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链接】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1933年,以希特勒为领导人的纳粹党攫取了德意志国的政权。次年,希特勒集总统、总理之权力于一身,自封为“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随后,希特勒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大肆扩军备战并实施国民经济军事化。这一时期,英、法帝国主义由于自身实力在“一战”中受到严重削弱、且本国人民普遍反对战争,以及祸水东引、纵容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的目的,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appeasement)。
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齐世荣主编《绥靖政策研究》
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了与德意志国同文同种的奥地利。同年,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出卖给了德国。1939年3月,德国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这意味着奥地利的兵源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均可以为德国的战争服务。此时,希特勒得陇望蜀,将侵略的矛头指向波兰。
波兰在历史上曾经强盛一时,波兰—立陶宛联邦曾经是东欧举足轻重的大国。但在近代之后,波兰国力衰落,先后三次被普鲁士、俄罗斯、奥地利三大强国瓜分。直到“一战”结束后才重新获得独立。波兰复国后,出于对德国、苏(俄)联的戒备,大力发展同法国的关系。而法国也将波兰视为其在中东欧的重要伙伴。
不过,当时间来到1939年。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德国与英、法全面开战仅仅是时间问题。而在欧洲大陆的另一端,苏联领袖斯大林也明白,德国对苏联的全面入侵也仅仅是时间问题。这时,苏联尝试与英、法构建集体安全体系。但由于英、法缺乏合作的诚意,且三大国之间互不信任,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尝试遂以失败告终。1939年8月,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意味着波兰即将遭受第四次被瓜分的命运。
图:苏德两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由于德国地处中欧,如何避免两线作战历来是困扰德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的难题。“一战”爆发前,总参谋长施里芬元帅曾制定了旨在实现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但由于德军在马恩河会战中战败,“速决战”被迫转为持久战。加上英国皇家海军的持续封锁,德国始终未能摆脱被动局面,并最终在1918年战败。希特勒上台后,出于对容克贵族的不信任,开始有意提拔一些非贵族身份的军官出任要职。而这些人也成为了德国陆军的一股“新鲜血液”,将一种新式的战法带入到德军当中——这便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常用的“闪电战”(Blitzkrieg)。
在希特勒晋升的德军“新秀”人物当中,有一个人对于德军战术、战法的革新发挥了关键作用。此人便是“闪电战”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代表人物之一——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注意,此人的姓名中没有“冯”,不是容克贵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随着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投入实战,曾被施里芬等军事家设想的“速决战”逐渐具备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一战”结束后,各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批主张大批量使用坦克、飞机进行机械化战争的军人,例如:英国的富勒、意大利的杜黑、法国的戴高乐、美国的米切尔、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等。但是,协约各国的军政高层拘泥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经验,对军事变革的浪潮置若罔闻。苏联则固守着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将步兵、骑兵看作是军队的主力兵种;其后的“大清洗运动”更是给红军的干部队伍造成了灭顶之灾。而在德国,一场影响世界的军事变革正在悄然展开。
早在1926年,希特勒便预言:在未来战争中,大量使用机械化车辆的“摩托化部队”将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在风气保守的德国陆军当中,希特勒的思想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市场。在希特勒攫取德国最高统治权力后,以古德里安为代表的新派将领开始崭露头角——古德里安先后著成《装甲兵及其与其它兵种的协同》和《注意,坦克!》等理论著作,阐述了他的“闪电战”思想:装甲兵是陆军的主战兵种,但必须与空军、空降部队和步兵、工兵、炮兵协同使用;在战争中,装甲兵必须大量、集中、突然地使用,对敌实施闪电式、高速度、大纵深进攻,突破敌军防御后向敌后方大胆穿插、追击溃逃之敌。因此,每一个装甲师必须同时编入坦克部队、配备有轮式或半履带车辆的步兵部队和炮兵部队,以及防空、工程、通信等辅助部队,组成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术单元,在战争中作为先头部队突破敌军的防线并向敌后大规模穿插、形成对敌重兵集团的包围圈,然后再继续前进,围歼包围圈内敌军的任务则交给后续跟进的步兵和炮兵部队。为配合地面部队的作战,德国空军应该对敌机场、交通枢纽、防御工事、军队集结地域、重要城市等目标实施猛烈空袭,空降部队则在敌后实施伞降或机降,以达成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和快速性。
“闪电战”以主动进攻、先发制人、速战速决为核心思想,古德里安亦被英国军事历史学家里德尔·哈特称为“初期胜利的缔造者”。实际上,除了古德里安以外,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的诸多著名将帅,隆美尔、曼施坦因、霍特、霍普纳、克莱斯特、曼特菲尔……等均以擅长实施“闪电战”著称。此外,由于纳粹的重要头目之一——赫尔曼·戈林曾是“一战”期间的德军王牌飞行员,希特勒在掌权后也大力强化了空军的建设,这使得德军具备了强大的空地一体战能力。
1939年4月,德军总参谋部制定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入侵波兰的计划。根据“白色方案”,德军将入侵波兰的地面作战部队编为“南方”、“北方”两个集团军群,在两个航空队的支援下迅速突破、分割波军防线,在维斯瓦河以西围歼波军主力,力图尽快结束对波兰的战争,并将主力部队西调。
在波兰政府逃亡罗马尼亚的当天,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保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人民不受德军侵扰”的名义,调动60万大军攻入波兰东部。不久,苏德两军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会师——这里是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和约的地方,苏俄由此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9月29日,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边界和友好条约》,事实上确认了对波兰的占领。
但是,英勇顽强的波兰军民并没有放弃抵抗——他们仍然坚守在首都华沙和海尔半岛等地。9月25日,德军向华沙发起进攻,经过三天的高强度轰炸和炮击,华沙全城的水、电系统被德军全部摧毁,守军弹尽粮绝,华沙被德军占领。10月1日,海尔半岛陷落。10月6日,波兰军队最后一支有组织的抵抗力量——两个师的残余部队向德军投降。至此,德军在波兰的行动结束。
德军对波兰的入侵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而波兰的迅速败亡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军事上,波兰的国防建设远远落后于时代,仍然将骑兵作为军队的主战兵种;在外交上,波兰领导层过于依赖和英、法的“同盟”关系。但实际上,尽管英、法在9月3日便对德国宣战,但在西线却没有采取任何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坐视波兰灭亡,以至于西线出现了“奇怪”的“静坐战”。而英法两国在1940年也成为了德国侵略的目标。“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保持忧患意识、紧跟军事变革步伐、锻造强大国防,是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时刻铭记在心的。
教材链接: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