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71)·行省制

文摘   2024-09-12 00:00   四川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70)·猛安谋克制

【上期答案及解析】

[70-1]C。辽帝国疆域辽阔,为便于对广阔疆域进行治理和缓和民族矛盾而实行南北面官制;金帝国的统治阶级是女真贵族,为便于组织军事力量和对广阔疆域进行治理而实行猛安谋克制,C正确。据所学可知,辽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南面官的设置参考了唐宋军政制度,体现了契丹族对汉族政治制度借鉴;但金国的猛安谋克制不涉及汉族军民,A错误;辽国的南北面官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汉人的利益、缓和了民族矛盾,而金国的猛安谋克制在金灭北宋后便利了女真贵族奴役汉族人民,B错误;据所学可知,辽、金官制的军事色彩浓厚,本民族的军事贵族拥有较大权力,而未体现“血缘关系”,D错误

[70-2]C。据题干描述及所学可知,女真族原先是游牧民族。而题干所列举的现象是女真族由采集、渔猎逐步转型为定居,即逐步封建化的表现,C正确。在金灭北宋后,猛安谋克制转型为军事、经济、行政一体化的封建化基层组织,便于女真贵族奴役汉族人民,民族矛盾仍然存在,A错误;金朝建立初期,猛安谋克制有利于组织军事力量、增强了金兵的战斗力,此处未体现,B错误;金朝在中后期,统治逐渐腐败,猛安谋克制亦趋于腐朽,军队战斗力下降,此处未体现,D错误。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71)·行省制

图:元朝疆域

元朝建立后,中央军政机构的设置部分沿用宋制。同时,由于元朝疆域辽阔、且蒙古族自身发展的程度相对较低,遂废除了唐宋时期的尚书省和门下省,仅保留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即都省。中书省直辖大都(汗八里,今北京)及周边地区,称“腹里”;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辖。其余地区设立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长官称平章政事。

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

……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

《元史(卷八十五)·志第十·地理一》

行省制的特点包括:

(1)行政权力“大而不专”:行省统一掌管该地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但是,行省的重大行政和军政事务必须上报给中书省和枢密院,并由皇帝最终裁决。此外,元朝普遍实行省官互迁,即任职回避,以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

(2)在行政区划的分解上,行省制打破了此前长期实行的“山川形便”传统,以“犬牙交错”的原则划分行省边界。

【延申补遗】“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随山川形便”,是指依凭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物作为行政区边界……从秦朝到宋朝,行政区的划分大多遵从这一原则……“犬牙交错”划界原则,是指将山川之险融入行政区域之内……元朝时,“犬牙交错”的原则被用到了极致。

韩茂莉《空间的政治——行政区划界原则与历史渊源》
图:唐代十道图(依据“山川形便”划分)
图:“犬牙交错”示意图

行省制是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此后,行省(简称“省”)作为我国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沿用至今。

唐中枢三省,元废尚书、门下,独留中书。又置行中书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
《国史大纲》

行省制的实行兼顾了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与保障地方行政效率,也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元朝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元朝)中书省包括今天整个山西、河北、山东、内蒙东部,太行山、燕山等天险全被囊括在中书省之内。河南江北行省把整个淮河包括在内,使得南宋时期极为重要的江淮防线成了摆设。陕西行省则包括陕北、关中、汉中等地域,将三个风格完全不同的地理单元划进了一个行省。
《空间的政治——行政区划界原则与历史渊源》


【典型例题】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及吏部负责,调动军队需经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见下期)

卢比肯河畔
以小见大,寻千秋悲欢离合;见微知著,感万代抑扬褒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