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奔放-库拉考特盔传略之三

文摘   2024-11-14 18:18   上海  
公元1543年明嘉靖22年,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第二代皇帝胡马雍被阿富汗的舍尔汗打得国亡军覆仓皇逃命。他一直北逃到波斯才喘下气来,而波斯萨菲王朝的皇帝热情接待了他。胡马雍在波斯被款待了12年,波斯皇帝一直将其奉为上宾。胡马雍在波斯娶妻生子并且沉迷于波斯的文化,成为波斯文化的超级粉丝。
下图是胡马雍在波斯觐见萨菲皇帝塔赫马斯普一世并受到款待的细密画,主位是波斯皇帝,客位是流亡的莫卧儿皇帝胡马雍。
在1555年嘉靖23年,正当大明帝国正为倭寇烦恼的时候,流亡皇帝胡马雍带着波斯支援的12000名甲胄骑兵和300名波斯幕僚从新恢复了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而这些甲胄骑兵就把波斯的库拉考特盔带入了印度并生根发芽。
下图是胡马雍在复辟莫卧儿帝国作战的细密画,随行参战的波斯甲胄骑兵头戴钵形的库拉考特盔。
下图是披挂波斯式铠甲的胡马雍本人,他头戴的库拉考特金盔是完全的波斯制式,但是腰间的拳剑是印度本土兵器。

下图是打跑胡马雍的阿富汗舍尔汗,他也戴了印度本土风格的库拉考特盔。
莫卧儿的皇室有波斯血统,大帝阿克巴的母亲就是波斯人。莫卧儿宫廷对波斯风格的非常推崇,莫卧儿王朝的兵器制式也都来自波斯。特别是的皇族铠甲更以波斯风格的铠甲为正统。
下图是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大致和康熙皇帝同一时代。他的父皇就是修建了泰姬陵的沙贾汗,也是他把自己亲爸沙贾汗关在泰姬陵对面的红堡里幽禁致死。他的时代正是库拉考特盔正盛行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他戴的还是传统的波斯样子的头盔,服饰打扮也是波斯风格的。
下图的细密画是莫卧儿贵族步战铠甲,我们可以看到库拉考特盔上缠了头巾。身体披挂了锁甲和护心镜,臂铠和护膝刻成人脸的样子,这是印度本土的特色。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步战盾牌的硕大尺寸,这是莫卧儿重步兵的装备。

由于气候和文化原因,库拉考特盔到了印度还产生了一些变化,典雅端正的波斯风格到了印度变得奔放起来。
下图的18世纪莫卧儿库拉考特盔还带了波斯的风格,铁雕和错金都有,但是花纹却变成了北印度风的大花。护鼻也变宽大起来,同时波斯深碗状的盔体到了印度变成浅碗。这顶头盔粗糙的护项锁子甲是后配的,和原盔风格有点不搭。

下面这顶北印度的库拉考特盔的浅碗特征更明显,像个汤碗扣头上。同时头顶的尖刺也变小了,错金花纹线条粗壮而流畅带有欧式风格。这顶盔的护项锁子甲是原配,细密的锁子甲编织出暗花。总体而言,印度的盔比波斯的盔变得更加轻巧。
印度版的库拉考特盔还有个特征就是插羽毛的翎管从两侧改到头盔的正前方,波斯版的盔羽毛像雉鸡而印度版的羽毛插上像蟋蟀。
下图的莫卧儿侍卫的铠甲属于轻型铠甲,长袍上只披挂了四镜甲做胸甲,没有穿锁子甲。臂铠和四系盾上铁雕和错金风格一致,由于是骑兵,所以他的四系盾是比较小的马上尺寸。他的头盔是典型的印度式库拉考特盔,护鼻大,盔顶尖刺小,盔像个浅碗扣头上,头顶上竖着两根天线一样的羽毛,像只大蟋蟀。

下图的莫卧儿重型铠甲看着像棉甲,其实是锁子甲上罩了绒布。印度天气潮湿炎热,在锁甲上罩绒布主要防止锁子甲被晒的滚烫和防锈,和棉甲一样,厚厚的绒布也可以防御铅弹。这是一套豪华的贵族铠甲,锁甲上的绒布也用金丝编织出花纹,还加了强化的甲片。这套铠甲的外观很像京剧里铠甲的样式,特别是两个臂甲和护心镜。这套铠甲所配的盔也是典型莫卧儿风格的浅碗状盔。

