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专家交流纪要

财富   2024-12-20 20:46   广东  
股票投资,
及时获取一线资讯对您来说至关重要。
加入星球,您能够第一时间获取
最新的市场动态政策解读、机构调研纪要
这些宝贵的资讯将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星球已收录10W+机构投研资料。

要点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政策解读
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利于种业发展,带动种业科技投入、研发投入提高。
科技协同攻关与成果推广: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经济生产力。其中,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正在加快推进,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落实。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强调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食品安全监管;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试点,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2、转基因玉米种植情况
今年种植收成与产量增长:今年1200万亩左右的转基因玉米种植整体反馈比前两年好,效果乐观。如在黄淮地区的河北省,经销商和客户对转基因种植效果比较认可,认为种子价格虽贵,但粮食效益大于成本,且粮食质量好。
接下来种植面积的扩展:今年制种面积加上库存,可供种约6000万亩左右,预计2025年种植到地5000万亩左右问题不大。目前各级政府在落实扩面提速,生产基地开放较快,市场也在逐步放开,但审定通道狭窄可能会影响转基因推广速度,不过这对头部企业有利。
转基因渗透率展望:内蒙和赤峰去年的转基因品种受欢迎程度较高,其中303D品种卖断货。
3、密植小穗品种
密植小穗品种的优势:
增加产量:美国玉米种植密度和产量均约为中国的两倍,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式。MY73等密植小穗品种在多地创造了高产记录,且具有抗倒伏、抗病等特点。
适应农业变革:土地流转使得种粮大户、农场或种植合作社不断涌现,农业机械化深化,管理水平提高,这些大户为实现单位面积产出,更倾向选择密植小穗品种。
与密植大穗品种的差异:密植小穗品种逐渐成为趋势,而某些地区稀植大穗品种的种植逐渐减少。从育种角度看,密植小穗型品种的种质资源相对稀缺,但在不断涌现。
密植小穗品种突然火起来的原因:一方面是品种上有所突破,河南农大和中国农大在育种方面有创新;另一方面是营销方面有突破,如裕丰种业利用新媒体营销和现场会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营销方式。
密植小穗品种的推广问题:部分区域出现MYG31品种有秃尖或超短穗问题,原因包括包叶不严、结实不好,在遭受高温热害时易出现该问题,不过该品种推广厂家危机公关处理较好,且在其他未遭受高温地区产量表现不错。同时,该品种本身抗病性不完善,育种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但后续可能会改进。
4、种植成本与盈利空间
增产情况:在适宜地区,耐密型品种增产幅度较大,但各地产量增幅不一,难以用具体数字回答。
种植成本:大户农民种植一亩地的成本包括播种费用30元、肥料150元、种子50元左右、浇水费用50元、除草剂和化控30元、打药费用50元、收获70到80元、晾台30元,再加上地租。黄淮地区平均成本一季550元左右,一年1100元左右,平均种植成本约1050元。要想保本,产量需达到1050斤(干粮),以黄淮地区为例,平均产量需在525公斤。
5、不同区域对转基因的接受度与定价
接受度差异:东北转基因效果从南往北递减,从北往南递增;西南地区由于草地贪夜蛾危害严重,转基因抗虫和抗草甘膦效果好,老百姓非常认可,溢价成本高;黄淮地区老百姓喜欢转基因品种带来的粮食干净和抗除草剂的效果。
定价差异:西南地区信达961等品种常规品种一亩地卖60块钱,转基因品种一亩地卖到100块钱,溢价接近70%;黄淮地区转基因种子价格虽未明确提及,但老百姓对其抗除草剂效果有需求。
6、密植品种的种植区域
黄淮海以外地区的种植情况:除西南地区因耕地零散、习惯手工播种且喜欢大行距,短期内很难改变,不太适合密植外,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密植型品种是未来的趋势。密植不一定是密植小穗型,也可能是密植中穗型会成为主流。
Q&A
Q: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较于过往,在粮食安全和种业方面有哪些新提法和不同倾向?
