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名园 | 中西合璧的贝家花园

教育   文化   2023-04-22 10:17   北京  

贝家花园鸟瞰

北京西郊阳台山东麓有一座民国时期所建的别墅花园,主人并非中国人,而是一位来自法国的医生,全名叫让·杰罗姆·奥古斯丁·贝熙埃(Jean Jerome Augustine Bussière),中文名叫“贝熙业”,又叫“贝石涛”。
贝熙业医生像

贝熙业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品德高尚,医术高超,1872年出生于法国克勒兹(le Creuse),于1912年来华,1914年来到北京,先后任法国驻华公使馆医师、北堂医院院长、燕京大学校医、震旦大学医学院院长、中法大学董事会董事等职,1954年返回法国。
民国时期的贝家花园

20世纪20年代,贝熙业在阳台山东麓修建了一座别墅花园,作为消夏避暑及女儿养病的场所,乡人称之为“贝家花园”。
碉楼近影

花园建筑数量不多,充分利用阳台山东麓的自然山坡,自东向西沿着山径逐次铺展三层台地,构成独特而丰富的景象。东侧山脚的大平台上修建了一座主体三层、局部四层的碉楼,以石块砌成,造型明显模仿清代所建的香山健锐营碉楼,据说是贝大夫接待病人的诊所。
南台仰视

由碉楼往西沿螺旋形的山道蜿蜒而上,通往山腰上的一处台地,名为“南台”,台上建有一座厅堂,两侧设耳房,墙面采用青砖与虎皮石混合砌筑,台地表面以小石块铺成花瓣图案,中央设圆形汉白玉花坛。此处视野最为开阔,可远眺东、南、北三面的山林景观。厅堂南侧建有餐厅、厨房和仆佣所居的附属用房。
北台楼阁

由南台沿平坦的山路折向西北,可来到更为宽阔的北台,地势比南台略低,北侧建有一座两层四间楼阁,以钢筋混凝土模仿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梁枋上描绘了苏式彩画。这座楼阁当年为主人日常寝兴起居之处,楼内房间均采用西式装修,厅内装有欧式壁炉,卫生间内设有大浴盆,墙面铺设拼花瓷砖。楼西北角建了一座砖砌的小碉楼,高约8,与东侧山脚处的大碉楼造型类似,据说曾用作储水的水塔。
喷泉

北楼西南侧辟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可从池南的涧沟中引水。北台的东南侧设有一座大型藤架,以白色水泥浇筑而成,中央仍保留着当年悬挂秋千的铁环。藤架之西设有一座圆形的小水池,直径约3.5,以红色石块砌成,池中竖立一个圆形喷泉石盆,形如高足酒杯,盆中安装了一个铜制的喷水口。北台的西面还有一层小台地,台上建有两座面朝南向的两间砖房,前为平顶,后为硬山顶,房前辟有一条石砌涧沟,引山涧溪流从此流过,沟上铺了一座石板小桥。从北台往东,可回到山脚的碉楼。
龙爪槐

花园所在地段植被丰富,以槐树、杨树、油松和荆棘灌木为主,主人又在碉楼四周种植侧柏,在南台厅堂之前对称种植了两株枫树和两株龙爪槐,在北台楼阁之前种了一株娑罗树,台地边侧大多种植冬青、黄叶女贞等灌木,也收到很好的点缀效果。各种花木在山石的映衬下,春夏浓荫密布,秋日红叶烂漫,具有不同的景色变化。

这座花园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建筑外观、装饰图案、路径、植物都采用中式风格,两座藤架、喷泉水池、花坛和室内装修则采用西式风格,二者融合得很好。

贝熙业在华期间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深受中国人民爱戴,被尊称为“贝大夫”。全家在花园居住时,贝熙业经常为村民免费诊疗,同时雇有管家、仆佣,并聘请当地老乡为别墅担任护卫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富有正义感的贝熙业屡次给附近活动的八路军战士疗伤,并以贝家花园为中转站,协助敌后根据地移送人员和转运药材。为了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20141031日在北京第47中学举办的“对流—北京西山中法文化史迹交流展”特别展示了贝熙业先生与贝家花园的若干老照片。

新中国成立后,贝家花园属于航天部二院,在此开办了一所技工培训学校,陆续在原有建筑的周围添建了一些坡顶平房充当教室、宿舍和办公室,后来一度废弃,近年得到整修。

燕京名园·相关阅读】

燕京名园 | 明代高官的杏园雅集 

燕京名园 | 明代适景园的古槐

燕京名园 | 银锭桥边的英国公新园

燕京名园 | 萧疏朴雅的太师圃 

燕京名园 | 谟贝子府园、《红楼梦》与梅兰芳

燕京名园 | 精雅可喜的北京意园,毁失于十八年前

燕京名园 | 足不出户,欣赏八座北京私家园林的图景


十一贝子公众号

十一贝子
不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求云淡风轻,不负清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