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决定转身的人其实都在风里站了很久 「我在」攀登五周年

乐活   纪录片   2023-04-08 10:00   广东  





选择攀登也许只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已。但攀登给你带来的领悟确实让你的生活内容变得丰富,至少不那么单一,这只有不断的体验才能获得。

骨子里从未将太平山当作山,是因为从未真正以爬山的姿态上去过,同事们选择从皇后大道的一个点开始攀登,一半儿手扶电梯一半儿超45度角徒步,被称为半自动登山法。想起建筑师阮文先生说,香港的生活无非是横着在地铁里走,和竖着在电梯里上,我们45度斜角登山法已经很香港化都市化了。

「我在」五周年。五年前当我们决定创办「我在」时,上海的静安寺杭州的西湖苏州的独墅湖和北京的后海,那一年的冬天很冷,我们在风中站立过很久。2018年的4月8日我在以视频新媒体的姿态第一次上线,到今天整整度过了五个年头并刚巧完整的历经了三年疫情,我们以登山的形式思考该怎样更立体的解读一座城市,既然人都在梯次般的往城市里跑。攀登,是一种庆生方式,也是生存与发展的一种选择。


登顶时刻。这一天香港神奇般的浓雾,越往上爬雾气越大,气温比山下低了很多,风把白色的雾吹得四处游荡……看不见中环竹林般的高楼了,维多利亚港更了无踪影。只有当无人机起飞穿越浓雾飞往更高并拥有更大视野时,才发现雾也只是薄纱般的一层。


显然,我们需要更高的眼界。更高,才能发现更多,即使有雾。


显然,「我在」必须继续攀登!








缆车缓缓向上时,正是这座城的浪漫出场方式。靠右边座位,观景绝佳,体验感直接拉满。接近45°的坡度,上行到后半段会逐渐有失重感,下了车头晕晕的,甚至走路有点恍惚。

李老师说,去往山顶的缆车陪伴了香港130年,太平山海拨接近544米,是港岛的最高峰,山腰部分是高档住宅区,山顶以前则是外国使领馆和豪宅,近代才发展成为旅游景点。


迈着步伐向前走,等来一座城的烟火



外这次乘坐的缆车是第六代升级,此前缆车的顶面是封闭的,而这次缆车左右顶面均是全透明玻璃窗,弥漫着复古浪漫气息。夜晚缆车是倒着下来,抬头看着上空还可以看见些许星星,星星瞬间可以覆盖所有的疲倦。


登山过程路途起雾,想象着俯瞰山下香港最美夜景,想象着维港所有高楼大厦……


我想,希望可以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不停歇,迈着自己的步伐向前走,等来一座城的烟火,大家一起再次抵达山顶看别样的美景。






带着一点工作的疲惫和对团建旅途的兴奋和期待,登上了深圳北开往西九龙的列车。作为刚到深圳工作两个月的实习生,一切都很新鲜,也总是揣着几分忐忑。


麟哥随时注意着时间流程的安排,雨涵留意每个人是否都跟上,不停拍摄的罗老师和不停让人拍摄的方田以及愉快的我们在路上一起前行着。一边旅行还可以一边记录,好像是作为一个视频传媒团队本能,大家争先录影着,因为香港的风景,也因为我们难得同在,因为「我在」。


香港确实独特。海港、街景、甚至是地铁的五彩马赛克砖、大街小巷的海报消息,都充满它特有的气质。


在维多利亚港口,海浪和海风以及对岸的林立高楼组成的香港中心,带着一片雾色,在我眼前敞开。鸽子在镜头里蹦蹦跳跳,海浪拍打着海岸,连海平面的波光都闪烁得很好看。太多瞬间,都值得记录。也都很能联想到老板一直爱提的“闲镜头”,特别符合,哈哈。大家也一改工作的疲乏,拍着照,尽兴捕捉美好。甚至看见颜老师也探着头观察着码头的一双灰鸽。


我们先是走往一条登山路,然后折返,找到另外一条更合适的路线。


从坐电梯观光到一步步上山登顶,一切也很像我们自己开始做一件事,开头因为有着助力,所以容易,慢慢需要更多耐力和坚持,直到最后登顶。


路灯闪烁在迷雾中,就像我心中的信念一样


上山的过程对我一个重庆人来说反而觉得熟悉亲切,湿润的空气,错落的高楼也让我有些恍惚,是在香港还是重庆。绿荫让我感觉很治愈,大家也都各自鼓励着一起向上攀爬。运动带来的多巴胺助力着我们。登顶真的很愉悦。


