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8)·王安石变法

文摘   2024-08-31 23:56   四川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7)·北宋募兵制

【上期答案及解析】

[67-1]A。据题干描述及所学可知,北宋实行募兵制。由于禁军数量庞大造成了巨额军费开支,导致国家财政负担严重。A正确。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和更戍法、兵将分离、内重外轻的军事制度,严重制约了军队的战斗力,B错误;北宋在军事、行政、财政上采取诸多措施强化中央集权,C错误;此处未涉及贫富分化,D错误。

[67-2]D。据题干描述可知,大土地所有者实际上没有服兵役,而小生产者要服兵役,这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D正确。宋朝军队数量庞大,巨额军费开支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同时,北宋朝廷不抑制土地兼并。因此,A、C两项本身正确,但在此处未体现,排除。募兵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流民、饥民因当兵而获得一份能够糊口的军饷),B错误。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8)·王安石变法

图: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北宋建立后,为防止重蹈唐朝及五代十国的覆辙,在军事、行政、经济上采取了诸多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并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这些措施一方面保障了社会的安定、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北宋中期以后,宋朝的政治危机主要表现为军事上的边防压力和经济上的财政危机(详见《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二子目“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即“积贫”“积弱”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国史大纲》
示意图:“三冗两积”之间的关系

宋仁宗在位时期,大臣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试图缓解统治危机。改革失败后,北宋面临的危机日益严重。至宋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担任宰相。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在经济、军事、文教等领域推行了多项改革措施,试图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在经济上推行的变法措施包括: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其目的是缓解财政危机,扭转“积贫”的局面。

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患在治财无道耳。
(北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青苗钱”,即政府在栽种禾苗的季节贷款于农民,秋收之后还款时附加20%利息……“免役钱”,此因宋朝衙门里有些差使……系不给值地由民间差派,并由其担负财政责任……王安石主张由民间普遍地输钱助役,其人员则公开招募。政府仓禀里物品存积不能生利,王之“市易法”则将之贷与商人,在出卖完毕结账时连本带息归还,或事先以金银地产作保障金。……“均输法”让各转运使将应当送往开封的物品在当地出卖,而买得在京城不易到手的货品年利。在整理土地税时王安石用“方田法”。这办法基于全面的土地测量,以每边5000尺为一方,内中又按土地之肥瘠分作五等以便按出产量征税。
《中国大历史》
表:“富国之法”——王安石的经济改革

王安石在军事上推行的变法措施包括:裁军、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立军器监等,其目的是提升军事实力,扭转“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军事改革的第一个动作是裁军,裁汰40多万老弱病残,留下的多为精兵。

……在全国各地至少设立143个“将”,并固定在某一地区,由转任将领进行训练和指挥,不受地方官节制。

……王安石制定“保甲法”颁行于世,忙时务农,农闲时训练,有事时出战。

……设立隶属于兵部的军器监。军器研制走上专业化道路。

……鼓励民间养马,由政府提供马匹或让民户自购……至1085年,全国的骑兵有60%—70%有马可骑。

许述、罗耳闻《兵道——这些军队如何改写历史》

表:“强兵之法”——王安石的军事改革

为了保证变法的推动,王安石还在文教方面进行了包括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等改革,其目的在于选拔、培养变法所需的人才。

王安石废止了已失去实际意义的诸科,改为礼、法、医等专门科……废止了进士科必须的命题作诗,把得分重点放到用自己的语言论述经书的意义上,出题范围扩展到议论历史上的事件、人物以及对现实政治的献策等。

……王安石大规模扩大和整顿了国立大学(太学),并由中央政府发给经费,完善了地方的学校……王安石改革并不只是追求眼前利益,为给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他们也不惜增加国库负担……国家的百年大计,指的应该就是这种方针。

(日)小岛毅《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王安石试图通过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富国强兵。通过改革,国家的财政收入得到增加,实现了“富国”的目标,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的局面。此外,文化教育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农田水利法,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兴修水利工程万余处;方田均税法,使登记在国家版籍上的土地达到4.6亿亩,比宋英宗治平年间增加2000多万亩;像争议集中的募役法、青苗法,尽管曾经被废除,事实上直至南宋仍在时断时续地实行。新法扭转了国家财政的困难局面,当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在学校、科举、人材培养选拔等方面,变法的影响都长期延续着。
邓小南《王安石和他的时代》

但是,王安石推行的军事改革,其成效极为有限,没有实现“强兵”的目标。北宋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仍然败多胜少。并且,由于变法实施的过程中因用人不当,人民的负担被加重。加上变法措施自身的一些弊端,王安石的施政措施在宋神宗时期便有诸多争议,受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士人的猛烈抨击。但王安石在皇帝的支持下,仍然强推变法。这导致了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不断加剧。

神宗皇帝挺英武之姿,有并吞西夏之志。不幸所委非人,所建非策,尝兴师深入矣,乃无尺寸之功;尝拓地进垒矣,或有覆军亡将之辱。民苦于转饷,而关陕虚竭,兵疲于征讨,而亡逸自如。
《续资治通鉴长编》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北宋)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传家集》卷60

宋神宗死后,哲宗即位。当时由于皇帝年幼,由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辅政。高太后重新任用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大臣,王安石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大多被废除,变法以失败告终。北宋重新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危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断升级,逐渐走向衰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典型例题68-1】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减轻政府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典型例题68-2】宋神宗在位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宰相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希望欸与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

①均输法 ②农田水利法 ③保马法 ④青苗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见下期)

卢比肯河畔
以小见大,寻千秋悲欢离合;见微知著,感万代抑扬褒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