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文末可留言互动哦!)
菁莪•家掌通
本期导读
身处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初二阶段的孩子,伴随身心的急剧变化,他们的个性处在一个“疾风骤雨”式的发展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敢于质疑家长的权威,对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盲从,甚至拒绝接受。如果父母没有采取适宜的方式来应对子女的身心变化,容易引发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等情况。今天我们听湖海塘初中蒋金伟老师的分享:如何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初二关键期。
课程录音
讲师介绍
蒋金伟,湖海塘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开发区初中英语学科核心小组成员。他曾获区级教坛新秀、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他先后获评开发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班队课设计一等奖,开发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金华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撰写的十多篇论文及主持或参与的多个课题在县、市,省级发表或获奖。
课程内容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开发区家长成长微课堂,我是湖海塘中学的蒋金伟老师,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孩子成长中的话题。今天分享的话题是:如何帮孩子平稳度过初二关键期。
最近有很多家长反馈,孩子进入初二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脾气变得古怪,难以沟通。跟孩子讲道理,要么直接顶撞,要么置若罔闻,然后房门一锁,关闭了沟通之门;学习上更是提不起劲,成绩一落千丈,一提成绩就翻脸。为此家里时常闹得鸡飞狗跳,亲子关系不断降温乃至冰点,家长真是苦不堪言啊!担任了十多年的班主任,笔者对此深有体会,一届届学生带下来,发现初二阶段孩子的情绪波动大,班级的不稳定因素复杂且管理难度大。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初二现象”。
“初二现象”是指在初二这一特定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个体所显现的相对比例偏高的不良心理、情感和行为特征等一系列现象。该阶段的孩子,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初二阶段的学生处在“心理性断乳期”。
“初二现象”其实不仅限于初二这个特定的时间段,有的孩子从初一的下学期甚至有的孩子进入初一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心理不适的情况,到了初二就愈发明显,很多孩子在思想、学习以及能力等方面都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随着学科难度和学业压力的增加,再加上长期不能满足家长的过高期待而导致的家庭关系不融洽,有些孩子逐渐产生厌学、抑郁、自卑等心理障碍,继而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以及说谎、作弊、破坏等不良行为。这个时期,我们家长如果没有采取适宜的方式来沉稳应对子女的变化,那么,缺少家庭及外部心理支撑而自身又不会排解的孩子,严重的就有可能发展成抑郁症。因此初二阶段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是教育的关键期。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学习心态,平稳度过“初二阶段”呢?
01
一、相信孩子 放下焦虑
查尔斯司布真曾说:“焦虑不会消除明天的悲伤,但会消耗今天的力量。”焦虑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不仅事倍功无,甚至造成彼此的精神内耗、心理创伤。与其这样,不如选择接纳孩子、相信孩子。请永远记住: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你才相信孩子;而是你相信了孩子,你才能有希望。我们要努力做孩子的价值发现者而不是问题发现者,并尽全力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用问题打败孩子。我们应尽量避免将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横向比较,而是要从纵向看待孩子的点滴进步,树立“进步就是走向优秀”的育人观,相信孩子自身的潜力,日积月累,孩子必定会成长,且必将更加阳光自信。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曾经被许多教师判定为不可造就之才,幸亏有化学老师的一双慧眼,发现了他的闪光点,给他指明方向,促其逐步成长,直至成为化学界的巨人,从而诞生了“瓦拉赫效应”。在心理学中,“瓦拉赫效应”指的是那些大智若愚者的特殊才能被正确发掘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现象。
当然,光有老师的发掘是远远不够的,瓦拉赫父母的做法也是功不可没的。他们一直对他满怀期待,一如既往地爱他、信任他,相信他能取得成功;在他失败之时,不仅鼓励孩子还能帮助他分析原因、总结方法,让他越挫越勇。这种宽容的家庭环境是瓦拉赫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和特长,只不过擅长的领域不同罢了。如果把每个孩子比喻成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罢了。请相信你的孩子,请相信成长的力量,请相信时间,请相信美好的到来。
02
二、有效沟通 融洽关系
《正面管教》里说:“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我们只有理解和尊重孩子,才能了解孩子的切实需求,走近孩子的心里,更好地和孩子沟通。
首先,用心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给予孩子尊重,听孩子诉说。倾听孩子的内心,不仅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也能让孩子对你敞开心扉,双向沟通之门悄然打开,亲子关系就会更为融洽。
当孩子回家跟你吐槽老师、同学的做法,抱怨作业多、考试难、学习累的时候……别着急评价、指正。这时候孩子可能只是在发泄情绪,等他心情平复了,他的理性就会回归。而我们的着急说教,非但起不了作用,反而会阻碍沟通。一旦他觉得你是“敌对立场”,可能立刻开启静音模式,隔断了沟通的桥梁。
别人关注你的孩子飞得高不高、远不远,你要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所以父母要善于观察,每当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时,你要敏锐地发现这一苗头,共情孩子的情绪,主动理解孩子,并要顺势“加入他的阵营”。等孩子心情好转后再予以引导,甚至不需要你多言他都会自我疗愈。请相信,此时孩子最需要的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其次,“好好说话”是有效沟通的法宝
嘴是我们一生的风水,“好好说话”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好好说话”才能家和万事兴。当然,好好说话并不意味着只说好话。当孩子破坏规则、行为不端、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父母尽量通过一定的语言技巧和沟通方法在避免冲突的前提下安慰孩子、引导孩子,助其重塑信心。如果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那是最佳的。
第一:理性地表达情绪 而非情绪化表达
理性、平和地表达情绪,把你的愤怒“说”给孩子听,而不是通过大吼大叫、打砸东西甚至咒骂孩子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不良的情绪只会引起彼此的精神内耗,甚至导致心理创伤。
第二:指正行为 而非人格
就事论事地评价孩子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正,让孩子聚焦问题,培养其反思总结的习惯和能力。切忌喋喋不休,切忌翻旧账,更不能上升到对孩子的人格评价,粘贴标签。
第三:表扬过程 而非结果
多维度、多角度地评价孩子,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及时肯定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点滴进步和成长。当孩子成绩进步了,大力表扬,“近段时间,你的学习状态真不错,你是怎么调整状态并取得如此大的进步的呢?”从而让孩子养成总结成功经验的习惯,注重改善方法,而不仅仅注重结果。当孩子成绩退步的时候,真诚安慰,“虽然你这次没有考好,但爸爸妈妈看到你在努力,继续保持,下次肯定会进步的。”孩子会从这样的表述中意识到父母在意的不是成绩而是孩子本身的态度,关心的是他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所以关注过程更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如果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父母要比孩子更有意识地主动修复关系,更有勇气道歉。避免焦虑的最好方法不是消灭冲突,而是在冲突后总结反思,避免类似的冲突再次发生。
作家麦家曾说过:“青春期是一种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我们作为长辈,只有一种选择,就是帮助孩子变成一朵花,抹平尖锐的地方,帮助他们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炸弹的这样一个阶段。”
初二阶段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但如何度过则是可以选择的。愿我们的父母能用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初二关键期。
大家点击上面的“留言区”图片就可以进行留言互动了哦!
往期相关文章精选
本期督导 蒋飞英
设计策划 蒋飞英
文案修改 姚慧超
文字/录音 蒋金伟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努力的~
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是我们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