山顶没有预想的风景,迷雾笼罩让我们仿佛看不见前方。但我却觉得这一切景色比俯瞰见整个香港更美。路灯闪烁在迷雾之中,显得更加耀眼。就像我们心中的信念一样。

才到两个月的我,感觉刚刚才和大家熟悉起来。一起在山顶比出五,有一种不配之感,但是也很高兴能见证这个时刻。

三个月的时间很短,但是也能感受到团队的气质和小伙伴的可爱。荣幸同往,共贺新岁!很开心能在这里有过共同攀登与成长!






年的3月30日,期待已久的香港太平山登山之旅终于如期到来,对于才在前几天刚刚拿到通关通行证的我来说,能赶上这趟太平山之旅绝对是意外之喜,不仅仅因为这是「我在」的五周年纪念之旅,3月30日也是我三年前第一次来到「我在」的日子,或许是一种巧合,一种冥冥中的缘分。

还记得刚来「我在」的时候,是那场持续整整三年的新冠疫情刚爆发不久,这三年疫情时期每个人都过得很艰难,我和「我在」共同在艰难中成长,随着疫情的阴霾逐渐消散,深港重启通关,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来一场香港太平山之旅来纪念「我在」成立五周年,确实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这是我在其他城市从没有过的登山体验


第一次到香港,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新奇,港片里熟悉的粤语和霓虹灯牌、繁华绚丽的皇后大道、可以俯瞰中环的摩天轮,然而这次的登山之旅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上太平山的那一条条扶手电梯,这是我在其他城市从没有过的登山体验。其实太平山山路陡峭,对很多人来说,走台阶同样对人的体力是个考验,但是在这里乘搭半山扶手电梯,你完全不会有疲惫的感觉。扶手电梯缓缓穿过半山富人区,一条条小巷、一间间商铺,全部都徐徐在眼前划过。半山扶梯造就的“流动感”、缓缓不断切换的场景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巨大的香港市民生活画卷,让人既有了登山的体验感,又免除了登山的疲劳感。考虑到电梯的建设维护费用,这样的登山道,或许也只有香港敢想,也只有香港能建。

即便如此,登上山顶也是花费了些力气,只可惜山上弥漫的大雾迟迟不肯散开,没办法看到香港中环的繁华全景。





当我得知香港团建是要爬太平山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团建当天我的内心仍旧是抗拒的。

搭乘半山扶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登山。随着海拔逐渐升高,雾气愈来愈大,坡度也越来越抖,双腿渐渐开始无力,气喘吁吁,心脏也开始无力。当我在登山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让我想到入职「我在」快两年了,经手办理的入职、离职的人,走走停停,工作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难以推进的事情也很多,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就像登山时身体发出的真实感受般,想放弃,想逃避,想逃离,想坠落。但内心又有一丝想要继续向上爬的想法,怎么能够说放弃就放弃呢,毕竟也下不了山,不能卡在半路,进退两难,何不选择继续向前呢?与此同时,还有同事们陪着我一起登山,有他们给我加油打气!希望工作中也能把“难办事”变得不再复杂、不难办,变成能办!

不能卡在半路,进退两难,何不选择继续向前呢?


一鼓作气,继续登山,还有几百米,山顶就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冲呀。拖着仿佛不是自己的腿登上了山顶,那一刻成就感满满,虽然当天的天气不太好,大雾弥漫。下一次一定还要再来爬太平山,选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把香港的夜景看个够。

傍晚,搭乘缆车,随着缆车倒退行驶下山,一天的疲惫感,渐渐散去,神清气爽。






爬过太平山之前,我看香港从来都是向上仰望的。

土地资源太少,城市自然向高处发展,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遥不可及的太平山之巅......

不过香港的魔幻之处也在于这座山,想到达山顶,有很多不同的道路:坐缆车、开车,也许你也可以坐直升机,或者就是纯靠体力攀登......

