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完整内容
请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田洋
节目编辑:程蕊民、程涵
监制:朱凌翔
小剧场配音:郭炜、宝木
话说在民国初年,在河北唐山一处纸厂的空地上,堆着几千个破旧的麻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发霉的气味。
纸厂的工人们正将麻袋中的废纸倒出来,整理打包,准备化成纸浆,制成“还魂纸”,也就是再生纸。就在这时,一位年近花甲、身着长衫、文人模样的老者上前打听道:【请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开篇小剧场】
那么,既然是皇宫中的内阁档案,为何会流落民间呢?
从大内密档到八千麻袋
故事还要从1909年开始说起,这一年,正赶上末代皇帝溥仪登基,溥仪的亲爹载沣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摄政王。载沣就打算搞个摄政典礼,风光一把。
载沣
为了典礼合乎规制不露怯,载沣特意跑到皇宫的内阁大库里,找清初时期的旧例作为参考。
内阁大库,位于皇宫东南角,紧挨着内阁大堂,里边堆满了明清时期的各种文书档案,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当初为了巩固统治,大兴文字狱,焚毁了大量明代档案,只要是对清朝不利的记载,统统销毁。
后来又根据政治需要,多次篡改,一来二去的,这些明代的档案文书就成了见不得光的东西,而存放这些档案的内阁大库更是皇宫的禁区。六部九卿的官员,有的一辈子也没进过这里,更别提翻看里边的内容了。
由于长时间无人涉足,内阁大库变得破败不堪,要不是赶上溥仪继位,内阁大库不知道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内阁大库内景
只见整个内阁大库,档案堆积如山,放得乱七八糟,根本无从下手。载沣越找越烦躁,不耐烦地跟手下人嚷嚷道:“花了许多时间,要找的档案没有,碍眼的竟是些没用的东西,留着这么多没用的档案干什么,还不如销毁!”
于是,随着载沣一声令下,内阁大量的档案被贴上了“无用”的标签,丢到了大库外的庭院中,等待焚毁。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当时主管学部的张之洞耳中,他也十分好奇,便让手下人去调查,这个手下人,便是开头小剧场中提到的那位罗振玉。
罗振玉
经过调查他发现原来所谓的内阁大库,竟然是明代文渊阁的旧址,虽然残破,但极具价值,应当好好保护。
正好当时张之洞正在筹办“京师图书馆”,于是赶紧跟朝廷申请,请求将这批要被焚毁的古籍划给学部,而罗振玉则负责去内阁大库收书。
罗振玉赶到的时候,发现古籍档案随意地堆放在院子里,他随手拿起一本,打开一看,居然是乾隆时期漕运总督上奏的折子,这要是丢去烧了,实在是太可惜了!他赶紧命人收拾打包。
然而古籍的数量实在庞大,要拿木箱装,至少得装个几千箱。时间紧迫,罗振玉只好临时找来一些破旧的米袋子,把这些档案一股脑儿地都装进来。就这样还足足装了八千袋,之后它们被安置在国子监,等待着进一步的整理。
罗振玉两次救宝反挨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苟延残喘了近百年的大清终于还是亡了。存放在国子监的“八千麻袋”内阁档案也因此被搁置在了国子监的一角。
战火纷飞,时局变幻,1912,新成立的北洋政府打算建立历史博物院,于是在国子监成立了筹备处,人们这才注意到这些破破烂烂的麻袋。
然而,这些麻袋并没有受到良好的照顾,当时很多在国子监打杂的工人,没什么文化,不识宝贝,为了偷麻袋换酒喝,竟然直接将档案文书倒在地上。
直到1916年,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迁往故宫午门楼,这些麻袋才跟着转移到了午门外的朝房。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傅增湘上台,这“八千麻袋”的内阁档案似乎也迎来了一线生机。傅增湘是个藏书家,懂行,他听说这些档案里藏着宋代古籍的孤本,于是赶紧张罗手下人,对这八千麻袋的内阁档案进行整理。
工人搬运清宫档案
不过,他也不是正经整理,更多是奔着钱去的,因此他只把外观精美的书籍档案挑选出来,其余零散破旧的,都被贴上“无用”的标签,一股脑儿地又装回麻袋里,随意堆放在端门的门洞里。
1921年前后,北洋政府遭遇财政危机,筹备处穷得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这些人才终于又想起了在角落里积灰的那“八千麻袋”古籍档案,于是撺掇教育部,将档案变卖了换钱。
于是,它们被分成两批,一批被十几个白纸坊商人合股,以3000多元的标价购买。另一批则被西单牌楼路南的同懋增纸店老板,以4000银圆购得,足足有14.8万斤,拉了五十车!