A: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公告与前几年有所不同,主要变化如下:首次提到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今年年初至三季度粮食价格走低,四季度国家暂停中储粮玉米进口等,启动价格保护机制。预计未来几年,特别是明年会继续推动和完善该机制,以维护农民积极性。今年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经济生产力。其中,协同攻关涉及种业科技、农业机械科技等多方面;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包括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扩面提速,目标是25年将其进一步落到实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经济生产力符合中国国情,不同地区可借鉴不同国家发展模式。要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抓好工程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和监督;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试点,闲置农田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形式,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Q:今年约1200万亩转基因玉米的种植收成及产量增长情况如何?对于接下来种植面积和区域的扩展有何预期,产业内是否有相关讨论?
A:今年1200万亩左右转基因玉米种植的整体反馈比前两年要好,在黄淮地区(以河北省为主),经销商和客户对转基因种子种植效果比较认可,原因一是老百姓种植后觉得种子虽贵20元/亩,但粮食效益更高,且粮食干净、整齐;二是经销商能从中多获利。2025年预计种植到地5000万亩左右,各级政府在落实扩面提速,行业公司也被相关部门调研种子储备情况。进一步扩面提速存在的瓶颈主要是审定通道狭窄,这可能影响整体进程,但对头部企业有利。生产基地方面已做好准备,张掖地区开放较快,占中国制种面积30%左右;市场方面,东北预计黑龙江中部和南部会放开,华北黄淮八个省可能全面放开,再加上原来放开的四川、云南、广西,大部分玉米种子市场有望放开。
Q:转基因的渗透率如何展望?以内蒙赤峰区域为例,经过多年试点,其渗透率提升情况如何?
A:关于转基因渗透率暂无确切信息。在内蒙赤峰区域(兴安盟和赤峰),去年转基因品种受欢迎程度较高,其中303D品种卖断货还需从其他地方调货。
Q:密植小穗品种的优势在哪里?密植小穗品种和原先比较普遍的密植大穗品种在基本材料或者育种难度方面有什么差异?
A:密植小穗品种已风靡从黄淮到东北区域,将来会成为整个黄淮甚至全国种植或育种的趋势。从中国和美国种植数据对比来看,美国玉米种植密度约1万株/亩,平均产量750公斤左右;中国玉米种植密度3000 - 5000株/亩,平均产量430 - 450公斤,增加密度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式。以MY73为例,在山东菏泽平均亩产量达1700多斤,在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县达2200斤左右,刷新当地高产记录,在湖北达1050公斤左右,创造湖北高产记录。MY73适合密植,每亩种植5000 - 5500株左右,没有顶端秃尖现象,且抗倒伏、抗病,在黄淮抗锈病为中抗往上。而稀植大穗品种在MY73进军区域逐渐跌落神坛。从育种角度看,密植小穗型品种资源相对稀缺,但近年来相关种质资源在不断涌现。
Q:对于有稀植大穗品种的公司,若要迎合趋势做密植小穗品种,从材料方面是否好获得?从主配品种研发及审批角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A:从育种角度看,密植小穗型品种资源目前相对稀植大穗品种比较稀缺,不过近年来如河南农大汤继华老师科研团队已创建出一系列种质资源,像康德玉8009的父本来自贵州省郭向阳老师的种质资源,这类资源在不断涌现。预估在未来3 - 5年或5 - 6年,这种类型的种质资源会逐渐丰富,有助于相关品种研发。
Q:在今年粮价整体下行的情况下,种植密植小穗从产量提升角度大致能增加多少?
A:在一些适宜的地区,耐密型品种的增产幅度比较大。在黄淮地区,尤其是小穗型品种光敏感度小的地区,在原来光敏感品种减产较大的区域,增产幅度可能较大;但在原来传统普通大穗产量较高的地区,增产幅度不大。种业上做增产是一个相对概率,新品种增产效果肯定有,但各地产量增幅不一样,很难用具体数字回答。
Q:现在农民种植玉米的成本大概有哪几方面投入?
A:大户农民种植一亩地的成本主要有以下方面:播种费用大概30元;肥料(从底肥到追肥)一亩地约150元;种子大概50元左右(有的50元,有的60元);浇水费用约50元;除草剂和化控约30元;打药费用(含药剂)一亩地约50元;收获费用70 - 80元;其他杂项约30元;再加上地租。黄淮地区一季平均成本约550元,一年(冬小麦加玉米)约1100元,平均种植成本大概在1050元左右。
Q:粮价在什么样的水平,对应多少产量时,农民种植玉米有盈利空间?
