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古今观诗心

文摘   2024-03-29 20:30   德国  

无论身处世界何处,我们用华语美文守候你


月照古今观诗心


 文/吴垠(德国)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有云:“诗者,吟咏性情也。”无论中外古今,诗歌都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语简洁凝练而又丰富多义,试图让每个字都在生命晦暗的底色上闪闪发光;诗意将观念与情感寄予世间的万千形象,让人们一闭眼,便能体察灵魂深处的悲喜与格局;诗韵赋予语言音乐般的节奏与灵动,让文字间的脉动和呼吸有着与人心共振的旋律。古韵诗词讲究平仄格律,现代诗歌崇尚形式自由,两者大有不同。然而在“吟咏性情”,彰显诗人志向情致的旨趣上,古今诗歌却有着如星月之辉般相互映衬的共同观照。中国是诗的国度,千年诗心诗魂包涵的传统韵味,不仅存留于悠长的历史中,也影响着现当代华语诗歌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为人熟知的古代诗词与现代自由体诗歌间常常绵延着一脉相承的轨迹。


多年以来,意象诗在现代自由体诗歌创作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中国最早的意象理论里,就已有了“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周易系辞》)。可以说,以意象建构意境的创作方式对于华语诗人而言,并不陌生,因为现代意象派诗歌理论与古典诗歌的意象理论之间,本就不相违和,甚至还存在相互继承的关系。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经典诗句所赋予月亮的思念和团圆之意,使得不少描绘思念的现代诗歌中也升起了一轮轮明月。比如,席慕容的《乡愁》中那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余光中《思乡》里的“青年的我/志得轻狂/离开了故乡/妈妈说:捎上牧笛/想家的时候/吹一曲家乡的月光”,西班牙华语诗人厉雄笔下“今晚的月亮/像唐朝的模样/一万公里/乡愁的橡皮/绷着脸”等,无不体现了月亮在古今意象内涵上的一致性。而诗人青鸟在《冷月》中的那句“悬着的月/挑起相思/一弯希望垂下/一弯却在诱惑风/月下的梦幻……”所蕴含的浓情爱意,是否又让你想起了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意趣?可见,古诗赋予月色的另一层意涵——情爱之思,依然延续至今。苏轼面对月之“阴晴圆缺”时,以“不应有恨”“此事古难全”来开解心中遗憾,并表达了对远方之人“千里共婵娟”的期盼祝愿。而类似的情怀在汪国真的诗中,则化做了那一句“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古今华夏诗心,借着万古明月,在跨越千百年的时光长河两端相互召唤,倾情对话。 



当然,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歌并非只是古韵诗词的现代白话演绎,它还有着自身独立的风范和发展状态。在获得形式自由之后,中国现代诗歌不仅突破了格律的框架,也拓展了旧体诗固有意象的传统内涵。不仅如此,当下诗人还从心理意识角度对人的精神和心理领域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塑造出了诸多不同寻常的意象来抒情言志,将整个诗意赋予在了个体主观性更强的内涵之中。 诗人向天笑的《一枚纽扣》里说:“此时/我坐在公墓的山顶上/等待着/月亮像花圈一样/在我的头顶上摇晃。”将月亮与死亡相关联,这是诗人为在特定情景里营造出苍凉的氛围而构建的。诗人厉雄在《与石头对话》中描述艺术家雕刻石雕的过程时写道:“他的灵感/是苍山上的月亮/阴影下/捏造三座楼/和无数的竹叶。”头顶的苍山之月,是艺术家心中的灵光乍现,激起了惊人的创造力。诗人王晓露的《西塘月影》里富有深意的月光意象,体现于诗节“石皮弄的黑与白/割据着各自的时代痕迹/月色无法介入/置身局外/静听风从弄堂穿过”之中,诗中之月是一位宁静倾听者,它无法介入人间的黑白是非,只能静默相守。但人世的纠结与孤独只要有一轮明月肯静静倾听,许多灵魂便不至于绝望。而世上往往倾诉者众,倾听者寡。这些新奇巧妙的月光意象,正是当下诗人在自我营造的诗境中特别设定的,它们只在某首诗中彰显生命力,并不期待因此而固化。这便是现代诗歌崇尚的独特性和诗意的流动性。



现代诗歌可以如此特立独行,不必字字有出处,句句循典籍,这正是时代给予当下诗人的自由。然而,正如卢梭所说:“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写自由诗的自由同样需要尺度。使用意象的过程中,切不可无节制地堆砌,造成费解和生涩,否则反而成为败笔。


叙谈至此,我们不妨又回归于古人浩瀚的智慧之中吧。老子曾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诗歌创作的最高技巧恰恰并不在于技巧本身,而是试图化繁为简,回归自然本真。心有诗情是一份机缘,成为诗人更需仰赖天赋。每一句诗,都来自神明的恩赐,需要敞开心扉迎接,而不是困于茧中纠结。就像这茫茫天地间,本有一轮你不必追寻便清辉朗照的明月。真正的诗意,是诗人需要深厚积淀却无需刻意雕琢的大美。



作者早期作品:
《飞奔的旅程》外五首
 夜【外五首】
 吴垠诗评


本期编辑:平平‍‍‍‍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吴垠,《欧华文学选刊》(纸刊)诗歌主编,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理事,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文化比较类读物《总算懂了中国人》和系列儿童课外阅读读本《跟着绘本玩中文》。有诗歌和文章入选《当代经典诗歌选》《华人文艺家大辞典》《人民日报》《欧洲时报》《国际日报》《华文月刊》《广州诗歌》《洛阳诗词》等。



协会简介


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是在德国法院正式注册的写作团体。协会成员由定居在欧洲的华人作家、诗人、艺术家、德文翻译家和欧洲华文报刊写作者组成。真诚欢迎旅居欧洲并喜欢写作的你加盟我们这个团体,在异国他乡,让我们彼此用母语相互温暖,相互欣赏,携手同行!

想了解更多协会介绍、作品及会员风采?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协会网站。



协会著作


由纽约商务出版社出版的《走近德国》一书汇集了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们多年来的散文随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了德国的方方面面,内容涉及到德国的教育、政治、经济、宗教、医疗保险、涉外婚姻、难民问题等等。

由世界华人周刊出版影视集团出版的本协会第二本文集,汇集了在欧洲多国居住的会员文集,除了散文,更增加了小说和诗歌等多种体裁,从更多角度反映了欧洲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购书者请发邮件至:liuying888669@163.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的公众号。购书?投稿?

电邮联系:

liuying888669@163.com 


本公众号编辑组成员


主编:小宇

编辑:晓露、平平、梓静



中欧跨文化作家
该公众号由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CEVIA)授权注册的,专门发布该协会会员的作品,报道文坛动态以及刊登其他经授权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公众平台。欢迎大家指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