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文学报好书榜:秋意寻书,路途正微微发亮

文化   2024-10-01 12:10   上海  

10

文学报好书榜


国庆假期和熟成的秋意氛围一起光临。有人在旅途阅读,故事与山河互相映照;有人在家中看见秋光淌在书籍上,微微发亮。


本月我们推荐的新书跨越历史哲思和生命远行,在南京古城看见人生往来交错,在巴黎、那不勒斯的日常里思考个体的存在意义,这些故事也有充满童真的片段,年轻人出发寻找书籍的传说,人类和书籍的奇缘在那些时刻也在微微发亮。


虚构

《璩家花园》

《蜕》

《波兰人》

《故事终结》

《不信之书》

《那本书是》

非虚构

《最后的远握》

《页边和听写》

《变得厉害》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

《文学与电影十讲》

《日常的启示》

(以上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10

虚 构

《璩家花园》

叶兆言 / 著

译林出版社


何晶

叶兆言显然将目光更多地投注到了当代生活,小说中有他本人的许多记忆,他是在“和自己及同代人对话”。


作家叶兆言说,这是他现有的十四部长篇小说中体量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的作品,概是因为小说从1954年写起而至当下,以南京城南的一座老宅院的两个家庭三代人的人生为主线,将七十年时代风云与个人命运相连。与前作相较,叶兆言显然将目光更多地投注到了当代生活,小说中有他本人的许多记忆,他是在“和自己及同代人对话”。小说主人公璩天井无疑是作家最为心爱的人物,他看似一事无成,却有爱的落点,过好了自己平凡的一生,而这也正是叶兆言想要书写的,这些在伟大时代里生活着的渺小人物,有些消逝杳无影踪了,但伟大与渺小本来也都是相对的,借由《璩家花园》,他们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波兰人》

 [南非] J.M.库切 / 著

李鹏程 / 译

磨铁图书·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凌俊

库切的写法温和轻柔,包裹在其中的却是他一贯尖锐和深刻的质疑,对爱欲消亡的时代征候的剖析。


83岁的库切用一种轻盈、克制、准确的笔调书写了一本关于爱的小书:年老的波兰钢琴家在巴塞罗那邂逅了女人,她惊讶于这个时代竟然还存在神圣爱情的信徒。他像是来自过去的幽灵,是一个逝去时代的遗痕。他爱上了她,她只觉得他可怜。跟随着女人并不可靠的叙述,读者仿佛走进了一个爱的宫殿,波兰人的爱如同他指尖流淌的音乐,坦率、浪漫、诚挚,但却未必处处悦耳,有时甚至会令观者难堪,而当这爱被死亡打断时,一直回避、质疑这份看似单向的爱的女人,才开始真正直面自己的内心。库切的写法温和轻柔,包裹在其中的却是他一贯尖锐和深刻的质疑,对爱欲消亡的时代征候的剖析。


 [马来西亚]贺淑芳 /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场阅读仪式从微小日常启幕,南洋梦境般的花园里小径分叉,枝叶丛生,走进去一下子会被梦魇捕获。

袁欢


在读《蜕》之前,需要鼓起莫大的勇气,作者从三代女性的个体生活介入1969年的马来西亚“五·一三”事件,阅读时即便我们这些早已远离的人,也将产生历史主体的某种自觉。马华文学自带的魔气在贺淑芳的小说里同样存在,第一感觉是语言带来的。她很擅长用日常的事物来做比喻,开篇写道:“瑕疵不外是芒果表皮上的腐斑或者树干愈后的瘤痂。”这场阅读仪式从微小日常启幕,南洋梦境般的花园里小径分叉,枝叶丛生,走进去一下子会被梦魇捕获。贺淑芳的写作受到拉美文学等影响,她始终关注小说语言的生发:“如何创造出有别于日常生活烦闷烦琐的语言,与此同时,它又必须使我可以继续写下去。”虽说是创伤叙事,却裹挟着强烈的生命气息,被伤害与学习爱如影随形,幸存者们生活时光痛感绵长而悠远。同样也推荐同期出版的小说集《时间边境》。


故事终结》

[匈] 纳道什·彼得 / 著

余泽民 /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傅小平

这些故事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关于爱、背叛、家庭、历史和身份的多维叙事。


所谓故事终结,却是指向故事如何终结,故事终结之后又当如何?正是带着这样的预设与思考,如有评论所言,纳道什·彼得在这本《故事终结》中用多视角叙事和非线性时间结构,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与视角,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网络。书中的每个角色都拥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关于爱、背叛、家庭、历史和身份的多维叙事。与此同时,故事本身如何被创造、被讲述,也构成了小说的重要维度。而小说以“无法看见”收尾,也喻示着故事终究无法终结,毕竟在故事终结之后,活着的人们还将继续生活下去,也依然得正视不忍回望的过去,以及捉摸不定的未来。小说也由此带给我们深沉的思索。