A:以黄淮地区为例,种植成本约1050元,若按干粮算,粮价最低跌到1元时,保本产量是1050斤;若按湿粮算,保本产量更高。国家统计全国平均玉米产量430公斤左右,黄淮地区要想盈利,平均产量需达到525公斤,在粮价走低情况下,高产是重要核心因素。
Q:密植小穗品种突然火起来的原因是什么?是营销推动还是品种突破?
A:两方面原因都有。一方面是品种上有所突破,密植一直是一个方向,河南农大和中国农大在育种方面都有一些突破,品种出现了创新和突破;另一方面是营销方面有突破,比如裕丰种业在过去两三年、三四年期间,利用新媒体崛起的力量,尤其在农村渠道传播角度,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和视频号等进行营销,采用新媒体营销加上现场会的线上加线下营销方式,突破了传统种子营销方式。所以MYG31一跃而起,成为黄淮海乃至全国第一大品种。
Q:今年部分区域出现的密植小穗品种有秃尖或超短穗问题,是品种本身问题还是种植技术问题?该现象是否会影响接下来密植小穗的推广?
A:超短穗是指包叶不严、防御不严,结实不好,引起产量减低较多。在遭受高温热害时,不止MYG31,其他品种也会出现超短穗情况,因MYG31推广面积大,所以体现出的问题较多。后期MYG31推广厂家危机公关处理较好,邀请业内专家解释,确定是由于极端天气原因,如六月中下旬的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玉米在生殖生长过程中出现超短穗现象,且早播或晚播一个礼拜可能就不会出现该问题。在其他未遭受高温的地区,产量表现不错,如在黄河以北地区产量几乎未受太大影响,未出现超短穗现象。从育种角度看,该品种并不完善,抗锈病能力不突出,产量需在高密前提下才有产能优势,且育种过程中采用的轻型回交选育技术存在热敏问题,但后续育种可能已避开该缺陷。
Q:转基因效果来看,西南、东北、黄淮海区域的接受度是否有区别?不同品种定价有什么区别?
A:有区别,且区别较大。从去年种植反馈来看,效果从南往北递减,从北往南递增。西南地区由于草地贪夜蛾危害严重,转基因抗虫和抗草甘膦效果好,老百姓认可度高,如信达961品种,常规一亩地卖60元,去年卖到100元,溢价接近70%且被一抢而空。在黄淮海地区,老百姓喜欢转基因品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普通散户喜欢粮食品质提高,大户则更喜欢抗除草剂,因为抗除草剂既省工又省钱,还能延长打药窗口期。在东北,转基因抗虫效果不明显,尤其在黑龙江省四五月份以上几乎没虫害,所以转基因性状发挥效率越往南越大,溢价部分越高,越往北则相反。
Q:密植小麦是否特别适合在黄淮海种植?西南和东北是否可以种植?
A:除了西南,其他地区基本上都可以采取密植的方式。西南地区由于耕地面积非常零散,比如一家只有几分地,所以基本上以手工播种为主,老百姓比较喜欢大行距,这种习惯在整个西南地区短期内很难改变。在西北、东北、华北,密植型品种未来是一个大的趋势。从国际上来看,从各个作物来看,密植都是一种趋势。但密植不一定是小穗型,在密植的基础上,将来密植中穗型可能会成为主流。
Q:从育种的角度看,密植小穗型品种为何从黄淮先火起来?后续东北、西北市场相关材料能否满足密植品种需求?
A:从个人观点来看,小穗密植型品种从黄淮开始发起,是因为有一个基本理论:如果穗型大,受损时间长,产生花面的几率大;而小穗型或中小穗品种,花粉进入花粉管过程时间短,受热害几率小,像MY73这种小穗型品种形成花纹几率小,且能高产。这种小穗密植型品种是从黄河以南这种高温、容易受热害的区域开始发起,加上营销方式,带动了种植模式的变化。如果这种小穗密植型品种能给种植户带来增产、节省成本等效益,会带动种植模式变化。另外,实际上密植型产品并不是从黄淮发起的,十多年前新疆的种植密度就已大幅超越,五六年前新疆的华美一号种植密度已达到七八千株,新疆地区非转基因品种单产远高过美国,西北地区的密植产品实际上都是中穗型。

加微信领取星球优惠券

股市调研
投资必备利器,每日更新上市公司、产业专家调研纪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