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2024年11月27日上午,银城小学数学“新教材”实验组全体教师齐聚湘江路校区五楼报告厅,开展课堂实践与研讨活动。
课堂展示
杨雨菲老师执教一年级《认识11~19》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继续认识11~19。
杨老师先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0~10,并让他们用学过的数讲一句话,接着又回忆用1个方块表示1个一,用10个方块合成一条表示1个十,唤醒旧知。再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方块、拨计数器等方式,直观地认识11~19,例如一条方块是1个十,再添上1个一,就是11,也可以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1个一,合起来就是11。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追问,加深对“十几”的认识,再结合有趣的“砸金蛋”等互动小游戏,真正做到“做中学”“玩中学”。
第二节课由李彤老师执教二年级《乘法口诀表》,课的开始,李老师用视频向孩子们介绍了乘法口诀表的由来,激发了大家的研究兴趣。再通过几个探索活动,发现乘法口诀表中的规律,寻找“好朋友”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和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乘法口诀,灵活解决计算问题。在课的最后,李老师还启发学生思考:表中一共有81道乘法算式,为什么只编了45句口诀?在交流讨论中,引导学生明白:交换乘数位置积不变,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表示;相同的两个数相乘也只需要一句乘法口诀,逐一合并后得到了现在的乘法口诀表,从而对口诀的由来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分享交流
课后,“新教材”实验组的老师们结合两节课例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分享了各自的收获与建议。
陈青清老师:杨老师可以在学生认识了11后,适当放手让他们自主研究12~19,给学生更多的空间经历研究的过程,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力和研究力。
于广荣老师:第一节课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很清晰,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1个十和几个一合成十几的规范表达。
陈瑶老师:李彤老师上课思路清晰,引导学生巧妙发现乘法口诀表中的规律,但是在运用规律上学生有点困难,还需要进一步突破。
毛颖洁老师:第二节课中有些环节和题目设计很巧妙,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课堂有实效。
吴悦老师:杨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生成,是很好的倾听者,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生长点,引领学生走向思维深处。
陈南洋老师:杨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很有亲和力,值得学习,这对于激发一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李橼老师:欣赏第一节课猜数活动,一题多用,对数的组成、数的大小关系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现了思维进阶。
指引点拨
程金晶主任首先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爱钻研,有想法,每节课都有闪光点和创新点!对于第一节课,她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新教材会把原有的小棒换成小方块?”明确小方块可以为后续学习百、千等计数单位作好铺垫。而综合运用小方块、计数器和算式则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加深了学生对十几的认识。李彤老师的课,上出了“新感觉”,有数学文化味,有不同口诀表的对比,还对口诀表的由来进行了深入探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也满溢着思维的火花。
葛文君特级教师也对两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活动有序。她还对两位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杨老师在认识11~19这一环节可以设计得更有层次,第一层教师示范认识11~12,第二层适当放手让学生尝试认识13,第三层学生自主认识14~19。李老师的课可以再关注一下课堂节奏的把控,1到9的乘法口诀放手让学生整理,或者课前整理,课上展示学生作品,突出“有序”,解决口诀记忆问题,将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用于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研究处学习,在研究处提高。在葛特的引领和全体“新教材”实验组的老师们共同努力下,我们将继续钻研教材,勇于实践,不断思变,力求创新,让低年级的数学课更“新”更“亮”!
撰稿丨朱美澄
审核丨陈青清 程金晶
制作丨银城小学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