下图的骑兵铠甲就是没有加绒布的锁甲,上衣和腿甲都用铜环编出暗花,而且细密轻巧,此时的锁甲的防御能力已经不强,强调的是美观奢华。他的库拉考特盔满布错金,头顶的尖刺也被插羽毛的翎管替代,四镜甲上也满布错金花纹。我们可以注意到他的盾是较小尺寸的骑兵用盾,此时的盾也只是出席典礼的配饰,其武器功能已经弱化。
下图是作战所用的骑兵铠甲,锁子甲锁环是比较粗大结实的,胸前有加强甲片。这种板链甲的制式在伊斯兰世界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在冷兵器为主的中世纪战场是最常见的铠甲。他的库拉考特盔除了盔顶有些金饰外也比较朴素,但是热爱装饰的印度人还是在护颈锁子甲的边缘缀上了几个小银铃铛。他靴子上也用银丝绣出卷草大丽花的图案。



在大明万历年间,波斯和印度同时出现了两个大帝,40后莫卧儿阿克巴大帝和70后阿巴斯大帝,这两位都是明君和改革家。印度的阿克巴大帝提高了莫卧儿军队的火枪的普及率,并且成立了单独的炮兵部队,大规模的使用战象也是阿克巴首创。比阿克巴小29岁的阿巴斯改革更彻底,他聘请了英国教官推进了波斯军队的近代化。两相比较,波斯的军事改革更先进,这也埋下了日后波斯暴打印度的伏笔。
下图是接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使节的阿克巴大帝,他在位时将莫卧儿帝国版图拓展到整个印度次大陆。他有一半的波斯血统,在文化上提倡波斯化,所以莫卧儿官方的文化艺术源自波斯又加以本土化。图上侍卫也戴了库拉考特盔,已经变成印度的浅碗式,正是波斯文化在印度扎根并发展的写照。
从阿克巴时代起,火枪火炮渐渐在战场担任主角,因此像波斯一样,铠甲也向轻型化防弹化发展。比波斯头盔还轻便的印度式库拉考特盔也日渐普及,一直到19世纪末尚且出现在战场上。
下图是阿克巴时代的贵族骑兵,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主武器是火枪。披挂的四镜甲主要用于防弹,锁子甲是高档的细密暗花甲,主要防止割伤。他头上的印度式库拉考特盔很典型,浅盔体,羽毛插在正前方。

下图的库拉考特盔就更加轻便,它的金属盔体只剩下头顶的一点,包裹头部的是外面衬了棉布的锁子甲。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为了防止磨伤脖颈,护项锁子甲内衬了棉布,这也反应了由于天气炎热,印度武士穿着没有波斯武士那么厚实。铠甲也是锁子甲上罩绒布的制式,包括他的臂铠也采用这种形式。外面厚的绒布也具有一定的防弹功能,同时可以防晒。四镜甲的甲片直接缀在布面上。整套铠甲穿起来就像穿了件长大衣非常方便。

下图的库拉考特盔就比较有印度本土特色,用大朵的大丽花金饰图案,护鼻两端比较硕大,特别是护鼻上端,用了菩提叶纹的形状作为装饰。菩提叶纹后来传到欧洲就是丝巾上长出现的佩兹利纹,而在印度菩提叶的形象象征永生。三个翎管插孔雀羽,浅的盔体看起来比较凉快。此时波斯典雅的库拉考特盔已经完全本土化,变成印度的奔放风格。


下图的鬼面角盔也是源自波斯,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头盔变轻薄了不少,明显盔体变浅护鼻变薄,甚至护颈锁子甲都简化为仅仅盖到耳朵的流苏状。和沉重厚实的波斯盔不一样,印度版的盔看着就觉得凉快。盔体是也有繁复的错银装饰,但是图案已经彻底本土化,印度本土藻饰卷花纹在这个时代兵器上成为主流装饰。
下图是18世纪印度的实战鬼面角盔,和波斯角盔一样,有角的盔是一种标识,表示戴盔的武士勇力过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来,印度的角盔进行了夸张变形,在盔体变浅的情况下,鬼头的角、鼻子眼睛都夸张得变大,还多了两撇北印度特色的八字胡。头盔顶部的尖刺也变成了矛头的样子,浓郁的南亚风格扑面而来。

讲到这里我们做一下总结,印度版的库拉考特盔在胡马雍时代来自波斯,在阿克巴时代开始普及。本土化的印度盔的特点是浅碗状的盔体,大的护鼻和插在前侧的翎管还有比较小的顶刺。金银纹饰风格也奔放起来,大花朵大片的金银装饰是其主要风格,波斯风格的铁雕斗兽纹比较少用。
讲到这里仿佛小馒头盔的故事就结束了,其实还早,考据小能手还有很多料留待下回分解。
波斯的典雅-库拉考特盔传略之二
波斯的典雅-库拉考特盔传略之一

凤翅金盔
古代冷兵器考据控,历史细节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