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选手的培养路径研究

文摘   2024-08-19 17:01   江苏  


作者:大连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王 伟

         大连国防高级技工学校 吴冬梅

         辽宁煤炭技师学院 李 慧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人社部牵头组织了第三届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我市遵照人社部有关要求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扎实高效开展了大连市参赛培训选拔工作,最终取得全国一等奖,现将本次大赛参赛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利于备战第四届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并以教师能力的提升带动技工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赛情况综述

(1)参赛成绩。我市选派的4名参赛选手中全部获奖,斩获1个全国一等奖、2个全国三等奖、1个优胜奖。我市所获奖项分布在机械、文化综合、财经、服务等4个大类。本次大赛成绩优异,特别是吴冬梅老师斩获全国一等奖,这是我市技工教育多年来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狠抓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市技工教育扎实的教科研水平和业务研究能力,为后续我市技工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

(2)培训选拔情况。本次大赛确立了“高端引领、注重品质”的选拔总思路,牵头组建市级层面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教研组,定期开展面向大赛的专题教研活动,采用“资格审查、复选、强化培训、终选四步走”的办法具体实施。资格审查阶段依据大赛要求和《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对我市各校上报的4 7名选手进行资格审查,严格把好资格关。复选阶段邀请技工系统和教育系统专家,分3组对资格审查通过的38名选手进行了专业选拔,突出对人的选拔和作品的选拔有机统一,特别注重对人的综合素质考量,最终28名选手通过复选。强化培训阶段特邀教师大赛知名专家针对本次大赛从大赛说课、微课要义及如何备赛等3个方面做了专题培训,为晋级选手提升比赛信心、强化竞赛应对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终选阶段按照省赛要求和流程,对入围的28名选手进行全仿真甄选,选手的相关材料和作品经逐字逐句推敲和反复修改把关后上报省里。省赛中,4名选手获得一等奖,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2 参赛多维度收获

2.1 大赛本身的收获

(1)选题角度要紧扣大赛主题的“高层次、一体化、微题目”。所谓“高层次”是尽量选择时代前沿、代表专业发展方向的题目,本次市教研室指导吴冬梅老师选取的题目在模具行业具有前沿性;所谓“一体化”是以典型工作任务、真实工作情景为核心的教学工作过程;对应企业岗位需求,尽量从课程规范中选择,具有独立型、典型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次市教研室指导吴冬梅老师选取的题目就是国防技校校企合作模具工厂中的一个真实零件的数控加工;所谓“微题目”是以一个易混淆的技能难点为内容,弄深弄透。选题要“先见森林、后见树木”,做到“知识技能层面到文化人性层面的升华”,围绕学生主线,题目选取与参赛教师自身气质有机统一,本次市教研室指导吴冬梅老师选取的题目就是周转治具定位座加工,展现了工学一体化教学理念,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符合“高层次、一体化、微题目”。

(2)从文本准备角度看,文本主要是所选题目的教学设计稿,要求内容和制作并重。内容方面首先要求参赛教师把技能点真正弄懂、真正吃透、融会贯通,而且对技能点的外延非常清晰。其次需要进行内容的反复归纳提炼,文字简练优美。制作方面要遵循优例,突出特色,制作精良。授课内容既要符合教学计划又要联系企业需求,要将二者有效结合,既可巩固又能提升。在对授课对象充分了解的学情分析基础上,文本设计要结合学生特点选择适合技工院校学生的教学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小师傅带徒弟等具体教学方法。针对难点的化解方法,重点的突破方法,所用手段要和软硬件对应。

(3)从制作8 min 视频角度看,既要突出“炫”“奇”的艺术,给人以视觉冲击,更要有精湛核心内容,不能华而不实。“炫”“奇”的目的既是抓眼球,吸引人看下去,更关键的是内容,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形式展示,可以反复对比修正,找普通大众看吸引力,找学生看能学到什么东西,找专家看耳目一新的讲述方式。出草样后,有必要选择专业团队后期重新拍摄并进行影视后期编辑。

(4)从现场展示及答辩角度看,能让评委感觉出参赛者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一名优秀的技师。教师要求能把自己的东西讲给不懂的人,技师要求对具体的制造流程和难点能耳熟能详,并亲自制造出产品。答辩环节围绕知识技能点、教学理论方法、信息化、一体化深刻理解展开,是对教师全面素质的深层次考验。另外,从吴冬梅的答辩来看,说课课件一定要插入教学视频节选和相关教学过程图片。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尤其是与企业生产及环境相一致的资源,充分体现工学一体过程。说课稿要精炼全面,保证9 min说课准确流畅,不停顿,不重复。内容控制在2 300字以内,语速适中,过快给人紧张感,过慢缺少热情感。有一定的感情即可,适当利用手势增强效果。过程中目光要对着7位评委,要同评委做眼神交流。

