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6)·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上)—中枢权力机制的变化

文摘   2024-08-24 23:28   四川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5)·三教合一与佛教本土化

【上期答案及解析】

[65-1]A。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儒教与佛教的区别是“所出不同”,相同之处是“同归于治”,两者都是“圣人之教”,说明经历过隋朝的“三教合归儒”合唐朝的“三教并行”之后,佛教的本土化程度明显提高,即主动适应了中国的社会现实,A正确。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就已经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B错误;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C错误;唐朝已出现儒学复兴运动(代表人物:韩愈),北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出现,儒学得到进一步复兴,D错误。

[65-2]C。据题干描述可知,梁思成、林徽因二先生根据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找到了实际存在的五台山佛光寺,说明壁画可与文化遗存相互印证。C正确。壁画的创作来源于现实存在的建筑,A错误;壁画所呈现的信息需要得到考古发掘的印证才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其本身只能部分还原历史真实,B言过其实;D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6)·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上)—中枢权力机制的变化

北宋中央官制,“二府”分别指中书门下枢密院。宋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办公机构,另设参知政事(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另设枢密院掌军政,以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当时,中书门下在习惯上仍称政事堂,又称“政府”;枢密院又称“枢府”。因此两者合称为“二府”。“三司盐铁、度支、户部的合称,专掌财权。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

【延申补遗】枢密院(使)制度的演变
枢密院制度起源于唐朝,最初为临时性机构。唐初,宦官数量有限且地位不高。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宦官数量增加、权力扩大。玄宗经常委派宦官监军,肃宗任用宦官掌握禁军,德宗时始设由宦官充任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统领包括神策军在内的近卫部队。元和年间,宪宗设立由宦官担任的枢密使,掌管枢密院,另设有枢密院使。唐朝中后期,枢密院在皇帝和政府之间起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并在宰相的敕书上“贴黄”,以这种形式来指挥政事。
宋朝建立后,将枢密院(使)改为常设机构,专掌军权。至此,本来“事无不统”、“出将入相”的宰相,仅剩下了有限的权力。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第十一章《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图:两宋二府三司制示意图。同平章事是宋朝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宰相;“二府”的其余高级官职称“执政”。元朝建立后,中央官制大致沿用宋制。因此,宋元时期的高级军政官员统称为“宰执”

与隋朝及唐朝前中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46)三省六部、政事堂)相比,二府三司制进一步分散了相权,进而强化了君权。但是,与唐朝实行程序性分权、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不同,宋朝实行事务性分权,导致政出多门、行政效率低下,且官员数量庞大、财政负担加重。此,宋神宗即位后实行“元丰改制”,部分恢复唐制,将二府三司制改为“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枢密院”体制,实行民政、军政分峙格局。

漫画:秦汉时期与宋朝,皇帝与大臣关系的变化


【典型例题66-1】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包青天”。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枢密副使等职务。包拯被百姓尊称为“包相爷”,原因是他担任过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典型例题66-2】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历代王朝通常以分散相权和转移相权两种手段以强化君权。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汉武帝设立刺史

B.宋初设立参知政事

C.明成祖设立内阁

D.清世宗设立军机处



(答案见下期)

卢比肯河畔
以小见大,寻千秋悲欢离合;见微知著,感万代抑扬褒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