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 | 林徽因先生指导的唯一一篇毕业论文

教育   文化   2024-04-01 09:26   北京  
《圆明园附近清代营房的调查分析》论文封面
清华大学图书馆珍藏着一份本科生毕业论文,由建筑系1951届的两位学长王其明先生和茹竞华先生合作完成。
清华建筑系创立于1946年,1949-1952年一度更名为营建系,王、茹两位前辈是第二届毕业生。这份研究报告获得了95分的高分,并且是林徽因先生生前亲自指导过的唯一一篇毕业论文,非常难得。
林徽因先生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合影
多年之后,两位前辈在《怀念我们的老师林徽因先生》一文中记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林先生很早便对民居等民间建筑很重视了。……她敏锐地感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反映过去时代的旧建筑必然会在社会的迅速发展中被湮没淘汰。而有些建筑物作为时代的见证,有必要对它们做出系统的、形象的记录。
在我们的1951级(届)毕业论文选题中,她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题目,这里我们只举两个。一个是关于旧式商店设计问题。……另外,她还提出一个题目是关于清代的八旗营房的设计问题。她指出这是一种带眷属居住的集体住宅,不同于一般的兵营。因所存资料已经不多,有必要做些调查和简单的测绘,可由两人合作。因为在调查中要做大量走门串户的访问工作,由女同学承担更合适,于是我们两个女生就愉快地选了这个题目。
清代实行八旗兵制,在北京城内和圆明园四周按方位都分布有八旗驻地。城内的营房变化较早较大,且与民居杂混,而圆明园周围的八旗营房是按一定规划设计,于雍正年间专门修建的,地处郊外,变化较少,与民居分开,较容易弄清楚它们的规模与形制,又有地近清华园的便利条件,所以我们就在普查的基础上选定了居于清华、燕京两校之间的‘包衣三旗’为主要对象,做了测绘调查。
林先生教给我们查阅文献,并一再强调要深入实际。“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深入实地调查中,她教给我们怎样调查访问,怎样分析问题,找出疑点,提出设想,然后再到现场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我们每次向她汇报工作进展和提出问题时,她都是细心地听着,热心地指点着,为我们有所收获而高兴,不厌其烦地解答所有的问题。
她那时的身体已经很弱,常常是讲几句话就咳嗽不止,需要停一会儿再继续说。咳得厉害时,脸都涨红了。我们心中不忍,可又非常想多听听她的指导。
王其明先生(右)和茹竞华先生(左)
晚年电视采访镜头
王、茹两位前辈晚年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又一次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当时的林先生身体极为虚弱,常卧病在床。有时候她很难受,可是看到学生来了,却从不拖沓,起床后缓解一下,就给我们指导论文。身体不舒服,没讲完,就开始难受了……然后等难受劲儿过去,又接着讲。几乎每次去都是这样。
两位学生那时候只有二十出头,并不懂得怎样“体恤”这位老师,“每次都是说去就去了,也没事先打招呼。因为那时候连电话都没有。现在回忆起来,觉得很是愧疚,觉得自己很傻。
可是林先生始终是愉快的,丝毫没有怪罪过学生。她在论文封面郑重地签名、盖章,并亲笔写下热情洋溢的评语:“脚踏实地的调查工作;研究了满清旗营的配给住宅,与古代里坊及现代所提倡的住宅区标准,作了比较,是研究中国建筑传统极好的报告,亦为中国建筑史供给了贵重的资料。
论文目录
论文内页

论文插图

论文于1951年上半年完成,篇幅不长,加上插图,不过十几页,但内容非常充实。题目是林先生帮助选定的,属于看似冷门的古代建筑类型,却与现代社会大力发展的集合住宅暗合,极具学术意义。
以这篇论文为起点,王其明和茹竞华两位前辈从此走上了建筑历史研究的道路,虽经历许多坎坷,却矢志不渝,和林先生一样,成长为优秀的女学者。
王其明后来曾考取梁思成先生所招收的唯一一名副博士研究生,长期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今北京建筑大学)执教,主讲《中国建筑史》,在民居建筑领域卓有建树,特别是对北京四合院的研究,堪称权威。
茹竞华先生先后在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故宫博物院工作,对宫廷建筑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著述甚丰。
她们都没有辜负当年林先生的期望。
【相关阅读链接】
山高水长 | 朱启钤与中国古典园林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  

山高水长 | 清华前辈追忆杨廷宝先生

山高水长 | 匠艺琴心,博学长者——追忆先师臧尔忠先生

山高水长 | 回忆陈志华先生——北窗本意傲羲皇,老返园庐味更长

山高水长 | 孟兆祯先生的手迹

山高水长 | 世上求真客,天台去不还:追忆曹汛先生 

山高水长 | 郭黛姮先生二三事 


十一贝子公众号

十一贝子
不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求云淡风轻,不负清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