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身处世界何处,我们用华语美文守候你
那是1971年春,我们上初中的最后一年。一天,在城关镇教育系统工作的母亲下班回家对我说,我们学校分来了一名上海师大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在什邡县五七干校锻炼了几年。母亲说这样的老师来教我们,我们是三生有幸,他那个学者风度啊,十分的绅士!
我不知道什么是绅士,记得上小学时,全国上下“破四旧立四新”,什邡有一对老夫妇被一群戴红袖章的中学生抄了家后,被逼着穿上长衫和旗袍、穿上皮鞋和高跟鞋游街。我当时也好奇地挤在人群里看热闹,见老先生喝住在身后推拉的小将,把身上的长衫一抖,与夫人潇洒自如地走上大街,不时还脱帽恭敬地向两边围观的群众点头问好。我听旁边有人说这对夫妇很有教养,待人接物非常好,是典型的绅士淑女。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绅士”二字。
我期待着我们的这位绅士老师。
这年,我们搬进了什邡县中学校园——什中校。什中曾是什邡县的最高学府,校园受到那些年闹革命的洗礼后,留下的是破烂的教室、荒芜的校园、杂草丛生的人行道。我们就读的初中班——木工厂附属初中班,栖身在昔日的一个幼儿园里两年多,现在能搬入正规中学,有了校园、有了操场,为它的“博大”我们惊喜不已。母亲说,如果不是停课三年,我们应该快从这所昔日的最高学府里高中毕业了。
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当学生们象往常一样在教室里打打闹闹时,一位身穿灰色学生装、脖子上系一条蓝色羊毛围巾、戴着一幅眼镜、带着浓浓书生气的年轻老师走进了我们的教室,站上了讲台。他手上没有教鞭而只拿着两本书,目光温和地向下面闹闹嚷嚷的学生们露出爱抚的微笑,学生们反常地马上安静了下来,迅速回到各自的座位,课堂里顿时鸦雀无声。他就是赵正言老师,我母亲口中的绅士,我们新来的语文老师。我们这才发现,赵老师气质高雅、风度翩翩、彬彬有礼、和蔼可亲。他翻开书开始讲课,轻言细语但谈吐不凡,第一节课便把我们这帮求知欲正强的少年吸引住了,下课后,我们像一群饥渴了很久的雏鸟,一窝蜂地涌上讲台,叽叽喳喳地围着赵老师“觅食”,天南海北、天上地下,挖根刨底地想到什么问什么,恨不得把不懂的东西一股脑地填进肚子,赵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
那时候,除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外,没有参考书,大部分书籍都是禁书。赵老师从教科书中大量无用的东西中抽出对我们有用的知识,靠着他知晓古今中外文化和历史的渊博知识,靠着他思维敏捷的头脑,向我们讲授着精彩的一课又一课,拨亮了我们这群多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少年的眼睛,一个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新天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赵老师教我们分析课文,教我们学分段和找段落大意,教我们用几个字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教我们写作文,写叙述文、论述文、抒情散文和小说,他独特的阐述方式非常吸引学生。我过去没有认真学习过语文,小学时喜欢星空和地理,进初中后迷上了数学。自从赵老师教我们语文课后,他以剖析课题,引生如境的方法,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语文课堂中,那种强烈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起了我学习语文的兴趣。
记忆特别深的是,在分段和找段落大意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技巧上,杨志宏同学头脑很敏锐,能准确地划分段落,而且总能找到一两个字来概括大意。赵老师微笑着点头,请志宏同学向大家介绍她的阅读和思考方式。然后,赵老师引导我们怎样抓住文章“起、承、转、接”等脉络,教我们怎样把作者的思路有步骤地表达出来。
学会了怎样读文章,下一步就是怎样写文章。记忆特别深刻的是第一篇记叙文。那年春天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参观了湔底公社的倒灌渠,事后赵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篇记叙文。交作业后不久,赵老师把我和杨志宏同学叫到办公室,拿出我俩的作文,开门见山地说,我俩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光有口号而没有实际内容,那次的参观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他让我们仔细回忆那些细节,然后重新写一篇作文。我们那些年习惯了写活学活用的讲用稿、写大批判文章,从广播里听来的,从报纸上读来的,不知不觉都是些口号。
本周的作文讲评课,赵老师拿出李江同学和邱永红同学所写的参观倒灌渠的记叙文来进行讲评。赵老师逐句地给我们分析了李江作文中细腻的观察、叙事的清晰条理,开启我们在细节上的观察力、表现力和阐述能力,并仔细地讲解了写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到邱永红作文中善于写景抒情等特点时,赵老师给我们指点出了一个个怎样把一篇呆板的叙事文变成一篇引人入胜的美文的技巧。这一次的作文讲评课,让我醍醐灌顶。
后来每两周一次的作文讲评课,赵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磨练写作功底。他为每个学生一丝不苟地批改每一篇作文,三言两语,画龙点睛,每一个批语都对我鞭辟入里。我不知不觉地在赵老师的文学知识的熏陶下进步。
