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答案及解析】
[54-1]C。据题干所述,西魏的课税户分为三个等级,租的等级有所差别,如有依附人口和其它生产资料者需要增加租调。这说明西魏实行均田制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实际情况征收租调。“调整土地关系”的根本目的是调整赋税制度,因此不是西魏推行均田制的“根本出发点”,A错误;缓和社会矛盾和促进北方各民族封建化是推行均田制的影响,B、D错误。
[54-2]B。据题干所述,均田制“摧毁了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使一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另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势力有所衰落,庶族地主崛起。在此背景下,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逐渐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故B正确。均田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但此处为涉及,A错误;藩镇割据出现于唐朝中期以后,不属于本题时空,C错误;均田制的实行实际上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参控制,D错误。
[54-3]C。均田制的实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在不触动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国家政权掌握的无主皇帝进行分配。因此,均田制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的问题,C正确。A、B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未说明圈占的成片土地是否为国有,D错误。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55)·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是唐朝中前期实行的赋役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赋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54)·均田制)的赋役制度。
魏晋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开始实行均田制,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的“租”和“调”。成年男子需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唐初,在原租调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除原有“租”和“调”以外,还规定实行“以庸代役”,即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或布折役。
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上》
图:郧县贺思敬庸调布
租是配给人民以耕种的田地,年老仍缴还政府,在其受田时期,令其承担相当的租额,这是一种均田制度。承北魏而来。……说到租额,则仅为四十税一,较之汉代三十取一更为优减。“庸”即是役,乃人民对国家之义务劳役。唐制每人每年服役二十天,较之汉代每人每年服役三十天又减轻了。“调”是一种土产贡输,各地人民须以其各地土产贡献给中央,大体上只是征收丝织物和麻织物。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租庸调制的实行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产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需要注意的是,租庸调制能够实行的前提是均田制的配合★。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失去赖以实行的基础。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 《资治通鉴》
【典型例题54-1】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授田的男丁每年须缴纳粟二石,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不去服劳役课纳绢或布代役。这种课征平均占当时农民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一做法
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B.消除了重敛人民的弊病
C.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典型例题54-2】唐前期,政府规定每位纳税者可授田总额为100亩,事实上纳税者实际拥有的土地面积往往比这要少很多,但每位纳税者的纳税数目都是固定的,并不考虑个人的经济状况。由此可知
A.赋税制度亟待做出重大调整
B.纳税者实际负担较为沉重
C.租庸调之缺乏稳固运行基础
D.均田制徒有其名并无其实
(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