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通原创功能以来,本号已经发表了超过一百篇原创图文了。其中,“重要概念解释”和“今日&往事”这两个主要板块,都有不少读者点赞、收藏、评论、转发。在此,号主对各位读者的支持表示感谢。也希望能够获得各位的更多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对公众号的运营进行调整和改进。
近期正值开学季,工作事务多,因此更新放缓了。但号主仍然会尽可能抽时间更新。“十·一”国庆假期之后,号主将恢复正常的更新频率。此外,号主将在近期推出其它栏目,敬请期待。
【上期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元朝行省在地方掌握较大的军政、民政、财政权力。但是,行省辖区内的重大民政、军政事务必须要上报给中书省和枢密院,并交由皇帝裁决。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转”,受到中央节制,兼顾了强化中央集权与保障地方行政效率。因此,A正确,B、C错误。本题考察元朝的地方官制,未涉及中央官制(宰相制度)。元朝的中枢权力机制一方面承袭自两宋、君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大量蒙古民族的游牧传统,担任宰执大臣的军事贵族仍然保持了较大的权力。因此,元朝的君主专制程度较为有限,D错误。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72)·宣政院
宣政院设立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为中央官署,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
图:元朝疆域,今西藏地区为宣政院辖地
公元1244年,蒙古军事统帅阔端向兼掌吐蕃教政大权的萨迦派领袖萨班发出了邀请,请他前来凉州商谈西藏归属问题……萨班……一方面为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负责;一方面为佛法更加弘扬,也为萨迦派获得更大发展……两人在凉州进行了几次的谈判,最终达成了一份文书《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吐蕃得以和平并入蒙古帝国版图之中。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战争,归顺也罢,投降也好,西藏高原并没有遭受生灵涂炭的悲剧,而中华文明也藉由蒙古的兵威,一直扩张到了喜马拉雅山脉。
白夜,公众号:文史宴偏远之地却一度是华夏文化的中心,还是内亚秩序的发源地|文史宴
忽必烈在成为蒙古帝国大可汗(元朝皇帝)之前,曾在六盘山召见过萨班之侄、法王八思巴。忽必烈即位后,任命八思巴为帝师※、负责掌管负责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行政事务的总制院。总制院后改称为宣政院。宣政院还设有行宣政院使等职官,处理地方特别事务。
宣政院是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元朝以宣政院管辖西藏,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宣政院……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人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 《元史(卷八十七)·志第三十七·百官三》
※帝师:元朝皇帝从吐蕃(西藏地区)邀请喇嘛充当的最高一级的神职,由藏传佛教当中的萨迦派领袖担任。主要职责包括宗教事务和掌管宣政院。帝师既是全国的最高宗教领袖,又是西藏地区的行政领袖。作为回报,元朝皇帝给予了萨迦派在藏传佛教当中的最高地位。中央政府通过宗教的力量成功加强了对西藏的治理,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时,蒙、藏两个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有了新的发展。
【典型例题】至元元年(1264),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设立总制院,总理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至元二十五年(1288),尚书省右丞相兼总制院兼总制院使桑哥,认为总制院责任重大,故向忽必烈奏请,根据唐朝在宣政殿接待吐蕃使臣之例,将其更名为宣政院。宣政院的设立
A.反映出政府直接管理西域地区
B.说明元朝照搬了唐朝的民族管理政策
C.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表明中央政府对西藏进行正式管辖
(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