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深圳南山卷

文摘   2025-01-12 22:56   浙江  
最近网上爆火的深圳南山卷,做完一遍感觉难度没有那么大,也没有必要那么上纲上线,由于教材版本不一样(我们是人教版),很多题目是我们五下要学的内容,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先来看整张试卷,整体的命题导向和课改思路一致。注重情境化,注重学生的说理表达。



选择题第四题的类型,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现在的选择题,更多的关注意义。比如乘法的意义,除法的意义,给算式,选情境。

第二面,选择题第六题,整合思路,结构化。在班级里练过无数次。关注上底和下底的和。

第八题很有意思。考察意义。之前做的题目都是被除数有小数点,这道题被除数没有小数点,做对的概率估计低。明天课上实践下。
第13题,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让学生自己表达,自己说。(课上可以多提问)
第十五题,小陷阱。还要自己计算一下。很有意思。

计算题,没想到会这么出。不过上课确实是这么教。常常把学生的错误投影出来,找他的问题。常常让学生先来猜猜看,做错的同学可能错在哪?没想到命题老师真把这样的题目出出来了。也印证上课思路的重要性。关注本质,关注联结,关注结构化。

23题的第二小题也很有意思,逆向思维。

解决问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情境化。大量的真实情境。这是好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出这样的解决问题也是有难度的。(网上很多人说有的人都没坐过高铁没点过外卖等等,我个人感觉,无论如何总比老套的题目好,没点过没见过,这不就在试卷上见上了吗,阅读量增加了,视野也开阔了,不是挺好的嘛)

29题也是常见题。给算式让学生找问题。都是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0题周五刚给学生做了类似的(来源《数学老田》公众号),学生答得都挺好。


综上所述,这份试卷我很爱,既关注知识的结构化,又关注学生的说理表达。也在提醒老师们,课堂上不要一味的教,要把更多的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多表达。

琢磨不捉摸
快来一起学习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