺盛,注意力增强了,睡眠也更深了,数年的皮疹没有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改善或者消失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大家更健康,美国医疗机构倡导减肥,号召人们吃更多的谷物,更少的脂肪。
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在1985年通过“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发布了一项建议。该建议提倡人们减少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并用全谷物食品来代替这部分热量。当时的流行病学观察认为,更高的膳食脂肪摄入与更高的胆固醇水平与心脏病风险有关。于是小麦因其麸质特性(比如有弹性,很柔软可延展)主导了人们的一日三餐及加餐。也就是从那时起,美国人的肥胖症蒸蒸日上,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与日俱增……当然食品制造业赚了个盆满钵满。同时,医药业也……
最早发现小麦有问题大约是在二战末期。
首先是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二战后,欧洲和北美的精神分裂症病患减少。于是他们到新几内亚寻找对比。然后在退伍军人管理局医院试验。最后确认小麦是直接因素。与此同时,英国精神病专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荷兰儿科医生发现二战末期物质匮乏,没有面包吃的乳糜泻患儿病情得以改善,而一旦有来自瑞士的空投面包,吃过面包的儿童病情又会恶化。于是确认乳糜泻与小麦有关。
后来的研究发现,痤疮都与小麦有关。
比如,美洲原住民因纽特人,日本的冲绳人,他们从不知道痤疮为何物,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小麦食品及糖类后,痤疮便如影随形。
小麦含有75%的碳水化合物。食用太多碳水化合物对身体不好是众所周知的。戴维斯的研究深入到了更核心处,矛头直指小麦。今天,小麦无处不在。就连化妆品里都含有小麦成分。他列举的案例由不得你不信。
“鲜有人体器官不会受到小麦某种潜在的破坏性影响。”
《每个人的战争,抵御癌症的有效生活方式》一书的作者大卫•塞尔旺-施莱伯(David Servan-Schreiber)是美国一所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及临床医生,他自己在三十出头就患了脑癌,而后抗癌并追踪癌症的前因后果。
癌症的形成与身体的炎症有关,癌症的扩展及转移是借助了身体因为处理炎症时长出的毛细血管。而许多食物能抑制这种毛细血管的生长。比如,番茄,西兰花,芹菜……绿叶菜,坚果,以及一些芳香调料等等。如果切断这些毛细血管的生长,那么就可抑制癌变。
他自己当然改变了饮食习惯,从而改善了病症。
实际上许多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这个事实,但因为对食品的药用研究不可能申请到专利,因此得不到支助,于是大家选择视而不见。被誉为20世纪生物学界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在他职业生涯结束时总结说“我一直认为科学医疗的唯一问题是它还不够科学,只有当医生和患者都学会了用自然的治愈力来驾驭身心之力时,现代医学才是真正科学的医学。”
人的身体是一个非常智慧而精密的系统,它具有强大的自愈功能。是我们忽略了这个功能,并且有意无意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挑战这个功能而最后两败俱伤。
经验告诉我们,专家的话未必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但回头看远一点,想想采摘时代人类的饮食习惯应该是没错的。
上医治未病。那么,让我们做自己的第一级医生,掌控自己的健康,从改变饮食开始。
2024-08-01
躺在麦堆上,守财奴也会喊饿。
L'avare crierait famine sur un tas de blé.
—— 法国谚语(Proverbe França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