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成长!《中国中医药报》的报道为广东省中医院带来了哪些改变?

健康   2024-11-08 07:35   广东  


日前,《中国中医药报》社与广东省中医院共同举办“一篇报道带来的改变”座谈会,邀请记者代表与采访对象代表座谈交流,追忆往昔、记录当下、展望未来,共话《中国中医药报》报道给该院带来的改变——



自《中国中医药报》1989年创刊以来,广东省中医院的改革发展就牵引着中医药报的目光,报社将镜头对准这所诞生岭南、享誉全国的中医院。

据不完全统计,35年来,《中国中医药报》刊发与广东省中医院相关的稿件超过2000篇,《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本,疗效是关键》《现代中医院的“国际范儿”》《一家研究型中医院的科技创新路》……在中医药报人笔下,彰显出广东省中医院“中医铁军”的初心如磐,“南粤杏林第一家”的美名全球远扬。

多年以后,记者代表与受访者代表再次相聚,共同回忆采访中的点滴故事,这一篇篇报道既是报社与医院的深厚情谊的见证,也是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里程碑”。

一次采访,凝练发展思路

“《大德路上有‘大医’》这篇文章是2013年广东省中医院80周年院庆时的报道内容。”回忆起11年前采访的经历,《中国中医药报》社副总编辑高新军记忆犹新,“广东省中医院文化氛围特别浓厚,什么样的标题能将这么好的文化氛围体现出来呢,这让我们犯了难。”高新军说,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确有用意,该院建院之时选在大德路,大行德广,大医精诚,《大德路上有“大医”》既是在说医院的位置,又充分展现了医院高尚的医德医风。


高新军



“我深深感受到广东省中医院与《中国中医药报》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广东省中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吕玉波与报社打了几十年交道,谈起这中间的故事,他如数家珍,并且深有感触:“《中国中医药报》对广东省中医院有两个方面的帮助非常大。第一,是广东省中医院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推动者。第二,其新闻报道为广东省中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启示。”




吕玉波

往事历历在目,吕玉波感叹道:“其实,《大德路上有‘大医’》文章报道之时,正是医院发展的瓶颈期,我们正在思考要如何突破,寻求新的发展点。这时,《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前来深入采访,再次提醒我们人才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大医’就是人才,没有人才,也就实现不了‘大德’的理念。”此后,该院从“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三个方面入手培养中医人才,打造了一支中医理论、临床水平过硬的人才队伍。

听到吕玉波说起文章当中的“大医”,高新军表示,“大医”不是一天而成的,广东省中医院一直注重医院文化建设,并且引领着中医药行业的改革发展,全国很多中医医院前来学习现代化中医医院建设经验,“《中国中医药报》是广东省中医院发展的‘见证者’。”高新军说。

这种感受在座所有代表都很认同,吕玉波尤其深切,他认为,报纸生动地展现了医院的改革发展历程,从1984年要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实施分配制度改革,到将精力进一步聚焦到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上,提出人才队伍培养、专科建设、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提升等一系列措施,医院从业务发展角度出发,探索改革求变之路。

吕玉波还回忆起,在广东省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曾形成了“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的理念,从该理念至形成如今该院的理念,正是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总编辑王淑军的建议,即在原理念后添加“探索构建人类完美的医学”。吕玉波表示,《中国中医药报》既为医院进行了宣传,也启发了医院的发展思路。

一份认可,坚定医院选择方向

2013年,《中国中医药报》刊发《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本,疗效是关键》一文,以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为切入点,梳理总结了医院发展特色,同时也介绍了医院探索用纯中医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创新做法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在这之后,中医经典病房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如今在全国各地,中医院开设中医经典病房已数见不鲜。

“一开始决定发展中医特色优势和重症医学的时候,也听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是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和行业内外的认可,尤其是以《中国中医药报》为首的众多媒体的肯定坚定了我们前行的方向。”吕玉波表示,发挥中医药特色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创新做法被媒体报道后,得到了全行业的积极反响,这才让医院有信心一直坚持下去。