《不信之书》

[英]詹姆斯·伍德 / 著

张朔然 / 译

新行思·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张滢莹

除了将故事讲得精彩绝伦,小说还拥有,也应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学业和学术之途处处受挫的青年哲学博士托马斯·邦汀也将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一团乱麻。处处谎言与真实自我交锋中的他将自己所有的信念寄托于正在创作的《不信之书》中,他也在创作的过程中回溯了“不信”的自己与“信”的父亲所经历的两种人生。以犀利批判闻名的詹姆斯·伍德在他的第一本小说中精准刻画了年轻学者的踌躇与焦虑,也将父子之间、亲人之间试图相互理解却未能如愿,试图施加影响却告以失败的境况在纸面定格。在限制视角的书写下,每个人的阐释和诉说夹带着希冀和期盼,结果却难免是彼此矛盾和误解,这和事实情况何其相似。詹姆斯·伍德只是将我们视而不见的那部分以小说的形式刻写了下来,并再次提醒读者和写作者:除了将故事讲得精彩绝伦,小说还拥有,也应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那本书是

[日] 吉竹伸介、[日] 又吉直树 / 著

吕灵芝 / 译

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两位作家对书籍深沉挚爱的想象,是所有把书当作功利对象或是精神粮食的读者都能找到共情的地方。

郑周明


从前有个国王,他很喜欢书,于是派了两个人,去往世界各地搜集关于“珍奇异本”的故事。不愧是爱阅读的国王,派出去的两个人也是作家,一个叫吉竹伸介,那个中年还在脑洞大开的绘本作家,打动小朋友也感动了大人,另一个是谐星喜剧人顺便拿了芥川奖的畅销作家又吉直树,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出发了。好在一年后,他们没有爽约,顺利回来,在十三个夜晚里轮流给国王讲起了自己找到的“那本书”。


故事集的背景设定实在很童话,两位作家将自己对书籍的想象化作了寓言故事或是中短篇小说,融合进了这样一个舞台剧画面里。有热情的书过于激动而被放进冰箱里,有陈旧的书激励了原主人却不被经过的新读者所赏识,还有与书互换身体的人类。奇趣的设定背后,是两位作家对书籍深沉挚爱的想象,是所有把书当作功利对象或是精神粮食的读者都能找到共情的地方,是让我们相信,书的存在一定是在回应人的期待,哪怕仅仅是一个人。

10

非 虚 构

最后的远握

[俄] 玛·茨维塔耶娃、[俄] 鲍·帕斯捷尔纳克 / 著

刘文飞、阳知涵 / 译

花城出版社


促使他们相互走近的,正是他们面对诗歌之命运的责任感和寻求新的艺术可能性的使命感。

傅小平


帕斯捷尔纳克和茨维塔耶娃是俄国“白银时代”两位最杰出的诗人,他们彼此也是柏拉图式的恋人、挚友,两人的通信持续14年之久,这本书收入他们留存世上的珍贵书信近200封,恰如译者所言,这是一曲爱的罗曼司,一场情感的马拉松。他们的通信既充盈着潮涨潮落的情感,也布满温馨的生活细节。而促使他们相互走近的,正是他们面对诗歌之命运的责任感和寻求新的艺术可能性的使命感。诗歌,也便是他们的首要话题。在诗歌的社会影响力开始下降的年代,他们不约而同产生了关于诗歌的危机感,以及随之而来的知音难觅的孤独感。我们在为两人炽烈的情感打动的同时,也不难从他们对诗的言说中找到深切的共鸣。


《页边和听写》

[意] 埃莱娜·费兰特 / 著

陈英 /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女性一直在“听写”他者的语言,形成了曲解自我的形象,而“页边”,是女性在页面的边缘发出零星声音。

郑周明


在近年女性写作的热题里,总能听到埃莱娜·费兰特的声音,不仅是“那不勒斯四部曲”,还有她在不同大学和研讨会的演讲,当然,她依然保持自己的神秘,文章交由他人代读。也终于在这本四篇演讲集合而成的书里,我们会看到埃莱娜·费兰特的写作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她喜欢艾米莉·狄金森,认同作家要做“无名之辈”,不在公共领域里刻意打造人设,于是她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完全由作品来发言。她也对但丁有深刻的研究,赞赏后者对新风格的写作尝试。当然,她依然在演讲中鼓励女性打破自身边界,为自己代言,她不无犀利指出,男性天生就拥有语言工具,而女性继承了糟糕的语言工具,必须亲自去改写。女性一直在“听写”他者的语言,形成了曲解自我的形象,而“页边”,是女性在页面的边缘发出零星声音,对于这样的现实费兰特选择了重建而非呈现,“我们要彼此交融,把我们的天分融合在一起,不让任何一行文字消失在风中,我们一定能做到。”


