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6)·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
【上期答案及解析】
[66-3]B。据题干描述及所学可知,宋朝实行官、职、差遣分离,以控制官员的权限,从而强化皇帝对官僚集团的控制,B正确。官、职、差遣分离使宋朝的官制与隋唐时期的政治传统发生了极大变化,A错误;两宋时期,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人地位有了极大提高,C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排除;宋朝在中央实行台谏合一,在地方设立通判,实现了对监察体制的创新,此处未体现,D排除。
[66-4]A。据题干描述与所学可知,通判在地方履行监察行政主官的职权,而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为专制君权服务,这体现了专制君权、中央集权的强化,A正确。其余选项在此处未体现,排除。
[66-5]D。据题干描述与所学可知,宋朝的四个路级机关互不隶属,地方权力被分散,从而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经济、制度基础,D正确。此处未体现宋朝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A排除;宋朝分散地方权力,导致行政效率降低,B错误;宋朝的军政制度效率低下,元朝吸取了宋朝的教训实行行省制,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省制沿用至今,C错误。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6)·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下)—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与国家治理理念的变化
科举制自隋朝创立、唐朝完善以来,在隋唐两代三百余年的时间内,在选拔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仍然相对有限。隋唐时期,世家大族的势力仍然很强大。士子通过科举考试只能获得任官资格,要通过吏部的选拔后才能被正式任命为官。宋朝建立后,科举制在唐朝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此将其表现分述如下:
(1)录取人数大为增加(详见下表)。
(2)实行糊名法,录取更加公平公正。
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北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
(3)允许商人参加科举考试(两宋时期,“抑商”政策有所松动。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宋朝经济蓬勃,国家从商业中征得的税收,在财政总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甚至部分士大夫也抨击政府的以上措施。于是,官方对商人的态度产生了很大转变,最明显的就是容许商人参加科举考试。 《中华文明传真7·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为便于加强对官僚制度的管理,宋朝进一步强化了监察制度的建设。除了在地方设立通判以外(见上期),在中央实行台谏合一,即御史台和知谏院二者事权相混。
御史台是宋朝中央主要的监察机构,其职责为监察百官;谏官的主要职务则是侍从规谏、讽谏皇帝。宋朝建立后,两者事权相混——台官具有言事权,谏官拥有对百官的监察权,两者可互相兼领。一方面,台谏合一使谏官、御史共同监督百官,进一步加强皇权;另一方面,台、谏共任言责,一定程度上对皇帝形成约束。
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上述措施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维护社会安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科举制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重学风气的形成,使宋朝成为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座高峰。但是,这些措施也导致了军队战斗力低下、财政负担严重等问题,是北宋中期面临严重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的重要原因。
【典型例题66-6】北宋初期,行使检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集团的争斗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君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权与行政权基本对等
【典型例题66-7】宝元元年(1038)三月,谏官韩琦弹劾宰相王随、陈尧佐和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奏疏先后上了多次,结果四人被同日罢相。这说明此时的谏官能够
A.监察文武百官
B.规劝君主过失
C.分割宰相权力
D.通过密折奏事
【典型例题66-8】以下所列内容为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官僚队伍扩大,文人阶层膨胀。②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加。③印刷术的普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④军政机构权力分割细密,将帅出兵征战的主观能动性降低。
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A.开辟丝绸之路,促进民族之间和中外友好交流
B.文化绚丽多彩,彰显盛世气象
C.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社会流动性增强
D.疆域开拓、巩固,奠定现代国家版图
(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