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启明|长端美债利率上行会持续吗?

财富   财经   2024-11-04 09:41   北京  

明明  周成华  王楠茜

此轮美国大选中10年期美债利率相较于2016年大选年出现了“抢跑”现象,美债利率由于财政扩张、通胀担忧等因素在美国大选前就开始了上行。市场对财政赤字的担忧导致的期限溢价上行通常会推动长端利率上升,近期也存在该现象。此外,近期美国经济回暖迹象也是推动美债利率上行的核心原因。短期,我们预计10年期美债利率将对大选结果高度敏感,长期来看,预计明年10年期美债利率跟随美国经济韧性增强而上行的概率较高。


当美国财政前景出现较大转变时,赤字水平以及未来发债规模可能会影响美债利率,例如选举前后、临近债务规模上限时期。


哈里斯和特朗普在财政扩张上高度一致,但在幅度上,特朗普的经济提案所带来的赤字程度将是哈里斯的两倍多。无论谁上台,我们预计美国的赤字在2025年均会进一步上行。如果特朗普上台且共和党占优,或将延长TCJA,未来赤字扩张幅度或将较高,如果特朗普面临分裂政府,TCJA或只能部分延长。如果哈里斯上台且民主党获得参议院与众议院的控制权,在减税政策和增加企业税收的共同作用下,赤字大幅上升的概率偏低,若其面临分裂的政府,则赤字扩张幅度将更有限。



此轮美国大选中10年期美债利率相较于2016年大选年出现了“抢跑”现象。


2016年美国大选前,由于民调中希拉里支持率持续偏高,并且特朗普更多地强调取消贸易协定,因此债券市场价格并未充分反映提高关税和减税后的通胀风险。然而假设在特朗普超预期当选后,我们预计市场将重新评估经济前景和通胀风险,美债利率在大选日后将大幅上行。而在2020年美国大选前,拜登公布了7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且支持率持续高于特朗普,因而市场逐步price in未来财政大幅扩张的可能性,因此在拜登胜选后美债利率波动较小。



但如果美国政府出台超预期财政扩张政策,这将会推升美债利率上行,例如美债利率在拜登政府2021年超预期出台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后大幅上行。


2021年1月14日该法案提出后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显著增强。这一法案的规模远超预期,并且在国会中顺利通过,因而这使市场对美国政府增长的债务负担及未来通胀风险产生担忧,导致10年期美债利率在2021年第一季度大幅上行81bps。



市场加剧赤字担忧、期限溢价上升是推动10月长端美债利率上行的原因之一。


市场对赤字的担忧通过推升期限溢价而非政策利率路径来影响长端利率,例如,2021年1月通过的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加剧了对赤字的担忧,期限溢价上涨100bps,导致长期美债利率急剧攀升。2024年10月1日至30日期间,期限溢价上涨近31bps,也是推动这一轮美债利率利率的核心动力。



另外,美国经济回暖迹象也是推动美债利率上行的核心原因。


此前2024年9月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导致数据披露当天10年期美债利率上行了13bps。美国服务业PMI也在进一步向好,2024年10月23日美联储褐皮书显示,自9月初以来美国经济活动几乎没有变化,裁员人数仍然有限。虽然10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仅录得1.2万人,但市场价格也提前反映了飓风和罢工等暂时性因素的影响,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小的失业人数、失业率等家庭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在缓慢降温而非突然恶化。2024年11月1日披露的10月非农数据和制造业PMI数据当天,10年期美债利率再上行9bps至4.37%。



短期而言,我们预计10年期美债利率将对大选结果高度敏感,参考2016年、2020年大选情况,不同情形下美债利率上行风险不同,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明年10年期美债利率跟随美国经济韧性增强而上行的概率较高


当前美国大选结果还不明朗,二位候选人的支持率变化较大。预计若特朗普胜选,并且若特朗普在胜选后短期内进一步表态明确关税政策力度,则可能会出现类似2016年大选年的情形,美债利率或在大选日后明显上行。若哈里斯竞选成功,且若哈里斯对于财政支出等表态未超预期,则美债利率在大选结果公布后大幅上行的风险偏小。当前我们仍判断美联储11月、12月各降息25bps的概率较高,预计明年有50-75bps的降息空间。未来随着进一步降息,我们认为就业市场会逐步企稳、美国经济逐步向好的确定性偏高,因而预计明年10年期美债利率会跟随美国经济复苏呈现上行态势的概率较高。



风险因素:


美国大选结果超预期;美国经济变动超预期;美国通胀变动超预期;美国关税、产业等政策方向变动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等。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11月4日发布的《债市启明系列20241104—长端美债利率上行会持续吗?》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