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竹简法度,共筑和谐
文摘
文化
2024-11-03 17:30
安徽
点击上方"同步悦读"免费订阅
古人将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因此我国古代的法律又称为“三尺法”。人们常常用“举头三尺有神明”,就是对法律的一种敬畏。在古老的岁月长河中,三尺竹简承载着法度的威严与智慧。竹简之上,那一笔一划皆是规矩的铭刻,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古人以竹简为载体,将法律与道德的准则传承下来,为后世树立了行为的标杆。历史上,商鞅立木取信,彰显了法律规范的尺度与力量。商鞅为了推行新法,在都城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承诺若有人将其搬到北门,就赏赐十金。起初百姓们心存疑虑,无人响应。商鞅随后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一人挺身而出,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兑现承诺,赏赐五十金。此事传开后,百姓们对商鞅的新法深信不疑。商鞅通过这一举措,明确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人们明白法律规范有尺度,不可随意违背。安徽桐城“六尺巷故事”,便是这一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一纸家书,“让他三尺又何妨”,短短数字,却蕴含着无尽的宽容与大度。张英在家书中的让三尺,不仅是宅基地的宽度,更多的是人心和法律的宽度,同时它还体现出“礼之用,和为贵”的道德风尚。在当今社会,六尺巷的典故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解决民事纠纷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如今,在许多民事纠纷中,人们往往因为一些小事而争执不休,互不相让,导致矛盾不断升级。而六尺巷的故事提醒着我们,要学会礼让与宽容。例如,在一些邻里纠纷中,双方因为房屋边界、噪音等问题产生矛盾。这时,如果双方都能像张英那样,秉持着宽容大度的心态,各让一步,那么问题往往能够迎刃而解。曾经有两个相邻的商家,因店铺门口的摆放区域发生争执,一度关系紧张。后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双方想起了六尺巷的典故,最终达成和解,各自让出一部分空间,不仅解决了纠纷,还增进了邻里感情。礼让之处,自有和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便能少一分争执,少一分矛盾。当我们遇到分歧时,若能像张英那样,主动退让一步,以和为贵,那么人际关系必将更加融洽。宽容与礼让,并非软弱与怯懦,而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种博大的胸怀。它能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让心灵得到慰藉。法律规范有尺度,这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古代竹简上的法度,明确了人们的权利与义务,界定了是非善恶的标准。在现代社会,也有许多案例体现着法律规范的尺度。比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法律明确规定了对侵权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一些企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打击侵权行为,既保护了自身的创新成果,也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又比如,在交通法规中,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都有具体的处罚规定,这使得人们在出行时更加遵守规则,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而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大度宽容同样不可或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只有秉持着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才能实现和平共处。历史上,那些因争夺利益而引发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我们应从过去的教训中吸取经验,以宽容之心化解矛盾,以合作之态谋求发展。世界和平共处,人人平等博爱,这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六尺巷的智慧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彰显,它和古代社会刻在三尺竹简上的法律,都代表着我们中华文化对于解决矛循纠纷的一种思辨。让我们以三尺竹简上的法度为指引,以六尺巷的典故和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为榜样,弘扬宽容与礼让的精神,遵守法律规范,共同努力,为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而奋斗。让我们用爱与包容,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让博爱的花朵在人间绽放。张小平,出生于60年代。安徽桐城人,自幼喜爱文学。事业单位副研究员职称,现已退休在家看书读诗写字为乐。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注投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