我们先是到达了一个“纯靠体力”登山口,阿麟说从这里上去要两个多小时,我当时的内心是拒绝的,“天下的山不都长得差不多,要么是石头要么是树,顶多多出几只猴,什么山值得我爬两个多小时?明天上班肯定腰酸背痛。”我坐在台阶上喝可乐,等阿麟另找出路。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同事张茜找到了一条“半自动”爬山路线:半山自动扶梯。


我们从中环最繁华的地方穿过


香港就是香港,登山也可以有百转千回的非常体验。


我们从中环最繁华的地方穿过,来到半山扶梯入口,沿途看见两边高低起落的楼房,从不同角度看到这座城市森林,相机定格的每一个画面都能代表“香港”。

“半自动”,顾名思义就是电梯只能爬到一半,到了干德道就只能纯靠体力了。沿途羡慕着住在半山的香港人开车自由上下,遇见遛狗的菲佣,感觉狗狗们好快乐,再看看背着重重设备的摄影师们,想想我还是坚持一下继续爬吧。

登山途中,我想过至少三次我要坐车上去或者下去。不过最终能成功登上山顶,得益于一年多以来在「我在」的每一次外出拍摄。尽管不用登山爬坡,外出拍摄的体力消耗也不亚于此。不知不觉间,我在「我在」已经练就了爬山不怎么累的本领,让我能成功登上山顶......


那天迷雾重重,历尽艰辛到了山顶也没能达成我俯瞰这座城市的愿望,不过沿路的每一帧风景,都别具风味。





我是2022年6月30日加入「我在」团队的,是年龄最小的成员之一。

当时的我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怀有一身抱负,急需一个施展的平台的状态,最后遇到了颜老师和申主编,形成了双向认可。在此之前,我一直像是积累了满腹的专业技能,却又没有完整的作品可以向他人展示,而到今日,我的微信收藏夹里已经填满了自己参与拍摄的、足以让他人知晓自己水平和风格的作品。

多运动好啊


公司决定在2023年3月30日进行团建活动,正好是我入职9个月整。我们去香港登太平山,是公司的一次攀登和总结,也是我个人的一次回顾。

我的老家梅州是一座多山的城市,其中有一座名为高观音,是我们最常攀登的选择。上中学的时候,要参加体育考试,为了保持体能和状态,我们不仅每天要坚持跑步,逢周末就要去爬高观音。海拔高度800米的山,我们最快可以一个小时跑上去,而后在我们各自离开梅州之后,便很少再有这样的经历。这次说去登太平山,给我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香港是一个中西结合的特别的地方,去香港爬山的感觉自然和在广东大相径庭,但是真正步入山间小路开始向上行走的时候,又好像没有什么发生了改变。直到走到山顶,才会觉得这的确是在香港。白茫茫的雾气背后透出一些巨大的建筑,一开始以为是什么废弃的场所,给人荒凉恐怖的感觉,而走到背面之后又发现竟然是繁华的商业街,下山时乘坐的缆车也是能观赏独特的风景。我本就是一个喜欢山野而不喜欢闹市的人,所以登山活动我还是挺喜欢参与的,似乎有很多拍摄自然风光作品的摄影师都是这种性格。

不过,这次登山最重要的感受还是:多运动好啊。






“嘭”的一声,一罐啤酒在太平山山顶被一位叫王吕方田的家伙打开啦~

或许你会好奇,为什么我会在香港太平山喝啤酒?因为今天是为迎接「我在」的第五个周年庆而举办的特别活动:登顶香港太平山,也是我重新回到「我在」的第17天;当然这只是我想喝杯酒的小借口,哈哈哈哈~

登山的每一步,我都在重温「我在」的记忆。

一年,也是故事开始与结束的一年


2018年10月15日是我入职的一天,作为民宿编导,我和搭档跑遍深圳各区,去发现每一间民宿,去探寻每一位民宿主人的故事,398天共采访近200人。有从尼泊尔回来的瑜伽老师、有从台湾过来的姐妹花、不过让我耗费最多时间的就是较场尾的民宿主理人们,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着他们的酸甜苦辣,我的人生也因此更加丰富。


「我在」一路走过,有肯定的掌声,也有质疑的声音,就好像这次登山的道路,陡峭的长坡后,总有坦途,而漫长的徒步后,总会登顶。

作为一家视频新媒体公司,「我在」的每一位创作者都努力呈现更优质更真实的内容给屏幕前的阅读者。

因为我们相信“记录的魅力远胜于编排的谎言”。

其实能再次作为「我在」的一员,和新朋老友共同参加活动,心里除了喜悦也多了一些感慨。这3年多,无论我在深圳哪里,都默默感受着「我在」的成长与发展。它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份工作,带给我职场中的温暖,教会了我如何成长与自爱。






