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的逻辑变了 上海和深圳都意识到居住大于金融已成现实

乐活   2024-09-30 14:00   泰国  





按官方公布口径,疫情前上海的平均房价低于深圳。疫情后,上海新天地中海地产顺昌玖里在万众瞩目下实现日光,而稍后于深圳超级总部基地的同为中海地产的深湾玖序却未能实现日光。


同为城市之巅中心位置,同为中海地产良苦用心之作,同为超级地段超级豪宅,城市之别,代表城市认知和城市底蕴。





从宏观经济讲,房地产是典型的国家级内循环,汽车与科技才是内外循环兼顾的世界级大周期大循环。

回忆一下,房地产兴起之前有超过20年的时间,几乎没有私人住宅,或者有也没有商业属性,因为市场没有流通这样的产品,或者说房子就不是商品。


但之后的20多年,我们很快恶补了这个缺陷,而恶补之后风向又变了。


所以,风从哪里来,房地产的逻辑也已经因时而变了。





我一直说,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是中国的冒险家乐园,因为那里有平民逆袭的可能。而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上海已成赫赫有名的中国最大城市,冒险家的乐园转移到突然得到机会的深圳,这里拥有当初上海拥有过的可能性:成为另一个逆袭之城。


这中间时差大约有50年,即:半个世纪。





大约1996年,深圳福田关口附近的欧风一条街房价开始出现6000元/㎡的价格,所有人都觉得买不起,发展商投入的广告费用为3个点。


2006年上海的房价大约是1.2万元/,广告费用也是3个点。


2007年上海中鹰黑森林的房价到了3万元/


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2008年,基本上房价还算是温和上涨。


但,2009年以后尽管经历了一些小回调,房价基本上是扬长而去。扬长到哪里?大家所熟知的陆家嘴汤臣一品50万元/平方米,南山深圳湾一号50万元/


这两座城市超过10万元/的房价比比皆是。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侵入中国,时值中国GDP全球第一,对英国长期以茶叶瓷器和丝绸出口形成贸易顺差,英国则先以鸦片买卖一边毒害中国人,一边想借此平衡贸易逆差,未果则以工业化武力入侵。


以茶叶瓷器与丝绸对抗工业化下的蒸汽机与军工,这大约是1840年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分水岭。


通俗的说法,蒸汽机让英国领先了世界大约300年。





时间切回当代。


以房地产,或者以房地产连带产业所形成的GDP,如果与国际发达体系苹果手机为代表的科技体系对GDP质量的逆转,或者眼下更直接的芯片比拼,说实话,我们的房地产就好比1840年我们的茶叶瓷器和丝绸,基本上如同手工业。


假如继续这样,中国即使拼命生长也充其量长成一块肥肉。


肥肉的意思是,没有骨头,缺乏脊梁的支撑,因而病态。


从这个意义上你可以推算我们有多么长时间的落后。


所以我们体现为飞快的追赶和超越,即使过剩。


再所以,地产的逻辑变了,因为过剩。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20年来房地产的疯狂上涨呢?


我前面有说它是一种恶补,是对过去缺失的修正,当然矫枉过正,这是一。穷太久因而太贪婪是二。


这种现象在老牌冒险家乐园上海和新晋冒险家乐园的深圳表现得很充分,但,当潮水退去,上海的承载力就远远大于深圳。


我们知道,在深圳有几十个人凑钱形成股份去购买一套房的,模式很简单:赚钱后分钱,明显房子被当成了一只股票。


深圳的冒险家比当初的上海更有想象力。





财联社9月20日消息,贝壳溢价42%夺得成都新“地王”。与此同时,成都本土地产巨头宣布,所有在售住宅涨价2%。


成都这位巨头的决定是草率的,贝壳的行为更是对经济学的短视。


美国的降息是为了解决美国的问题,怎么能幼稚到帮我们解套甚至反转。


冬季刚刚开始,难熬的日子还很长。


最最关键的是:地产的逻辑变了,你不能假装不知道或者不承认。


成都的这位发展商与贝壳的行为倒是可以帮助上一波投资者再出货。


显然,居住大于金融这个道理成都有些人不信。





成都,消费主义新都会,是极少数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是冉冉升起的明星。


成都的房价常年不涨,过去5年突然大涨,其明星楼盘麓湖全国知名,我自己也曾称之为:真正可以被称为住宅的小区,相比之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城市只能算是建了公寓,因其没有小区生活方式而难叫住宅。


