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阿Q正传》
文摘
2024-12-01 09:00
上海
《马伯乐》中的同名主角出生在青岛,父亲早年间靠做生意,攒下了一点家底,并信奉基督教。 他靠着父亲娶妻生子,但厌恶父亲的专制封建,若单独分出去住,他又没有这个胆量。 他责怪太太在钱财上防着自己,可他又没有营生能力,婚后多年仍吃太太的嫁妆。 他凡事三分钟热度,一会儿想上大学,一会儿想做生意,一会儿想从军抗战……他那么想改变现状,却没有能力去落实脑中的空想。 他在上海开书店,不过是为炫耀自己的“才学”,写几首不咸不淡的诗文,博取他人的称赞(狗肉朋友都是看在吃吃喝喝的份上),生出优越感。没钱了,就写信找太太要钱,由于不善经营,书店生意失败收场。 “卢沟桥”事变,日本军舰来到了青岛,马伯乐非常害怕,竟然抛下全家老小,独自一人逃到上海。他在上海租借陋室,生活一团糟,不洗澡、不刷碗、不打扫、不理发、不刮胡子……邋里邋遢,还找各种理由来自我安慰,自我感动,逃避现实。 即使父亲辱骂他,他也忍气吞声,因为靠父亲接济;即使太太讽刺他,他也百般讨好,因为太太管钱;即使洋人冲撞他,他也毕恭毕敬,因为畏惧权势…… 然而,当家里仆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只杯子,他破口大骂,要扣佣人的工资;当看到大街上衣衫褴褛的穷人,他认为这些“贱民”生来就该被打;当儿子去打穷人家的孩子,他不但不阻止,还感到很自豪。 马伯乐是一个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者,极度缺乏责任感,无论是对待国难还是家庭矛盾,他都用逃避来抵御一切,懦弱无能、毫无担当。 我其实只是听说过《阿Q正传》,知道阿Q被诟病的是愚昧,但马伯乐是个高中生,在智力层面他绝对高于阿Q,只不过,他似乎比阿Q更不堪,有一种极度精神贫瘠。 作为鲁迅先生的弟子,萧红以为用笔能唤醒“沉睡”的国民,殊不知“知识分子”精神上的萎靡与虚弱让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