《变得厉害》

刘天昭 /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张滢莹

在个人经验的所有维度都处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中时,她拆解着这种变化以及变化施加在人身上的影响。


许多人对现代诗有着一种偏见:要么语意不清、辞藻破碎,要么不够节制,行“分行散文”之事。面对这种种偏见,年轻的女诗人刘天昭带来的一本薄薄的诗集属实让人惊喜。我们总以为日常的诗意已被各种修辞和拟写穷尽,她却结合生命历程的铺展,赋予日常以真正触手可感的质地。写人生,她说,“生命啊,在美与惊恐之间”,写醒来看雨,她说,“水气冰凉,无数个雨天合一而来,散匀了在身体里”,写烟花,她说,“烟花不能坚持。烟花熄灭于观看”。在个人经验的所有维度都处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中时,她拆解着这种变化以及变化施加在人身上的影响,并用词句一点点加以表达、凝固。如其所言,在这本诗集中,她尝试“推开一道缝儿,未知的风呼啸着穿过快要散开的陌生的有机体”。


文学与电影十讲

李思逸 / 著

理想国· 上海三联书店


李凌俊

以文学、历史为参照系观察电影,解析电影如何扮演时代精神的同谋者,文字饱含着理解同情,也富有批判力度。


电影诞生之初,就与文学有紧密的互动,“文字”与“图像”共同构筑出一个立体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观众和读者,谈论电影和文学的门槛并不高,但如何拥有更深入的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原则与审美标准,既是文学、电影发烧友,也是专业文化研究者的青年学者李思逸通过教学实践走出了一条结合理性与感性的独特路径。正如这部作品的副题“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李思逸通过互照比读,解剖七十余部中外文学、电影、艺术经典,将文学解读、电影评鉴、历史知识、哲学思考熔于一炉,以文学、历史为参照系观察电影,解析电影如何扮演时代精神的同谋者,文字饱含着理解同情,也富有批判力度。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

陈尚君 / 著

中华书局


何晶

诗为心作,诗歌永远是一个时代最为敏感的探测器。


作为唐五代文学研究的大家,在认识陈尚君的这本通俗读本之前,有必要提及近期推出的由他编纂的《唐五代诗全编》(50册),提及的目的,一是这本通俗读本显然是专业学术研究的余裕之作,二是它一以贯之了陈尚君“让唐诗回到唐朝”的目标。说是余裕之作,其实是作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化普及的必然成果,他将三十位唐朝诗人的人生与诗作,在全面占有、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阐释,我们得以在他的外在观察与内在体悟之间,感受诗人的情感、认知、人生进退抉择。所谓“让唐诗回到唐朝”,在于作者的解读、臧否,都是在如实还原其人生、放置在历史时代中的前提下展开,诗为心作,诗歌永远是一个时代最为敏感的探测器。


日常的启示

栾颖新 / 著

灯塔ALight·湖南文艺出版社


在对食物的感知中,书里藏着一个女性走向觉醒和自由的不同路径。

袁欢


如同书的扉页所引用的雅克·勒高夫的一句话:历史学研究者应该有胃口。我猜想栾颖新在引用时大约注意到了它的双重含义,同样身为有历史学背景的写作者,她将在巴黎的七年生活以“吃”作为线索,向我们展示日常的启示。比如她对季节的感受来自食物:用芦笋庆祝春天、吃草莓挽留夏天、秋天去森林捡栗子、冬天用西兰花搭圣诞树......近来,社交媒体常常会出现“重夺线下生活”“公园20分钟效应”等,其实都是在提醒我们活在日常里。作者语言自由而随性,偶尔窥见小女生心态,时常又见学者的敏锐。不过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对食物的感知中,书里藏着一个女性走向觉醒和自由的不同路径。就像作者自述:“阅读,写作和生活,我在这三种经验之间往返穿梭。每一种经验都是真实的、扎实的,都让我的世界变得丰富。”不过,有点可惜的是,书的第二部分“在绘本里重新长大”只收录了6篇文章,身为读者,已经开始期待这部分单独成书了。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摄图网


文学报

id : iwenxuebao

微信公号


@文学报

新浪微博


@文艺速效丸

小红书


@41楼编辑部

小宇宙播客


文学报订阅



邮发代号3-22

周刊 / 全年定价:61.80元


文学报
我国第一张大型文学专业报纸,创刊于1981年。深入文学现场,关注读者需求。 “使看不见的看见,使遗忘的抵抗遗忘”——文学的意义大略如此。而这,也是以文学命名的报纸存在的理由。官网:wxb.whb.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