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草 粑 粑

文摘   2024-06-11 04:01   德国  

无论身处世界何处,我们用华语美文守候你


艾 草 粑 粑

 文/雪儿(芬兰)




思柳村是地图上很难找到的一个小村庄,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隶属于高田镇乐响大队,是我先生老吴的故乡。步入思柳村,青山绿水、雾气蒙蒙。田野间,沟壑纵横、稻香虫鸣。远处拔地而起的奇山,像一幅灵动的画卷。站在村口的大榕树旁,恍如身处人间仙境之中。在思柳村的沟沟渠渠里,长满了艾草,密密匝匝。它们从石缝里钻出,沿着沟渠边蔓延,世世代代在那里熙熙攘攘、自枯自荣。除了偶尔飞过的鸟雀,平时大概再没有谁会惦念它们。但村里的人都知道,它们呢,就在那片沟渠里,枕着风、傍着水,枝繁叶茂、不离不弃。艾草的茎挺直坚韧、与叶同色,灰白里,浸染了淡淡的绿,扑鼻而来的特殊香味既浓烈又纯粹。艾草不仅具有温经散寒、健脾养胃、养肝护目的功效,还可以祛除体内湿气、提高睡眠质量等等,适量食用有益于健康。



一到端午前,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会插上几束艾条,满村弥漫着艾草的清香。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艾草生长在水边,只有在端午节才能看到它的身影。而到了思柳村才知道,以前村里的妇女都是采摘山里的艾草,称之为山艾。那种原生态的艾草不需要用碱水清洗蒸煮,泉水清洗煮软后直接放在石臼中,加入蒸熟的糯米和黄糖,再用木棒槌成泥状后,揉成小饼即可开吃。这就是广西壮乡三月三的特色美食—艾草粑粑,做法简单,香甜可口、软糯美味,越吃越上瘾。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妇孺老幼也无暇去山上采摘艾草,很难吃到那种简单古朴的艾草粑粑。如今自农历三月开始,稻田沟渠边的艾草就开始抽枝发芽,鲜嫩生长。村里人采撷一筐,去掉根茎杂草、加水清洗去除艾叶表面的灰尘及农药残留物,捞出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加小苏打转中小火煮15-20分钟,捞起来再将它清洗,过一下冷水,挤干水分后切碎放进沙盆里擂,直至艾草软烂成泥。锅内放花生油烧热后(防粘底)加白糖,待白糖融化后加入擂碎的艾草泥、放一点点糯米粉一起炒成糊状,再把它一起倒入糯米粉中揉成团并分成若干个大小均等的小剂子静止待用。 取一个艾草糯米剂子揉圆捏扁、包入炒熟的黑芝麻与黄糖(壮族用甘蔗特制的原生态糖)做成的馅儿,收好口按成圆饼后,逐个摆放在垫有柚子树叶的笼屉上大火蒸十分钟左右,满屋飘香的艾草粑粑就出笼啦。在端午节前后,村里家家户户都享受着从采摘清洗、擂泥揉团到蒸煮成型的制作过程,艾草粑粑也成为节日里壮乡走亲访友的上好礼品。



我小时候因多吃元宵导致消化不良,至今从不吃糍粑、汤圆等糯米制品,老吴笑我得了“糯米恐惧症”。1982年端午节前回去探亲时,我第一次看到婆婆专门去田间地头采了艾草,按照上面的流程认真地蒸了一大锅艾草粑粑。当笼屉掀开时,一阵清香飘过我的鼻尖,我眼巴巴地看着大家一个接一个的拿着热腾腾的艾草粑粑吃着,心里痒痒的咽了咽口水,我也好想尝尝它的味道。在婆婆和老吴的劝说下,我拿起一个柚子叶上的浅墨绿色艾草粑粑试着咬了一口,“嗯……..”没想到这看似品相一般的艾草粑粑竟然香软甘甜、清鲜无比,简直太好吃啦!


艾草在人们眼里是宝藏,但是,在村里的牛和猪的眼里却只是普通的草,它们都不爱吃它。大概都嫌弃它呛鼻的气味。艾草是草里的另类,从根到茎、从茎到叶,气味浓烈得汹涌澎湃,有种豁出去的决绝,采艾草的手在清水里洗好多遍,艾草的味道还久久逗留在手上不肯离去。那味道苦中带香、香中带苦,你根本分不清到底是苦多一些还是香多一点。所以,它的独特,在传统民俗里,万古长存。南朝梁宗㯽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曾有记载:“五月五采艾为人,悬门户上,以儴毒气。”说的是五月端午这天,人们争相采艾,再扎成人的模样,悬挂于大门之上以消除毒气灾殃驱虫。艾草不过是普通植物却又担当起驱毒辟邪的重任。有时候,保持个性,坚守自己方能脱颖而出。在这一点上,我们真应该向艾草学习。


2018年端午,我回思柳村探望婆婆,发现艾草粑粑的制作方法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改进为半自动化了,但是村民们还是更喜欢吃传统手工方法制作的艾草粑粑---人间四月天的养生粑粑。




 

作者往期精彩:

走进芬兰——阿莱克斯的幼儿园

走进芬兰——冰雪接娃路



本期编辑:王梓静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雪儿,原名:李小雪。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自幼酷爱文学,在中学和大学期间曾策划过文艺汇演节目并出演过话剧、诗歌朗诵等。退休后往返于上海与芬兰赫尔辛基等地。一直有强烈的创作欲望,想把对生活的感悟和在异国他乡的所见所闻写出来。2023 年初参加了《学海方舟》培训机构的回忆录培训班,目前已有近10篇定稿的短篇回忆录和散文待发表、出版。







协会简介


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是在德国法院正式注册的写作团体。协会成员由定居在欧洲的华人作家、诗人、艺术家、德文翻译家和欧洲华文报刊写作者组成。真诚欢迎旅居欧洲并喜欢写作的你加盟我们这个团体,在异国他乡,让我们彼此用母语相互温暖,相互欣赏,携手同行!

想了解更多协会介绍、作品及会员风采?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协会网站。



协会著作


由纽约商务出版社出版的《走近德国》一书汇集了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们多年来的散文随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了德国的方方面面,内容涉及到德国的教育、政治、经济、宗教、医疗保险、涉外婚姻、难民问题等等。

由世界华人周刊出版影视集团出版的本协会第二本文集,汇集了在欧洲多国居住的会员文集,除了散文,更增加了小说和诗歌等多种体裁,从更多角度反映了欧洲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购书者请发邮件至:liuying888669@163.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的公众号。购书?投稿?

电邮联系:

liuying888669@163.com 


本公众号编辑组成员


主编:小宇

编辑:晓露、平平、梓静



中欧跨文化作家
该公众号由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CEVIA)授权注册的,专门发布该协会会员的作品,报道文坛动态以及刊登其他经授权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公众平台。欢迎大家指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