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修道圣所》封面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原本被视为蛮族的哥特人、汪达尔人和法兰克人成为西欧地区的主人,建立了许多国家。古罗马的文明遭到极大破坏,建筑技艺失传,导致接下来的五百年时间里西欧建筑变得简陋草率,乏善可陈,与东边保持欣欣向荣的拜占庭帝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世纪城堡(吕舟摄)
中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的天下。与东部的东正教不同,西部主要信仰天主教,以教皇为最高宗教领袖。城市普遍狭小,周边城墙围护,城内碉楼林立,有很强的防御性。教堂和修道院成为主流建筑,地位远胜宫殿、府邸、商店。修道院是神职人员修行的地方,设有教堂和宿舍、餐厅、图书馆、酒窖等附属设施;也有一些城市教堂独立存在,面向公众开放,不但具有宗教属性,还承担公共建筑的职能。教堂大厅大多为巴西利卡式的平面,中央高,两侧低,屋架部分采用木结构。各地著名的教堂往往成为信徒朝圣的目标,声名显赫,
中世纪修道院回廊(吕舟摄)
10世纪下半叶,一股清流在古罗马的废墟上涌出,一些发达的城市开始修建更为坚固的教堂和修道院,并且重新采用古典时期的砖石拱券技术,在外观上恢复了一点古罗马的历史记忆。这种风格一直持续到12世纪末,被后世称为“罗曼”,又译作“罗马风”或“似罗马”,强调对昔日罗马盛世的追摹。
总体说来,囿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罗曼建筑对古罗马的学习水平有限,无论规模尺度、技术难度还是装饰精度都有较大差距,因此经常被建筑史忽略。实际上,这是一个典型的承上启下的时期,标志着西欧地区从黑暗中逐渐苏醒,确立了天主教堂的基本规制,一些代表建筑独具匠心,为之后哥特艺术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不可轻视。因此王南老师特意将《建筑史诗》第二卷的首册(全套丛书总第七册)辟为罗曼建筑专场,书名叫做《修道圣所》。
瑞士圣加尔修道院藏“理想修道院图稿”
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天堂的堡垒”以瑞士圣加尔修道院收藏的羊皮纸手稿为例,介绍一种理想的修道院布局。这些建筑群一般都以回廊院为中心,空间井然有序、幽暗压抑,处处讲究清规戒律,却是当时整个社会传承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
第二章“塔林石穴”先叙罗曼风格出现之前的天主教堂发展概况,进而描绘一座典型罗曼教堂是如何发展成型的。
法国丰特奈修道院教堂中厅西望(袁牧摄)
公元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之子丕平废除墨洛温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创立了加洛林王朝,身后由其子查理继位,通过征战占领了西欧大部分地区,于公元800年加冕称帝,史称“查理曼”或“查理大帝”。帝国于843年分裂为几个国家,王朝一直延续到10世纪。这段时间修建的教堂强调以西端为主入口,并在不同位置建造高大的塔楼。
德国施派尔大教堂外观(引自网络)
德国施派尔大教堂内部(引自网络)
成熟的罗曼教堂的西立面构图更加完整,在室内大厅的东端设置半圆形的圣坛,环绕圣坛设有半圈围廊以及一系列放射状排列的小礼拜堂,而屋顶则由整齐划一的石柱和拱券结构来支撑。德国西部城市施派尔的大教堂被认为是罗曼教堂的代表作之一,中厅两侧的列柱又粗又高,号称“石头森林”,人行其中,宛如进入巨大的岩石洞穴。
拉丁十字形巴西利卡式教堂平面图
(引自网络)
法国图卢兹圣塞尔南大教堂(引自网络)
法国克吕尼修道院(引自网络)
第三章“朝圣与隐修”介绍从西班牙北部至法国“朝圣之路”沿途的众多罗曼教堂。这些教堂既有地域特色,又呈现出相似的模式,平面由长方形转为酷似十字架形状的拉丁十字形,象征着基督殉难。克吕尼修会和西多修会等不同的教派组织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教堂和修道院,影响很广。
法国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引自网络)
10-11世纪,来自北欧的维京人占领了法国、英国和意大利部分地区,定居融合之后被称为“诺曼人”。诺曼人修造了不少罗曼风格的建筑。本书第四章“从圣山到岛国”重点讲述其中最著名的实例——法国圣米歇尔山修道院。这组建筑孤立于海岛之上,特有一种清高冷峻的气质。经过13世纪之后的改建和扩建,其外观和内部更多表现为哥特风格,并非原始的罗曼风格。
最后一章“托斯卡纳大理石”将目光移到意大利北部地区的罗曼建筑。最杰出的作品是比萨奇迹广场上的三大建筑——主教堂、洗礼堂和斜塔,以灰白相间的大理石砌筑而成。
比萨主教堂外观(贾珺摄)
比萨主教堂内部(贾珺摄)
主教堂呈现出典型的拉丁十字形巴西利卡式平面,正立面分为五层,底层排列七间拱券,其中三间开设青铜大门;上面布置四层透空的拱廊,外轮廓分别为横长方形、梯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富有几何韵律之美。十字交叉位置竖立了一座穹顶,是罗曼教堂中极为罕见的特例。
比萨洗礼堂(贾珺摄)
洗礼堂是一座圆形建筑,直径达到35米,是古罗马万神庙之后又一巨构。其穹顶部分为后世改建的哥特风格,屋身保持罗曼样式,雕饰繁复,被王南比喻为“精致的婚礼蛋糕”。
比萨斜塔(贾珺摄)
比萨斜塔曾经被列为中古时期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并因为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塔顶抛铁球做重力实验而名闻遐迩。实际上这是一座圆柱形的钟楼,高约58米,共分八层,中间六层均以柱廊环绕。塔楼于1173年开始建造,次年就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塔身偏斜,1350年完工时斜度达到1.4米,之后几百年中斜得越来越厉害,却始终未倒塌,越发名声大噪,吸引了更多的关注。20世纪末意大利政府对塔身作了扶正维修,以保证在更长时间内安全无虞。很多游客来到现场,都会拍一张手扶斜塔的照片,过一把大力神的瘾。
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将罗马及周边地区献给教皇,这座古城从此成为天主教的中心,虽然繁盛程度远远不及古罗马帝国时期,但也有所恢复,修建了不少罗曼风格的教堂,《修道圣所》一书中较少提及,在这里可以稍稍补充一下。
罗马柯斯梅汀圣母教堂(贾珺摄)
罗马城内的罗曼教堂大多为拉丁十字形平面,内部维持中厅高、侧廊低的空间形态,由厚重的外墙、柱子和半圆形拱券承重,大厅尽端的圣坛多用马赛克或壁画装饰,其余墙面保持素净。外观是室内空间的忠实反映,主要用砖块砌成,有时会在最外侧添加一段入口柱廊。钟楼多为正方形平面,独自矗立在大厅外围的一侧,其余位置不再建造塔楼。
《修道圣所》内页
罗曼和哥特是中世纪两大主流风格,一先一后,关系仿佛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史学家陈志华先生认为罗曼教堂是纯粹的宗教活动场所,象征着耶稣的棺木,总体上粗糙、沉重、阴暗,表情忧郁,而哥特教堂是凡人对天堂的颂歌,展现出精致、轻巧、明亮的特点,二者差异很大。现代人更喜欢高耸奔放的哥特风格,对罗曼风格有点敬而远之,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会发现其中另有奥妙可寻。相比《建筑史诗》其他各册,南哥这本《修道圣所》也许不算特别引人瞩目,却同样值得认真捧读。
十一贝子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