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骨质疏松,自然想到"肾主骨",补肾当是第一的。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健骨并非独补肾"。这要先说一下脏腑的概念。
臓腑:包括具体的器官,并且是一种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密切联系的功能系统。
人有五脏六腑,是臓腑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五脏各有独立的功能,相互之间又有互资互制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五行相生相克简明的描述。生克平衡,人即无病;生克失衡,人即患病。
◎五脏相生顺序:
肾(水)→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五脏相克顺序:
肾(水)→心(火)→肺(金)→肝(木)→脾(土)→肾(水)
◎五脏功能:
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
肝藏血,主疏泄,主筋。
心主神明(精神、意识),主血脉。
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为后天之本。
肺主气,司呼吸,主皮毛。
◎除脏腑之外,还有一些和骨健康相关的物质:精、气、血、天癸、津液、经络
➤精:包括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来自父母,包含全部遗传信息;
后天之精由先天之精萌发,得水谷精微的资养,藏之于肾,补充/维持生理活动的消耗,具有修复、转化的功能。
➤气:是一切脏腑功能、生理活动的动力,其状态通过生理活动或病理反应而被间接观察到。
➤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随气运行于全身内外。具有营养机体、存贮转化能量的功能。
➤天癸:来源于肾精,依赖肾气激发,得后天之精滋养,是决定人体发育、生长、生殖、衰老的重要物质。
➤津液:维持生理活动的物质之一。津性状相对清稀,液性状相对粘稠。津液随气运行,多存在于孔窍,具有滋润营养的作用。
➤经络:指十二正经和奇经,纵横排列周身,逐级细化为络、孙络。联络各脏腑组织,是上述物质的运行通路。营养骨骼的为骨络。
拥有健康的骨骼,做健康的人,观察是否健康,可以从以下方面衡量,肾精充沛,禀赋优良。脾气健运,气血旺盛、平和,肌肉丰满有力。肝气调畅,肝血濡养,筋脉柔韧灵活。神明敏锐,动作协调。肺气宣降有度,呼吸顺畅,皮肤润泽。
中医经典中无骨质疏松病名,相近的描述有,骨痿、骨枯、骨极、骨痹、肉痿、肉脱。其病因主要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年老精亏、大病久病。病机为:脏腑虚损,精亏髓减,骨络瘀阻,脾虚肉痿。
治疗原则:健脾补肾,和肝理血。
治疗骨质疏松,我们关注的是骨质量。提高骨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 保持有效的肌量、肌力:
运动是肌肉、骨骼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肌肉收缩产生的应力,给骨骼以力学的刺激,调节骨代谢,促进成骨。骨矿含量与肌肉运动的强度、频率有关。过于消瘦的人,骨密度低于同种族、同年龄人群。肌力减退,平衡障碍,容易跌倒。肌力减退,成骨下降,易发生脆性骨折。这种情况符合脾虚肉痿,应注意健脾生肌。
2、 调节情志:
有将近60-70%的骨质疏松患者对骨松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担心)。有研究表明,抑郁是骨质疏松发病的潜在的重要危险因子,其作用机制与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这种情况符合肝郁不舒,气血瘀阻,骨络失养。有研究表明气滞血瘀证患者骨量降低较明显。
3、 保持气血冲和:
瘀血是骨质疏松的病理表现之一。绝经后骨松患者雌激素减少,呈现凝血激活、纤溶抑制的病理表现,老年人有不同程度微循环障碍,在微血管流态上见到血液偏暗,血流缓慢。这种状态可以称之为"血瘀"。细胞所需的氧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换、利用都是在由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共同组成的基本微循环功能单位完成的。骨微循环和血流变功能异常,导致骨细胞的能量代谢紊乱,骨重建发生障碍。骨小梁内有微血管的改变。钙及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地通过哈佛氏系统进入骨骼,骨小梁变细,数目减少,强度下降,单个骨小梁折断,出现显微骨折。微骨折使微血管破裂,形成血窦,成为"瘀血",引起疼痛。这是骨内的"离经之血",即"瘀血"。
防治骨质疏松的策略:重视先天,强壮后天,顺应自然,以平为期。防重于治,预防从禀赋开始,重视做父母的体质,重视骨健康。调理重在后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治疗注重辩证施治,五脏调和。
具体措施有:
✩健脾:培补后天之本,气血充实,以补充先天之精。
✩益肾:补肾阴,温肾阳,养肾精。
✩调肝:调畅气机,使气血运行正常。
✩养心:神明稳定清晰,形神如一,动作协调流畅。
✩利肺:呼吸平稳均匀,将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化生气血。
其中,健脾决定骨营养的获得与利用,活血化瘀是调畅代谢通路,所以治疗骨质疏松,我们的着眼点不能局限于肾,应该把握全局,力求五脏调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