2.2 引申到日常教学的收获

(1)教学模式需要转变。从大赛来看,“满堂灌输”“教师主体”“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是不被认可的,“一体化”“学生主体”“做中学,做中练”的模式是技工教育教学的主推模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刻不容缓。

(2)信息化的应用大势所趋。信息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破解抽象技能点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对于技能演示的反复重现、线下学习也有很好的作用。微课、微视频、慕课、虚拟仿真等信息手段在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是大势所趋。

(3)项目式教材工作页开发任务艰巨。“一体化”“学生主体”“做中学,做中练”的教学模式必须以项目式教材工作页作为教学载体,从传统从大学、高职专业教材中精简原理推导延伸出的中职教材不适于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开发典型性、真实工作情景的项目式教材工作页虽任务艰巨,但必须提上日程。


3 参赛中发现的不足

3.1 教师本身须继续打磨的地方

除去吴冬梅老师的机械一等奖,另外3名教师成绩一般,反映出的问题如下。

(1)选题立意不够。很多教师为刚出大学校门的青年教师,眼界不够开阔,锤炼机会也较少。所选题目倾向于理论性强、实用性弱、技术含量及前沿性不足,要取得好成绩非常难。

(2)文本锤炼不精。文本千篇一律,不同题材套用同样格式文本较多,程式化东西多,契合型文本少,后期制作与前期内容脱节。

(3)现场答辩不出彩。此次比赛的现场展演普遍表现还不错,但答辩环节不流畅,显示了前期准备不足,对于教法中基础性东西的掌握不牢。

3.2 引申到教学中须着重改善的地方

(1)育人目标须重新审定。定位为普通初高中升学无望学生“跳板升学”或“勉强就业”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应该被否定,适合学技能的学习者、须终身学习的就业者以技能立身、以技能创业的职业教育预期培养目标应该从根源上建立起来。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须深入探索。简单照搬照抄普教培养体制机制是不适应职业教育的,普教序列培养的教师如何主导职业教育课堂目前看难度很大,具体的差异性探索、培养路径的探索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更进一步的对策

4.1 大赛冲击金奖的对策

(1)搭建专项赛事团队。从内容角度和技术角度为前台展演的教师个体做好充分保障,文本的制作、视频的制作都需要精心打磨。

(2)确保专项经费保障。团队要长久持续工作,需要制定激励办法,视频的制作离不开影视团队后期重新拍摄剪辑,这都需要专项经费保障。

(3)寻到最适合展演的教师。教师的表现力、感染力、知识技能储备、心理素质对于大赛冲击金奖很重要,需要把真正契合大赛的教师发现和选拔出来。

(4)寻到最接地气的亮点。经过三届全国比赛,能挖的亮点创新点也都被挖的所剩无几。要坚持初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拍摄教学实施过程,提前设计好脚本,细化到每个台词动作眼神。说课课件设计做到内容简洁精准,时刻围绕中心思想,紧扣主题。将每一处细节处理好,就是亮点。

4.2 真正惠及技工教育长远发展的对策

(1)认真梳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培养途径、课堂教法、信息化引入等诸多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规律性、差异性东西,探索出面向职业教育的整套培养体系。

(2)探索从普教序列培养出的教师如何更好适应职教序列课堂教学的本源性难题,使教师从思维构架、教学教法、教材处理等方面都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转变。

(3)探索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性教学深度融合、契合目前职业教育学情的课堂机制、教材机制、实习机制,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很好地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课中,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5 对大赛的建议

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技工教育整体形象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目前来看会成为常例持续举办下去。为更好地办好以后的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5.1 改革决赛方式

(1)专业课赛制应并行划为两个区域,即:技能技术操演区、技能技术讲授区;选手先操作后讲授,讲练结合,应将大赛题目实物化,要求参赛教师不但要吃透理论和技能层面,将工件加工出来,还要进一步阐述其加工过程中的工艺优化、精度优化、参数优化等技术细节。

(2)操演故障排除及讲解题目,比赛前2天选手封闭后随机抽取,2天封闭准备,第3天直接进现场比赛。

5.2 改革比赛类别

(1)建议对机械类再进行分类,分成机械制造与装配类和机械维修类,因机械类是职业教育第一大专业群,在校生数量和细分专业数量均居首位,分成机械制造与装配类和机械维修类也符合机械大类的专业特点。

(2)建议对现行评分标准进行修订,现场环节所占分数过低不利于考核一个教师全面真实的水平,建议现场环节分数占比40%以上,从而更客观地评价一个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