1998年的7月13日,广东省中医院成立了全国中医院第一家大型综合型ICU(重症监护病房)。“在省中医院建立ICU,意味着挑战‘中医是慢郎中’的传统观念。”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学术带头人张敏州回忆起了科室创立之初的不易:这个新成立的中西医结合ICU,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在这过程中,《中国中医药报》始终对科室的建设予以关注。

张敏州

张敏州介绍,在国医大师邓铁涛和陈可冀院士的支持下,广东省中医院ICU将中医药诊疗方法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不仅救治了104岁的心肌梗死患者,为全球首例;还在国际发布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了参考。《中国中医药报》的持续报道,让大众知道中医也可以是“急先锋”。

顺着张敏州的思路,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主任颜芳沿讲述了他从ICU到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的经历。2010年,广东省中医院开设全国首家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已在ICU摸爬滚打10年的颜芳受命担任科室主任。从接触现代医学技术最多的科室到回归中医经典,颜芳说:“这是两个极端,当时很多人都说我的前途会是暗淡的,但我不这么认为。”

颜芳

当时医院明确该科室必须从急危重症入手,为了搞清这个科室要怎么做,医院连续邀请多名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名中医等中医专家到科室查房,为科室建设提出意见,他们几乎都给了同一个答案,“一定要回到中医经典。”

此后,颜芳带着科室成员先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再反复实践,尝试将中医经典落实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之中。“从临床到理论,从理论又回到临床,我们大概花了10年,将经典整体梳理了一遍,并且融合各种流派的经验。”颜芳介绍,经过不断地碰撞,中医经典病房总结出一套“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随着疗效不断提升,收治的病种不断增长,现在几乎没有病种的限制了。

听罢,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代表们都被传承经典,坚持经典的做法所感动。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在《中国中医药报》的深度报道之下,受到了行业高度的评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建设,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颜芳表示,如今的中医经典病房已经成为挖掘老祖宗宝贵智慧,体现中医药疗效优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路径,让中医人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了。

从“非典”到“新冠”,广东省中医院一直是中医药抗疫的一面“旗帜”。疫情期间,《中国中医药报》记者也坚守一线,记录了广东省中医院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2003年“非典”期间,医院呼吸病科大科主任林琳带着治疗“非典”的方案与经验,前往香港支援抗疫,“我们在治疗香港病人时用的是中医药方法,康复效果非常好,很多西医都很佩服我们。”林琳讲述了当时面临的诸多困难,一开始做出“拒绝激素,选择中医药治疗”这个决定也很忐忑,“是媒体的正面报道给了我们的支持。”情到深处,泪水在林琳眼眶中打转。

林琳

新冠疫情期间,医院心血管科大科主任邹旭多次与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出征抗疫,在全国多地抗击新冠疫情中贡献中医智慧,交出了中医药抗疫的亮眼成绩单。回忆起抗疫故事,邹旭由衷感叹道,媒体就是生产力,《中国中医药报》对抗疫一线的持续深度报道,让身处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更有荣誉感。

邹旭

一如既往,报纸与医院相伴共前行

一次次采访建立起记者与专家的深厚情谊,一张张报纸记录下报社与医院的同行“脚印”。重温中医药报对广东省中医院的典型报道后,《中国中医药报》社社长陆静深有感触,也分享了自己到广东省中医院采访的经历。“从报道中可以感受到广东省中医院的每一名成员身上都体现出一种担当精神,其中既包括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也包括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情怀。”陆静说,正是广东省中医院所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布局,让医院有能力经受得住各种紧急情况的考验,完成得好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陆静

代表们的亲切交流,让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备受感动,她表示,在广东省中医院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中医药报》不仅是忠实的见证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中医药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医院“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的创新精神,以及改革发展的不易与坚持,支持帮助我们总结了医院创新改革的思路与经验。

史俏蓉

展望未来,史俏蓉表示,广东省中医院非常期待与《中国中医药报》携手并进,深入挖掘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感人的中医故事,大力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讲好岭南中医药故事。

“我希望当代中医人也可以为后世留下我们著成的经典。”陆静表示,作为中医药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中国中医药报》有这个职责和任务。未来,报社将与广东省中医院一如既往,相伴前行,双方共同把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医思维梳理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广东省中医院
致力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