进入高中后,我开始学着写短篇小说。记得我尝试着写的第一篇小说叫《松》,描写的是全班下乡到某公社“大战红五月”,帮助贫下中农“双抢”(抢收麦子抢插秧子)中的故事。赵老师给我的修改和批语的文字比我小说本身还要多。这些充满心血的文字使我对小说的认识从朦胧之中渐渐地走向清晰。后来我的一篇散文《温暖》是以红卫兵团长杨天敏同学和班干部杨大才同学为广汉县中学拉练住在我校的学生在寒冷中送衣服一事为题材。《温暖》得到了赵老师的表扬,他在作文讲评课讲评了我的这篇作文,并把它推荐到学校的校刊上。赵老师对我的这一鼓励使我在写作上第一次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它给予我的动力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高中时光非常短暂,三年被压缩到了两年,教学走的是“五·七指示”道路,“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我们除了每年停课两次去参加“双抢”和“秋收”外,还有每周一天的劳动日,拉着大板车和架架车去柳林子河坝捡大卵石来修防空洞。赵老师首当其冲经常拉中杠,还汗流满面一边小跑着一边给我们讲着历史故事。两年高中学习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语文课的时间用在了“批林批孔”写批判文章和演讲上。这是举国行动,工农兵学商人人都有责,我们也得放下课本展开大批判。这类批判文章应该怎样写,赵老师没有作任何讲解和指导,那些深奥的政治理论批判文章哪是我们这些中学生能挖空心思写得出来的?好在报纸上这样的大块文章多如牛毛,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去抄。光是“交票”还不算数,按照上面的要求,每个学生得上讲台去演讲。记得班上有个同学上讲台拿起他写的批判文章念,字字句句振振有词,无不让我们为他的论文风格和水平点头佩服。念到最后一句,为了念出感情,他把声音放高了:“林彪孔老二要让我们吃二遍苦受二遍罪,我们贫下中农坚决不答应!”大家先是一愣,然后全班放声大笑。虽然大家都是在抄袭,但不至于把“我们贫下中农”也抄下来吧!赵老师没有笑,课后,他在与我们谈心时语重心长地说,他从心底是想多教我们一些有用的东西,不忍心眼看着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他说希望我们毕业后不论上山下乡还是进工厂不要丢掉学业,要争取机会深造,祖国的建设终究会需要人才的!话语中包含了那个年代多少爱国知识分子对中华的前途的忧心忡忡。
许多史料中记载下了华夏儿女为捍卫中华文化和文明悲壮而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抗日战争相当恶劣的环境中,中国的学者、大师们冒着抗战的炮火把一座座大学从敌占区南渡北归保护了下来,把中华文化文明的“香火”保存了下来。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第一代,生长在和平年代,祖国将来的建设者,从少年时期就在“停课闹革命”和“复课闹革命”中度过,学生——“读书无用” 、老师——“臭老九”是当时的常用语。不读书不尊师,中华文化文明的“香火”怎样传承下去?为拯救那个时期国家的“青黄不接”,一批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大师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赵老师就是我心目中这样的一位大师,他们在那个社会思潮的大环境下,坚持向学生传授知识,唤醒无知的青年。
在后来的人生中,我常常有翻江倒海的激情和冲动想写出人生感悟。一下笔时就感觉到赵老师还在眼前指导,那些在学校里没有领悟的东西在生活的磨练中慢慢地在心底发芽开花结果。
任什邡中学校长的赵正言老师,校门前是他亲手起草的《什邡中学沿革》
我在德国亚琛工大攻读硕士时,曾经对德国文学感兴趣,去旁听了两学期日耳曼文学课。那位滔滔不绝的日耳曼文学老教授的眼睛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坐在角落里的几个理工科学生,似乎对他们讲文学是对牛弹琴。期末考试是写一篇卡夫卡作品的读后感,我的文章《从卡夫卡的眼睛到我弟弟的眼睛》写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我家的经历。一个星期后老教授在班上一一发下了考卷,唯独没有我的。下课后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我的文章,他说他是流着眼泪读完的。他含泪讲述了二战时他的经历,他那时还是一个小孩,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目睹了战争的悲惨。对战争和内乱带给人民的苦难和灾难,他能深刻的理解和同情。他说,一个理工科学生,并且是用外语写作,能写出这么感人的文章,他只有给我打满分了。说着,他当着我的面在我卷子上打了个“1”分(在德国,1分是优秀、2分是良、3分是中、4分是及格、5分是劣,即不及格),并请求我同意将该文章发表在亚琛工大的校刊上。我一直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个理工学生,与文学无缘。在中学时,与其他几个语文好的同学相比,我是很自卑的。但赵老师不这样认为,他一直肯定和鼓励我。现在又受到老教授的鼓励,此后我便提起了胆子投稿,幸运的我啊,每次投稿都被校刊刊登了。在这位老教授和后来的专业教授的推荐下,我出任了该校《楼宇自动化总线系统》技术杂志中文版的主编,把当今德国和世界最先进的楼控技术传播到了中国,为我的祖国改革开放的建设输入了新思想和第一流技术。
老教授说,虽然我是用外文写作,思维方式与欧洲人明显的不同,但从写作技巧、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上,看得出是有过训练的。他说,一个理工科学生喜欢写作的话,他在中学时代一定有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指导过。我惊奇和佩服这位日耳曼文学老教授的眼力和判断力,感激他对我中学语文老师的评价。