但,岂有成都能逆市改变地产大势之理。





我要说我们的房价是混乱的。


有一年我在重庆的朝天门码头,那里有雄伟的来福士住宅,位置堪称中心,景观堪称完美。


其时其住宅3万元/。我的思维直接切换到深圳的光明,其时,光明有一个楼盘6万元/,而且秒光。


我真的不能理解,但,存在即合理这句话一直响彻耳边。


然后我会想到广州,广州人经常看着深圳的房价对深圳人说:你傻呀。
然后再想到杭州和苏州……


有些事是没有逻辑的,当然被专家们编成了逻辑。





再切回上海与深圳。


中海新天地的顺昌玖里与深圳超总的深湾玖序一前一后售楼,上海日光而深圳未果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在以居住为前提的今天,上海的实力远远超过深圳,深圳因为年轻而更长于冒险:投资,或者投机。


深圳是一座年轻人流动的城市,而上海则像积沙般步步为营。





我一直跟朋友们说,深圳的平约年龄这些年大概在30岁上下徘徊,换句话说深圳是以年轻人为创造力的城市。


但是我们的多数发展商却猛建大户型,尤其中心片区,单价高不说总价还高,买房者基本上是有房之人。


这种状况助长了深圳是一座炒房城市的说法,同时助长了另一个说法:这座城市是年轻人的城市,但它对年轻人不友好。


就算房价高,可不可以建点小户型让总价不那么高,年轻人可以安居乐业。


当然大佬们可以说,年轻人,租房吧。


切!





房地产这行当有个谜信,不能说负面信息,这谜信不是今天才有,20年前也有。意思是你说这个相当于负能量,或者叫唱衰房地产。


这种情绪化的谜信流行在地产界,给地产界带来了一种非经济学的人定胜天般的类宗教力量。


哪有什么行业是可以被唱衰的?这种不认真面对现实的态度也使得地产走到今天这种难以自拔的地步。





一个人、企业或行业的失败是因为它过于骄傲;相应的,一个人、企业或行业的成功因为它看到了自己的缺点。


2000年左右发展商的服务意识有多强,他们就有多少克服困难爬坡上行的勇气和能力。


2014年左右因市场兴旺而形成的甲方思维有多重,他们之后就自然会体验到越过山丘无人等候的烦恼。


其实,卖产品,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


地产逻辑之变,除了产品定性为金融产品还是居住产品而外,甲方乙方之变也尤为透彻。


无论如何,上山有上山的逻辑,下山有下山的逻辑。





但,不管地产逻辑如何变,就房子价格来讲:涨多会跌,跌多会涨,这个铁律绝对不会变。


当然,价格的确定性有,时间的确定性却极难把握。


因此,房价涨了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在于,你表面上赚了钱;坏事在于,你赚了钱没有结算走人,房价又开始下跌了。


反过来,房价跌了一定是坏事吗?不,也许你的机会就要到了。


这,就是经济学。


房子这件事,炒,风险很大,但想赚快钱怎能没有风险;而放长远一点就根本没有风险,因为大趋势是涨。


经济像是一部电梯上上下下。价格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时间更重要。





红  猫  设  计


我在 多领域服务案例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喜欢就点个 在看 吧 ↓↓↓


我在IAM
如果水池里只有鱼,鱼是活不下去的。我在旗下关于生活方式的完全频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