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答案及解析】
A。据题干所述及所学可知,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相较于前代有明显提高。随着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和货币使用范围的扩大,大量金属货币携带不便。为便于商业交流,唐朝出现了柜坊和飞钱。这体现了唐朝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此处未体现“社会分化”,B错误;坊市界限被打破发生在宋朝,C错误;柜坊、飞钱的出现说明货币流通领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不是根本变化,D错误。
高中历史重要概念解释·中国古代史(60)·义仓
义仓是隋朝以后,历代王朝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北齐时征义租,各州、县设仓存储义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设立义仓的先河。隋朝于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开始设立义仓,在收获时向民户征收粮食存入义仓,以备荒年放赈。
隋唐朝廷十分重视包括仓库在内的工程建设,既重视官方储备,也重视民间储备——由国家兴建的大型仓库(官仓)除了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以外,还备水旱赈济。由民间管理的义仓是官仓的重要补充,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隋初的时候,为了预防农作欠收而设立了义仓(也叫做社仓),存放以户等为基准征收而来的义仓米,但到了唐代,义仓米变成与土地(资产)有关的正规税,成为固定的地税。此外,还出现与户等对应的户税,以此做为官吏俸禄或是被称为「公廨钱」的官府经费。 (日)气贺泽保规《隋唐:绚烂的世界帝国》
清朝规定,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乡村设设仓,以相互区别。至晚清咸丰、同治年间,义仓制度名存实亡。
十八世纪,州县在经济上也成了一个有机体,地方经营的角色愈显吃重。菁英阶层组成合议的组织,负责治安、水利等事宜,经营称为「善堂」的机构,收容孤儿及孤苦无依的老人。另外,管理义仓、社仓等民间储备仓库,也由地方菁英来负责。 (日)上田信《明清:海与帝国》
【典型例题】清廷在京师、通州等地设立了许多仓储,同时在各地恢复设置常平仓、义仓等,以便于应对地方各行省丰收、歉收的巨大差异。清廷此举意在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稳定社会秩序
C.巩固小农经济模式
D.解决粮食危机
(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