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青 年 说》 系 列 (257)
嘉宾:牛华勇
个
人
介
绍
教育背景
本科:山东经济学院(现山东财经大学)财政金融系
硕士: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工作经历
牛华勇老师自2001年起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担任教师,主讲《中国经济改革》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他在教学上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在学术上他不断探索新的领域,逐步以经管为基础,扩展到交叉学科。
他带领国商学院在教学、科研、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提升了学院知名度与影响力,通过十年的努力,把北外国际商学院带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Q1: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牛院参加我们的访谈!请问牛院最近在忙什么呢?能否分享一下您目前的工作重点和关注领域?
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忙国商的例行工作。国商学院不仅是一个教育平台,也是一个社会平台、一个综合平台。我们学院的在校生人数超过了全校的五分之一,在职老师和行政岗位的老师加起来有140多人,有近3000名学生,所以工作也特别多。
同时,因为商学院的特殊性质,在教学管理之余,我也在大量接触企业,推动学院和企业之间的产学融合,并在努力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相关研究。
Q2:牛院的小红书很有意思也很具有影响力,受到了学校许多同学的关注。请问您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想要发小红书的?
在我看来,一个老师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了解同学们的想法,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小红书就是一个可以平等地与同学们交流沟通的渠道。
其实我之前使用微博更多,因为微博更多的是一个理性思考的平台,我会在上面发表一些对事件的看法,偏向更宏大的叙事。但近几年,我发现同学们会更多地使用小红书,所以我也转移了阵地。小红书更偏重于情绪上的输出,我通过它来了解同学们在想什么、有什么诉求,保持着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并且分享我的见解和经验。这种互动不仅限于生活方面的讨论,还包括大学报考、考研咨询等重要话题,这些都是同学们在成长道路上非常关心的问题。通过小红书,我能够为同学们提供实时的信息和建议,帮助他们缓解在面临重要选择时的焦虑,这是一个很棒的点。
(牛院的小红书帖子)
Q3:您曾给2024级北外国商同学寄语“卓识知礼,温润独立;和光同尘,与时舒卷”,这些寄语背后蕴含着您对学生们怎样的期望和愿景?
这个寄语其实就是我最近几年的所思所想,包括什么是好的教育,以及教育者如何与这个时代对话。
“卓识知礼”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成为具有卓越见识和深厚知识的人。这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知识传递,更重要的是懂得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则,即“知礼”。这种“礼”不是传统的封建礼节,它是一种现代的、基于相互尊重和有效沟通的人际交往艺术。
同时,“温润独立”代表着内心的平静和稳定。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就像我们敬爱的伊莎白教授,穿越国度和时代,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从容,保持一种对于世界的大爱。这是一种极高的个性修养,我希望同学们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同时,独立也很重要,我期待大家能够尽早地从家庭和学校的依赖中成长起来,独立地去创造自己的世界和未来。
“和光同尘”则是我的座右铭,传达了一种能够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能力,即在与有光芒的人共事时能够共同发光,在与普通人相处时能够融入其中。这种能力使得以个人能够与时代同频共振,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不仅是自勉,也是我认为北外学子需要具备的能力。
“与时舒卷”则是我对同学们面对时代挑战时的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地思考,与时代保持同步,不做时代的旁观者,而是成为时代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遇到不顺利或困难的境地时,可以像水流一样百折不挠,不断前进,保持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Q4:我们注意到您的小红书签名是“物泽芳华,学以启世;和光同尘,为而不争”,这句话非常有深意。您能否分享一下选择这句话作为签名的初衷和寓意?