西单大街上的同懋增纸行旧影
纸店老板听说在这“八千麻袋”里,有一些宋代的孤本,一部就价值千金,这五十车古籍里只要能找到一两本,那就发了大财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找不到,这15万斤的古籍,就算当废纸卖废品,也能卖出6000块大洋,稳赚不赔。
这不,就在同懋增纸店老板购入古籍的第二年,他就转手将大部分的古籍档案泡水打包送到了唐山的纸厂,准备卖了做还魂纸。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罗振玉赶到,这才花高价救下了这批档案。
罗振玉一心保护古籍,却未曾想,会因此摊上大事。
这不,就在1927年9月25日,上海的《申报》突然刊登了一则不足40字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全文为:“前年罗振玉照废纸价收买去内阁档案8000袋,罗已出售予日本人松崎,即日出运。”
消息一出,罗振玉立刻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学术界群起而攻之,用咱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罗振玉被“网暴”了。
国民政府十分重视,赶紧派人调查,这才发现,罗振玉确实因为经济,把这批档案转卖了,但不是卖给日本人,而是卖给了一位名叫李盛铎的收藏家。《申报》纯属在那胡扯呢!
跟纸店老板一样,李盛铎收购这些档案文书,也是想从中找出价值千金的宋朝孤本,但是几千个麻袋,找到猴年马月去啊?很快李盛铎就失去了耐心,看着这些脏兮兮的麻袋,李盛铎是越看越不顺眼,还贼占地方,于是赶紧找下家,准备转手出掉。
这批古籍还真挺抢手,消息一出,不少人争相购买,李盛铎见势立马坐地起价,扬言三万以下免谈,当时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想要购买,但是奈何资金不够,最后还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出面,才最终以两万元的价格成交。
随后,在陈寅恪、傅斯年、朱希祖、陈垣等一众史学大拿的加盟之下,真正意义上的古籍整理工作终于开始了。
然而,这些古籍档案整理起来一点都不容易。首先面临的,就是灰尘的问题。您别小看这些藏书,很多本身就是前朝古籍,有的甚至是宋元时期的孤本,有这几百年的历史,那里边的尘螨和霉菌估计都成精了。
工作人员将麻袋打开倒在地上,灰尘能扬起老高,据统计,光这些麻袋的灰尘就有一万多斤。
为了抢救这些古籍,傅斯年制定了严苛的“十二条”。他将整理人员分为六组,每组两人,每天工作八小时,上下午各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
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开始整理内阁大库档案
为了防止大家摸鱼,保证工作效率,傅斯年要求工作时间大门紧闭上锁,禁止人员出入,而且室内禁止交谈。
本来按照罗振玉的估算,整理这些资料至少需要4年,但在傅斯年“十二条”的帮助下,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初步整理。
几经周折,找到各自归属
1933年,山海关陷落,为躲避战火,北京的部分文物开始南迁,其中就包括还在整理的内阁档案。
但是一提南迁,研究人员就犯了难。也是,普通人搬个家还丢东西呢,更别提这么多档案一起逃难了,大家担心本来就七零八碎的档案,会在南迁的路上再次遭到损毁,也担心这么久以来辛苦整理的成果付之东流。但是如果不走,万一古籍被穷凶极恶的日军强占或者毁于战火,那罪过可就更大了。
北京历史语言研究所当年初步整理后的档案
无奈之下,傅斯年决定只挑选其中一部分档案带走,他用箱子装了整整一百箱,但这也仅仅只是全部档案的四分之一。
这批档案跟着大部队先是前往长沙,之后又迁到昆明,最后又到四川,研究所的大家也跟着古籍档案一路转移,一路整理,直到抗战胜利后,这批古籍才被转移至南京。解放战争后,又被带到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傅斯年也因此被称为“搬家先生”。
至于留在故宫没被带走的那些内阁档案,解放以后,也迎来了它最终的归宿。故宫明清档案馆接手了这些麻袋,足足有1700个、5万多斤。
1958年,国家档案局向国务院申请,开始清理这批古籍。难得的是,在这批几经筛选、损毁的陈年古籍里,又找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之后为了防止遗漏,国家档案局又组织人员进行了第二次清理,这次整理得更加细致,就连碎片和残件都没有放过。
就连最后清理出来的确认可以被销毁的“废品”,档案局都没舍得扔,表示如果有学校或者研究机关想要,可以拿走一部分作标本。
至此,当初那“八千麻袋”的古籍档案,在流浪漂泊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找到了各自的归属。
您可能会问了,这批古籍档案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让几代文人为他前赴后继。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民间传说,雍正皇帝继位的时候,改了康熙留下的遗诏,把原本的“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但是如果您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看看《康熙传位遗诏》原件就能知道,人家遗诏是汉、满、蒙三语写的,根本篡改不了,最重要的是,这遗诏原文里根本就没有“传位于四子”这几个字,人家原文写的是:“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有这些真实的历史档案做参考,很多流言自然不攻自破,这便是历史档案的珍贵之处,它更接近当时的历史,可信度也更高,对于历史研究至关重要。因此,这“八千麻袋”的明清档案也与殷墟甲骨、敦煌写经、居延汉简一起被誉为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