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2)·输籍定样

文摘   2024-08-19 11:29   四川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1)·大索貌阅

【上期答案及解析】

A。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大索貌阅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以清查户口。通过大索貌阅,大量隐匿人口被重新编入户籍(即重新被国家政权所掌握),进而加强了国家政权对社会、特别是对基层的控制,A正确。大索貌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但不能“消除”,B正确;此处未将国家规定的赋役数量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进行对比,无法得出民众经济负担是否得到减轻的结论;隋炀帝滥施暴政主要体现在奢侈浪费、大兴土木和穷兵黩武上,此处未体现,D错误。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2)·输籍定样

隋朝推行的划分户等和纳税标准的措施。开皇五年(585),隋文帝采纳宰相高颎(jiǒng)的建议实行,即由国家制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各州县依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税、力役的依据。

“输籍法”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额写成定簿。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第十章《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国家规定的赋役数量较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而言相对较低,许多原先依附于豪强地主的民众(“浮客”)纷纷脱离豪强地主的庄园,向官府申报户口、缴纳赋税、服劳役和兵役,成为国家政权的“编户齐民”。因此,民众的经济负担实际上得到减轻。

大索貌阅、输籍之法实行后,逃亡的农民回到了土地,荫户保留了豪强的控制。到开皇九年,隋王朝控制的户口迅速由隋初的四五百万户增加到700万户左右,根据隋政府的统计,大业二年(606年)全国户数为900万,较开皇九年(589年)多出200万户。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上册》,第六章《隋唐时期》

输籍定样扩大了力役来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大批人口被重新纳入国家的户籍,豪强地主的势力受到极大削弱,国家政权对社会、特别是对基层的控制能力得到极大加强,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

高颎设轻税之法,浮客悉自归于编户,隋代之盛,实由于此。
《通典》卷七《食货·丁中》


【典型例题隋朝初年,中央政府就制定了具有赋役定额、免役标准、户等高低等基本指标的“输籍定样”,颁行全国各地,统一规范执行。由此可知,这一举措

A.奠定了科举制实行的基础

B.促进了隋朝财政收入增加

C.改变了重农抑商的传统

D.有利于规范官员的施政


(答案见下期)

卢比肯河畔
以小见大,寻千秋悲欢离合;见微知著,感万代抑扬褒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