“和光同尘”刚刚已经提及,就不再赘述了。
“物泽芳华”是我的教育理念。我希望教育能够像润泽万物一样,激发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潜能。而“学以启世”则是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启发学生,给予他们对社会的一点点启发,哪怕只是微小的影响。
“为而不争”则是我的生活态度,意味着在面对不好的结果时,要学会接受和想清楚,不因一时的得失而失去内心的平和。作为老师,不应期待从职业中得到不应得的东西,而是应该专注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帮助。即使没有直接的启发,只要能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或人生有一点点帮助,就已经是极大的善行。
Q5:院长有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曾在多个国家进行学术访问和研究。我们想知道,这些国际经历如何拓宽了您的全球视野,又如何影响了您在北外国际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我自2003年首次出国以来,已累计访问欧洲、北美、南美、中亚和非洲等地的约30个国家。这些国际经历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全球视野,并深刻影响了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其实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可取之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比如,不管是斯里兰卡人民的善良淳朴,还是泰国社会的平和氛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也有其独特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真正的国际体验不仅仅是作为旅游者走马观花,而是要深入当地生活,与当地人交流,学习当地语言,体验当地文化。这种深入的体验让我能够用更加冷静、审视和平等的眼光看待其他国家和文化。
这些经历也让我在教学中融入国际化视野,我会将这些全球经验和对社会规律的理解融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鼓励同学们开阔视野,学习不同文化和社会的长处。每个社会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问题,重要的是要有解决问题的信念和努力,这样的国际交流和学习经验可以使我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复杂问题,并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Q6:在北外国际商学院的教学和课程设置中,您是如何巧妙地将国际化视野融入其中的?您认为这样的教育模式如何帮助学生们培养全球竞争力,让他们在未来职场中脱颖而出?
首先,外语能力很重要,这是北外学生的核心优势,也是全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尽管AI技术的发展可以辅助语言学习,但真正的外语沟通能力,尤其是跨文化沟通能力,是AI无法取代的。因此,国商学院在教学中注重提升同学们的外语水平,并将其作为一把“钥匙”,为同学们打开不同文化世界的大门。
其次,国商学院提倡文理融合的教育模式,鼓励同学们不仅要学习传统的文科知识,还要涉猎理科领域,如AI和大数据,以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同学们储备更深入的知识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国商学院还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同学们参与国际交流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体验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大家在全球化的工作环境中更有效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对外表达能力,因为这是大家在面试和职场中快速传达自己想法的关键技能。通过在大学期间的不断练习和提升,同学们也能更加自信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
最后,我们也提倡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这是学生在面对未来挑战时不可或缺的品质。学生们自力更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新的资源和机会,而不是在有限的资源中过度竞争。
Q7:面对新时代的挑战,牛院认为商科教育应如何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这两个方面?北外国际商学院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规划?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我认为商科教育必须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这两个关键领域。国际商学院目前正在大规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引入文理融合的相关专业,比如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数字经济专业,以确保我们的教育内容与技术发展可以同步。同时,我们在招聘新教师时,特别强调人工智能背景,以保证教师能够传授最前沿的技术知识。
我也鼓励同学们参与实践性学习项目,通过各种形式的企业参访、实习、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和了解企业运作,增强实践能力和对外表达能力。我认为,学生们需要有强烈的探索精神,通过实习和与业界人士的接触,真正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
国际商学院在重新布局文理学科的交叉融合,逐步打破传统的文科和理科的界限,以适应数字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同时,我也想强调全球视野的重要性,因为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化经营,这其实也是当代青年的新机遇。我会尝试鼓励学生们提升对全球市场的认知,抓住中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红利。
Q8:您在中国经济转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您认为这些研究领域有哪些重要的启示和价值?他们应该如何去关注和参与到这些领域?