上周为了参加公司团建,我才从箱底摸出港澳通行证,上面签注的时间是2019年11月28日。疫情后我再没去过香港,但我从来没想过,离我上一次过境已经过去了三年。

从深圳北坐高铁到西九龙那十四分钟开始,我对香港的记忆画面开始破碎,到达尖沙咀的时候,我的大脑告诉我,这不是香港。叮叮车还是可爱娇小,皇后大道依然繁华喧嚣,乘坐半山扶梯,看着周边小店店很陌生,但是建筑的记忆画面还留在我脑海,它仿佛没变,却又不一样了,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样,静静地向我打着招呼。

新的身份、新的深圳,迎接新的挑战



回到家后,我回想起香港的画面,才发现过去我对于香港的记忆已经开始消逝,我的大脑接受了现在的香港。这三年香港的时间,在一天的过程里,在我脑海里就这样流逝。虽然我知道这可以用大脑的时间相对论解释,真正去感受的时候,直观上你又没办法理解。

就像这一次爬太平山,上去的过程真的很累,汗水划过皮肤,小腿和膝盖的疼痛,我能感受到一分一秒的流逝。可是爬上观景平台后,疲惫的感觉随着平缓的呼吸开始褪去,再望向山里雾气的时候,对于刚刚的经历又开始模糊,刚刚漫长的爬山过程好像也没这么久。

从18年辞去工作成为自由编导,到去年来到「我在」,我接受了新的身份、新的深圳,去迎接新的挑战。半年时间里的记忆,也许变成了我简简单单就可以复述的一句话,但是时间会记录下一切。






稀记得来到公司的时间……从当初的懵懂到现在也能独立进行拍摄,其中的成长我总会有很多感慨。我还记得当初我来的时候,我说我很喜欢拍纪录片,很喜欢纪录片的拍摄模式。第一次出去拍完tea’stone,我感受到了之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拍摄的快乐。然后就这样慢慢的慢慢的,中间拍摄过无数的片子,有因为某些失误而被骂过,也有过因为拍摄到某一个画面而兴奋一整天的时候。说真的,学习到了很多很多东西,也真的受益匪浅。


上周团建,我们一起去了香港。我是真的很喜欢香港,或许有很多人会喜欢他的繁华他的新颖,我更多的喜欢它的旧,它的老,它的一切一切接地气的地方。疫情之前我也会常去那里玩,吃好吃的买很多东西。但是现在,当我以一名摄影师的视角再次去凝望香港,我真的真的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它仿佛是一个繁华的都市下又包含了其中的残旧和阴暗,它有外表的繁华,也有繁华外衣下的历史尘埃,是一种真实。我也在北京、天津待过,说真的,它们和香港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最终,我们都坚持下来了



但是对于这次团建,我同样也有很多懊悔。我和麟哥之前有先去踩过点,也录制了很多素材,但是我依旧感觉还不够,之前有看到过很多香港景色的视频,但是它那里面的,我依旧没有拍到,这真的让人很难受,我好像依旧没有录制到自己想象中的香港。


在爬山的时候,大雾漫天,又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奇观。我们一起爬上去,花了很长的时间,当然也要谢谢麟哥后半段帮我背了设备,要不然我真的很难坚持到最后。但最终,我们都坚持下来了,站在漫天大雾的太平山顶,我在想,或许这次爬山就和我这大半年的工作生活一样,纵使有很多困难,但最后都坚持下来了。纵使前方大雾弥漫,但依旧坚定的向前。






记忆中的香港还是停留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脑海中也只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次「我在」五周年组织的香港太平山攀登之旅,让我对时隔三年未见的香港有了重新的认识,也产生了很多在香港的“第一次”:第一次在可以看到中环全景的酒楼吃饭,第一次坐船去中环,第一次坐扶梯登山等等;所有的第一次就像一片片拼图,拼凑成了我脑海中完整的香港。

因为身体原因,去之前我心里打定主意要坐缆车的,但是到现场之后,我临时改变主意跟大家一起爬山,当时心里就在想这样的机会还有多少呢,既然在眼前那就不要错过;之后我也很庆幸,我的决定是对的。爬山嘛,当然路线是很重要的,一开始我们走到缆车那边就发现,我们前方的路都是楼梯,而且很窄,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就导航换了另一条比较好走的路。到那边之后发现,上山的路简直好到离谱,一路的扶梯直接坐到半山腰,不费吹灰之力,沿途还可以感受港味很浓厚的街道、商店和房子等等,如果不是赶时间,真的想去好好的逛一下。

