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5)·三教合一与佛教本土化

文摘   2024-08-23 20:58   四川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4)·魏晋玄学

【上期答案及解析】

D。据题干描述及所学可知,魏晋玄学是儒道相互影响、吸收、融合的产物,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多维度融合,D正确。魏晋时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但其正统地位没有受到根本动摇,A项言过其实,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主张纲常伦理的儒家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需求,进而出现了儒道相互融合的玄学,B项倒果为因,错误;此处未将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文化状况进行对比,不能得出“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结论,C错误。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5)·三教合一与佛教本土化

图:洛阳 白马寺

三教合一是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显著历史现象之一。佛教诞生于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儒、道相互影响、吸收、融合,魏晋玄学盛行。隋朝建立后,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归儒”的思想,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最高统治集团(李氏)遵奉老子(本名李耳)为祖先,道教备受尊崇。武则天时期,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形成多个宗派。其中,密宗因修行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

唐代实行三教并重政策,主要从政治需要出发。统治者利用儒家君臣父子之义来巩固统治,也要用佛道来安定社会,缓和矛盾。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盛行,佛教石窟与造像逐渐流行。石窟起源于印度,是一种佛教建筑形式。由于佛教主张适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在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北魏至唐朝是开凿石窟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佛教盛行还表现在社会上流行石刻造像的风气。唐朝以后,凿窟、造像逐渐减少。

图: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佛像

最初,中国的石窟、佛像是模仿印度石窟、佛像的形制开凿的,多建造于北魏统治的中心地带——黄河流域。其后,随着佛教逐渐本土化,凿窟、造像风格开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
(北宋)石介《中国论》
图:北魏平城(大同)云冈石窟佛像(左)与唐朝洛阳龙门石窟佛像(右),前者保存了较多古印度佛教风格,佛像面孔是典型的湖人形象;而后者不论是佛像造型还是龛饰壁雕塑,都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石窟、修造佛像盛行的原因包括:1.佛教界对造像兴福的支持与鼓励,佛教经典将造像视为功德;2造像者认为造像可以带来福报,免去苦厄。

由于佛教宣扬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饱受战乱摧残的各族人民找到了一条实现精神解脱的道路。统治者也发现,佛教教义便于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因此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佛教得到迅速传播。

佛教盛行,特别是统治者过于崇佛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广修寺塔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大量占据土地和人口,导致劳动力和兵员不足。从南北朝至五代,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先后实行灭佛,历史上称之为“三武一宗灭佛”。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通假字,同“蓄”)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通假字,同“无”)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
(唐)李大师、李延寿《南史·循吏·郭祖深传》

灭佛运动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富国强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佛教文化遭遇损失。

(北周武帝总结灭佛结果说):自废以来,民役稍稀少,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岂非有益?
(唐)京兆释道宣《广弘明集》


【典型例题65-1】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佛、儒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典型例题65-2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组“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

A.创造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



(答案见下期)

卢比肯河畔
以小见大,寻千秋悲欢离合;见微知著,感万代抑扬褒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