赵正言老师的祖上是上海老城厢内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小康之家,中国最后一批贵族式家庭的绅士教养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绅士的教养除了渊博的知识外,还包括了情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教养和做人的境界。这些教育和教养正是我们这群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成长起来的少年所缺乏的。赵老师的到来让我们有了补上这一课的机会。上高中后赵老师不仅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还当了我们班的班主任老师,他除了教我们知识外,还言传身教地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对社会有用有利的人。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成长旅途中,我们有幸有了这位良师。
赵老师当年不远千里从大上海来到这个小县城,失落感一定非常的大。可当他站上讲台,面对一张张幼稚而急切求知的脸时,他忘了一切,凭一颗“不误人子弟”的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教学之中,呕心沥血,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把青春献给了学生,献给了什邡。从班主任老师到什邡中学校长,从学校管理到政协部门,他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什邡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编写的那本书《什邡2000年》,填补了什邡两千年历史记载连续性的空白。论文学水平和才华,他本应该站在大学的讲台上,培养更高水平的学生,本应有充足的条件和时间搞文学研究和著书,为后人留下更多的更有价值的东西,却被县上以“留住人才”为借口卡住,直至退休,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不公平。这也正是我们上一辈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不能以自己的本事和努力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做的事,选择更适合于自己、更能发挥自己才智的工作。他们有知识有能力有激情报国,却没有尽情地展开双翅高翔的自由。赵老师把青春和人生最好的时光献给了什邡,献给了我们这帮学生。
人一生中除了父母外,最重要的教育者就是老师。正像天下父母对儿女的教育水准和方式不同一样,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水准和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同,即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相同。我这生很有幸,遇到了难得的好老师。
2014年4月我和先生一起去上海看望赵老师和她的夫人王秀琼老师——我们高中英文老师。见到赵老师第一眼,觉得他老了。是啊,七十岁了,七十岁是社会公认的老龄了!我们做学生的都已两鬓白发,何况大我们十多岁的赵老师。但他一开口讲话,一下子就让人忘了他的年龄。他头脑还是那么清楚,思维还是那么敏捷,声音柔中带刚,与40年前没什么两样。他虽然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时常头昏,而且听力有些减弱,视力有些减退,但腰不弯、背不驼,记忆力一点都没有减退,说话谈笑风生,走路精神抖擞,一点不减当年的绅士风度。他在七十岁时居然学会了用电脑,能上网浏览、用电子邮件和微信与朋友交流。他常为一些专业杂志特约审读,帮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审片,他还在杂志上写文章,为文坛贡献余热。其中一个杂志是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办的《咬文嚼字》,该杂志文学水平非常高。就在步入80高寿的今年,他还帮上海市质检中心检查书籍和为出版社审查清样约超一千万字。当今像赵老师这个级别的人才越来越稀少,文学界深知爱才惜才,而赵老师却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非常平凡。
当年我们叹息只做了他三年的学生,毕业后四十多年各奔西东,书信解不了饥渴。感谢微信时代,让我在四十多年后又能继续进入“课堂”做赵老师的学生。
赵老师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人越走得高,越会以平凡出现。他不论是当年血气方刚、才华洋溢的青年学者,还是现在饱经风霜、博览人生的大师,始终是那么谦逊、视自己为平凡。这就是修养和智慧,这就是绅士的气度。
作者在本公众号发表过的文章:
作者简介
协会简介
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是在德国法院正式注册的写作团体。协会成员由定居在欧洲的华人作家、诗人、艺术家、德文翻译家和欧洲华文报刊写作者组成。真诚欢迎旅居欧洲并喜欢写作的你加盟我们这个团体,在异国他乡,让我们彼此用母语相互温暖,相互欣赏,携手同行!
想了解更多协会介绍、作品及会员风采?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协会网站。
协会著作
由纽约商务出版社出版的《走近德国》一书汇集了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们多年来的散文随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了德国的方方面面,内容涉及到德国的教育、政治、经济、宗教、医疗保险、涉外婚姻、难民问题等等。
由世界华人周刊出版影视集团出版的本协会第二本文集,汇集了在欧洲多国居住的会员文集,除了散文,更增加了小说和诗歌等多种体裁,从更多角度反映了欧洲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购书者请发邮件至:liuying888669@163.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的公众号。购书?投稿?
电邮联系:
liuying888669@163.com
本公众号编辑组成员
主编:小宇
编辑:晓露、平平、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