坐完扶梯到达半山之后,就开始了我们今天正式的爬山之旅了,大家都觉的很轻松,不过,后面看到接近70°的斜坡之后大家都懵了,反正我是懵了,高兴的太早了,那一刻真的很想去坐缆车,但是当时那个位置就很尴尬,上下为难,不过看到有的同事背着很重的包还在坚持往上走,我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继续往上走就会发现周围烟雾缭绕、绿树丛生,仿佛身在仙境当中,感觉真的很棒。一路上看到很多人带着宠物下山,慢悠悠的享受着大自然的天然氧吧,这一刻确实挺羡慕住在这里的人。

山顶被四周的云雾包裹着



爬了一小时左右的斜坡到达山顶,因为天气原因,山顶被四周的烟雾包裹着,可见度也就一百来米,商场的灯光在雾里闪烁,广场上都是游客,来来往往的,尤其热闹。我们没有停下休息,而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了观景台,这种天气的观景台,真的只能看到一片白茫茫,如果不是之前来过的同事说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港……下山坐的缆车,大概7分钟,过程中除了有五秒能看到维港的景,其他都是山和树;回去的途中心里在想下次天气好的时候再来一次,下次一定要在观景台看到维港的全景,同样也要步行爬山。

当旅途中的风景给你带来的惊喜,比你所受的疼痛更多时,一切都是值得的。太平山,我们下次见。






2023年3月30日去香港登山,也是公司五周年的一次重要团建。对我本身来说,其实还蛮期待去香港的,以往对香港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电视上面那些经典的港片,这次也算自己第一次出境,内心充满期待。


或许坏事情和好事情往往都会接踵而来,列车发车前半个小时,我居然把身份证弄丢了。当时心里面说真的有点慌,因为所有人都在等候列车,如果因为自己不小心,导致这次团建缺人,我想这可能是一种遗憾。不过最终还是如愿的去了香港。


虽然有遗憾,但是玩很开心


当我第一次站在香港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好像是完成了一个梦想,有老街,有经典配色的出租车、公交车,熙熙攘攘的街道、叮叮当当的红绿灯、层层叠叠的魔幻都市......我想这大概会是我摄影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我拿着相机不断去记录我在香港看到的一切,以及这次我们团建的活动。对我来说,来到「我在」已经有一年多了,我还记得我是在2022年的11月1号来到的公司,在这一年多里给我最多的感受是:接触了很多以前接触不到的东西,也算是见过大场面,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这次地目的地是太平山顶,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虽然很累,但会觉得平时那些烦杂的心情一下就没了。


也许往往有遗憾才让人流连忘返。那天山雾重重,登顶后虽然不能看到香港繁华的全貌,但我记录下的每一个镜头都别有一番风味。最后,希望「我在」能够继续输出更好的人物纪实片,把内容继续做得更好。






这次去登太平山顶,虽然没有按着原定的计划路线,但我们在这一条登山路上发现了香港的另一面:各种的城市空间设计把现代的摩登气息与原有的香港人情味链接在一起,新与旧共生共长

不知道往前走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景色



登山路途都是阴天大雾,但是当身处迷雾之中才会更迫切地想要冲出云雾,看到外面的景色。在雾中行走确实别有一番风味,从薄薄的一层雾到进入了雾的中心,在雾中能看到光的形状,光在雾中散开形成的光的形象,光在山上不能被隐藏,也让在雾中的我们着迷。

虽然没能在太平山顶上俯瞰维多利亚港的景色,但登山的乐趣和意义不在于晴天或是阴天,重要的是可以不怕挑战,勇攀高峰。






公司5周年司庆没有走聚餐喝酒的寻常路,创始人带领在深人马到香港徒步攀登太平山,让大家体验了一把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疫情三年,与香港三年未见,那个曾经很近的香港似乎变得遥远。好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仅用了18分钟就把我们从深圳北站带到了香港西九龙,时空的距离已经不是问题,这甚至比我在深圳市内的通勤还要快捷。你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深港同城吧,可以预见的是深港之间的关系一定会越来越紧密,深圳香港的双城融合速度一定比我们想象的快。