其实我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仅限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一领域。我现在的研究本质上是基于数据方法的全球化认知,这涉及到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论与北外特色的全球化进行对接和碰撞。研究内容包括站在中国视角去看全球化,基于数据科学的全球化评价体系,以及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语言与经济、语言与管理的交叉学科。
目前,我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全球指数的研究,这是全校双一流推进的一项工作。例如,通过人类发展指数,我们可以观察不同国家人的发展的水准,类似于用GDP衡量经济。我还关注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驱动因素,以及它们对全球供应链、制造业、生产贸易的影响,甚至对东道国文化或法律的影响。
个人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所以我们不能再用旧的思维来看待当前的情况。对于青年来说,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红利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不能局限于过去的思维模式,而应该看到中国企业正在再造一个海外的中国。
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长面临一些困难,但中国企业在全球的扩张,正处于一个如日中天的时期。这一代青年人有可能抓住的红利,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红利。因此,同学们提升对经济的认知,了解中国的产业发展方向,对于吃到发展红利至关重要。
Q9:我们了解到许多同学都把您视为“心中最好的院长”,对此您有何感想?在您看来一名优秀的院长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
同学们能把我视为“心中最好的院长”,我感到非常荣幸,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同学们没有见过别的院长(笑)。
定义“一名好的院长”是很困难的,因为不同学院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但我认为,一名优秀的商学院院长应该具备几方面的能力:
首先,他需要有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将全社会的资源转化为学院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了学术、产业、政策、文化、财务等各个不同领域的资源,在商学院这样一个综合性平台上,将这些资源进行聚集、融合、重组,形成具有社会价值的知识产品和社会影响。
其次,商学院的院长应该具备很好的企业家精神,能够像管理一家优秀的企业一样管好一个商学院。任何一家商学院,都应该是高效率的、市场导向的,并且可以持续向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同时,大家也不应该把商学院的院长看成一个官职,这个岗位更多地是一个创新和创造的中心。如果把商学院的院长做成了官职,那这个商学院很难真正走向成功,但如果能把企业家精神融入管理,那么至少有一半成功的希望。
最后,同理心也非常重要。院长需要与时代和所有师生同步,理解大家的痛点和问题所在,即使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也不会脱离实际,这样才能团结大家一起克服困难。
Q10:最后,如果用三个词概括现在的自己,牛院觉得是什么?如果用三个词概括北外的同学呢?
如果要用三个词来概括现在的自己,我会说是“忙碌”、“安宁”和“向往”。
说到“忙碌”,我确实很长时间都非常忙碌,但这种忙碌对我来说是一种安全感。我并不特别焦虑,因为我的忙碌有迹可循:我有未来的计划,无论是关于学院的还是个人的。我会把学院的计划放在前面,但如果有一天我能去实现个人计划,我也会去做。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即使我的忙碌戛然而止,我也有五年的个人计划,可以再忙五年。
说到“安宁”,是因为我在院长岗位已经超期“服役”两年了,我每工作一天都感觉是赚到的。我有很多想法还没有完全实现,也许我再努力一点,还能实现一些。我的忙碌和努力都不是急功近利的,更想做一些长远的事情。
说到“向往”,我非常向往我理想的生活。我有资本说这个话,是因为忙了这么多年后,我认为未来的生活可以安排得对我个人来说很有意义。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比如做我自己想做的研究、学习新的学科知识、把我一书架的书看完以及我的文化爱好等等。
至于北外的同学,我会用“奔放”、“灵动”和“一半在漂浮、一半在尘土”来概括。
北外的同学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活泼开朗的,尤其是在各种校园活动中,他们总是闪着光的。他们灵动,带给人的感受是鲜活的、充满创造力的。但同时,他们在有的方面又不够踏实,有点一半在天上,一半在地下的感觉。如果他们能在知识层面更落地一些,效果会更好。
Q11:非常感谢牛院的时间!在访谈的最后,请问您还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欢迎各位同学下学期来选我的课程,如果同学们想要更深入地交流,可以来我的课堂,即使不选课,也欢迎随时来找我交流!同时,你们也可以在我的社交平台上给我留言,我都会回的,如果那时候没回,可能是我那两天没看。还有,同学们如果不想得到我的回复,就给我发邮件,因为邮件我回得最慢(笑)。
(牛院的小红书账号,欢迎同学们关注!)
非常感谢牛院百忙之中的精彩分享,本期青年说就到此结束啦!学弟学妹们,我们下期见~
往
期
推
送
合作及联系我们
微信:ValentineWang2022
邮箱:translator_wanying@foxmail.com
文案|牛华勇
排版|曹羽诺
审校|婉滢学姐、史珂
合作及联系我们
微信:
ValentineWang2022
邮箱:
translator_wanyi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