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基于 CDC 和WHO 指南的详细、准确的HIV检测算法与解释,涵盖检测流程、异常情况处理、假阳性与假阴性分析以及快速记忆技巧。
1. 优选检测算法
(1) 初筛:HIV-1/2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第四代试验)
检测内容:
同时检测 HIV-1/2抗体 和 HIV p24抗原。
适用方法:
推荐实验室联合检测(ELISA),优于快速侧流法,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 >99%。
适用人群:
所有人群筛查,尤其是高危暴露者和急性感染症状者。
结果解读:
阴性:
一般排除HIV感染,无需进一步检测。
例外:近期高风险暴露、疑似窗口期感染者需进行HIV RNA检测。
阳性:
需进一步确认检测。
(2) 确认:HIV-1/2抗体分化检测
检测内容:
确认HIV感染,区分HIV-1与HIV-2感染。
重要性:
HIV-1和HIV-2在疾病进程和治疗策略上差异显著。
结果解读:
阳性:
确诊HIV感染,尽快转诊至HIV专科进行管理。
阴性或不确定:
需进一步检测HIV RNA以确认感染状态。
(3) 补充检测:HIV RNA检测
检测内容:
检测HIV RNA的存在,可选择定性或定量检测。
适用情境:
初筛阳性但分化检测阴性或不确定。
窗口期感染或疑似急性感染。
结果解读:
RNA阳性:确诊HIV感染。
RNA阴性:结合暴露风险和病史决定是否需要复查或进一步检测。
2. 特殊情况的处理
(1) 初筛阴性
低风险人群:
无需进一步检测,可排除HIV感染。
高风险人群:
若暴露时间短或出现急性感染症状,应检测HIV RNA。
窗口期后建议复查抗原/抗体联合检测。
(2) 初筛阳性但分化检测阴性或不确定
标准操作:
检测HIV RNA(定性或定量)。
RNA阳性 → 确诊HIV感染。
RNA阴性 → 排除HIV感染,但建议高危人群短期内复测。
临床处理:
若结果持续不确定,需咨询HIV专科或国家临床咨询中心。
若怀疑HIV-2感染,可追加HIV-2 RNA或HIV-2特异抗体检测。
(3) 服用PrEP或PEP人群
常规筛查:
推荐定期HIV RNA检测,特别是使用长效注射PrEP者。
结果不确定:
考虑HIV DNA检测以确认是否存在整合病毒DNA。
3. 假阴性与假阳性分析
(1) 假阴性
常见原因:
窗口期:感染后抗体或抗原水平尚未达到检测限(一般为7-21天)。
晚期HIV感染:抗体水平下降,检测假阴性。
ART早期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可能延迟或降低抗体产生。
应对策略:
使用HIV RNA检测。
不重复抗体检测以避免假阴性误导。
(2) 假阳性
常见原因:
交叉反应:
妊娠(异体抗体)。
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流感疫苗接种或SARS-CoV-2感染后。
实验室误差:
试剂灵敏度高,可能导致非特异性反应。
应对策略:
用HIV RNA检测确认。
低流行地区的假阳性需特别关注,严格执行分步检测流程。
4.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检测应遵循自愿、保密原则,并提供预防和治疗链接。
快速检测的适用性:
社区筛查适合快速侧流法,但阳性结果需实验室检测确认。
5. 快速记忆口诀
检测流程口诀:
"联合筛查分化定,RNA检测解难题。"
结果解读口诀:
初筛阴性 → 排除感染(窗口期除外)。
初筛阳性 + 分化阳性 → 确诊感染。
初筛阳性 + 分化阴性 → RNA检测明确诊断。
假阳假阴口诀:
假阴性:窗口期、晚期感染、ART早期;
假阳性:妊娠、自免、疫苗、实验误差。
6. 临床应用要点
窗口期感染:使用HIV RNA检测补充。
服用PrEP患者:优先推荐定期RNA检测。
结果不确定:结合病史、风险及重复检测,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
参考文献:
UpTodate
Med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