三年未见,那曾经很近的香港似乎变得遥远


从西九龙乘坐天星小轮到中环,大家很快就集结在太平山下。上山的路不止一条,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里也是条条大路通山顶,但如何选择一条适合所有人一起走的路还是要费点思量,毕竟队伍中有年纪大点,体力稍微差点的,有虽然年轻,但平时疏于锻炼的……好在领队们早有筹谋,只是根据当天的天气和整体的行程安排做了细微调整,队伍就出发了。而我作为体力不支者,得到优待,被批准可以乘坐缆车上山。香港的太平山缆车颇有特色,也是香港游的打卡热门地。多年前我坐过缆车,对近乎90度的陡峭一直印象深刻,这次再上缆车,发现车厢跟以前有很大的变化,现在的车厢顶端和四周都是透明材质,自然景观和高楼大厦都一目了然,妥妥的旅游观景车厢。


大雾弥漫,只能看见眼前的山和树,城市的高楼大厦被大雾完全笼罩,只见白茫茫一片。尤其到达山顶之后,大雾仍然没有消散,在凌霄阁上,曾经最适合一览香港全景的地方,也只能看到一个雾气腾腾,仙气飘飘的香港,全然不是我们平素眼里的香港。大家未免有点遗憾,登高望远,本是想看见香港的繁华,看见维港两岸的高楼大厦,但换个角度想,香港这样仙气飘飘,迷雾之中宛如仙境的模样也是难得一见,今天有幸被我们偶遇了,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谁说这样的香港不美,不值得一看呢?


登山是为了看风景,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欣赏到身边的风景,当我们一路向上,到达山顶时,迎接我们的是另一种风景,不管是晴天,雨天还是雾天,不重要,因为他们都是风景,只是不一样的风景而已。所以当你历尽辛苦,终于到达山顶时,尽情欣赏你眼前的风景吧!不必执拗于别人眼中的标准风景模版。


只要你永不停歇,一直在路上,一直奋力向上,风景就一定在前方等着你!加油吧,小伙伴,加油吧,「我在」!






「我在」五周年团建选择登山,让我想到,我们对登高总有一种迷恋,像罗兰·巴特说的:“你站在巴黎铁塔的顶端,好像是你对巴黎这座城市的一种入主,是进入到城市的时光与历史之中的幻想。”

我印象中的登山是无限重复的爬阶梯,与毅力有关,与吃苦有关,与征服有关,更像是被动达成一件事,唯独与享受美景无关。乌龟体质,能不动就不动的我,是抱着锻炼的心态去的,有人规划路线,有人监督走几步,好像也是件蛮不错的事。

登高远眺,我们看到的场景是岛屿、深山,迷雾重重,有人庆幸不会暴晒很凉爽,有人喜欢云雾缭绕仙境般的感觉,没有人抱怨雾太大,看不到香港全景,我忽然觉得感动,能找到频率契合的神队友,很是幸运。


所谓成长,就是要把感谢付诸行动



登顶太平山,有不同的路径,我们最开始选择了全程步道的路线,后来向导麟哥决定我们先乘电梯到达半山。穿越皇后大道,乘手扶电梯缓缓而上,解放双脚让每个人都兴奋不已,两边是错落有致的楼房和热闹狭长的街道,泰式按摩店里人们慵懒的躺着,小酒馆里半下午也有人端着啤酒悠闲的望着街角,每到达一个节点都有冲下电梯探索一番的冲动。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对“人”的深厚关切,仿佛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城市与商业之间,更紧密的连结。香港的魅力可能就体现在它让你有冲动“下次再来”,或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计划着,要再爬一次太平山。

下个月就是我在「我在的四周年,四年可以等来一场奥运会,可以读完一所大学,可以收获无数的感动与灵光。所谓成长,就是要把感谢付诸行动。我学会了更勇敢的直面所有事情,尽可能地修正自己与产生问题之间的偏差,并在短时间内平息一切。

只要「我在」还在,美好就还在,五岁生日快乐呀!



部分登顶中的「我在」深圳小伙伴


编辑 / 我在君



红  猫  设  计



我在 好视频
欢迎分享 留言交流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就点个 在看 吧 ↓↓↓

我在IAM
如果水池里只有鱼,鱼是活不下去的。我在旗下关于生活方式的完全频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