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74)·交子

文摘   2024-10-04 23:54   四川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73)·澎湖巡检司

【上期答案及解析】

D。据题目所引用的材料及所学可知,元朝始设澎湖巡检司,明初沿用后废除,明朝中后期又恢复设置。17世纪初,随着荷兰殖民者东来,沿海形势趋于紧张。澎湖一度被荷兰人侵占,不久后明廷出兵收复在前代已纳入国家版图的澎湖列岛。以上史事说明,统治集团的领土主权意识增强,故D正确。澎湖列岛早在元朝便已纳入中国版图,此处不涉及对“异族”的管理;荷兰在亚洲保有殖民地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B错误;本题考察的是元、明两代,国家政权经略台湾、澎湖的措施,未涉及“经济文化交流”,C错误。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74)·交子

交子是北宋时出现在四川的纸币。大约从商朝后期起,中国出现铜铸币。此后,历代王朝铸造了大量的货币。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又有大量的铜钱被囤积或销毁以铸造器皿,以至于货币流通量不足。

殷周间除贝之外,还会使用铜为支付工具,铜器在殷代即已普遍,在周初生铜往往和贝朋一同作赏赐用。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图: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铜铸币

图:西汉五铢钱及钱范

唐代商品经济较前代而言有明显发展。唐高祖李渊下令铸造“开元通宝”钱,成为此后铜钱铸造的范式。唐朝还出现了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汇款票据),促进了商业繁荣(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59)·柜坊、飞钱)。

作为促进顺畅、安全从事商业交易的一种手段,大致从唐中叶起,开始使用起汇款票据(汇票)“飞钱(便换,便钱)”。当时的基本通货虽然是铜钱,但是其携带运输都很不方便,而且路途上也伴随着许多危险。为此,作为实物的代价,首先领取“飞钱”,然后在别的地方再用“飞钱”换取现金的方式开始流行起来。
《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至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而大量的金属货币又不便于携带。除此之外,北宋初年,太祖、太宗两位皇帝鉴于唐中后期至五代十国藩镇割据之弊,采取诸多措施从军事、行政、经济上强化中央集权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6)·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由于四川地区交通不便,形成地方割据的风险较大,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将四川地区的金、银、铜经当地转运使运到中央,由铁钱替代,并禁止铁钱流出四川。

图:北宋铁钱
商品经济发达,可市面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属钱币偏偏是笨重且名实价值不稳定的铁钱,此种矛盾逼得人们另觅他途,而以信用为担保,使用去实就虚票据似乎就成自然之事。
李思达,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最早的纸币交子为什么诞生在四川?

和铁钱相比,铁钱更加笨重且价值更低,加上一些民间作坊私自铸造铁钱导致的信用崩盘,民间急需一种新的市场交易媒介。因此在宋真宗在位时期,在政府的允许下,成都的16家富户联合印造了被称为“交子”的纸币,用以代替金属货币流通。这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纸币。

这个“交”在古代四川的俚语中指的是双面印刷,“交子”指的就是双面印刷的票据凭证。在这样的票据上通常会印刷房屋人物等图案,一张交子值多少铁钱,则是商户填写的,随时可以兑换,所谓“书填贯文,不限多少,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一开始交子的发行者是成都的一些富商,大商家在各地联合设立交子铺户,只要存款人预先存钱到铺户、交付手续费,便可在指定商家消费,而发行交子的富商们也会用各种纹路密语给交子做各种防伪措施。这样的媒介当然有利于交易,所以一经推行,就被迅速推广。

三喵先生,公众号:循迹晓讲咱遥遥领先发明纸币,为啥老祖宗们都不用? | 循迹晓讲

图:《清明上河图》中的运钞车

图:北宋交子及其印制铜板

宋仁宗时,交子收归官办,设立本钱,定期限额发行,仍限于在四川地区使用。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薛田出任益州路转运使时,大胆提出构建益州交子务的设想,几经反复后,仁宗天圣元年(1023)这一设想终于成为现实。“交子”由私下约定的数额变为官方规定的固定面额,起初是从1贯到10贯的不同等级,后改为5贯和10贯两种面额,前者发行量占20%,后者占80%。为确保“交子”顺利运行,北宋准备了保证金——铁钱36万贯,共发行125万余贯面额的“交子”。至此,“交子”的纸币特征已初步具备,即由官方发行与管理,存在固定面额,不再依据商户信用而是国家法律,且能够补充金属货币的空缺。
楠书房,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初代纸币“交子”,为什么没有遭遇严重的伪造和贬值?


【典型例题】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债,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见下期)

卢比肯河畔
以小见大,寻千秋悲欢离合;见微知著,感万代抑扬褒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