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在驱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科技?还是信仰?欲望,其实是一个中性词,只是不知从何时起,它被消极化,被“妖魔”化。《礼记·大学》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意思是,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欲望,其实不过是一个人内心的所思所想,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大多数时候,大家把它误会成是消极的存在,还提倡要克己,要寡欲,甚至还要灭人欲。却忽略了,欲望是人之本性,也是推动一个人进步的重要因素。老庄提倡要把个人的欲望降到最小,可以躲进山里面当个隐士,这样一来纠结就少了,生活也变得简单了。然而,完全脱离社会和群体,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并不实际。古人其实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要灭人欲,但另一方面他们说要成为圣人。成为圣人,是一种志向,而志向就是一种欲望啊,是指向未来的一种欲望。
安静下来,仔细观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会有欲望。
比如下午想要多喝一杯咖啡,比如想要拥有美好的身材,比如周末想要约朋友去爬山......从这两种基本欲望,人类延展出各种各样的欲望,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几乎无穷无尽。按照马斯洛的划分,人有五个需求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要,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也可以换一种说法,马斯洛这里用的“需求”,包含了“需求”和“欲望”两种含义。当然,也可以说,欲望这个词在使用中,也包含了“需求”和“欲望”两种含义。生理层面的需求,主要指人的一生,需要食物、性、空气、水等等;安全层面的需求,主要指人的一生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等;尊重层面的需求,主要指人的一生,需要尊严、成就,也包括需要尊重他人的名誉、地位;自我实现层面的需求,指的是人的一生,需要实现自我的能力和价值。欲望的本质是,对象成为一个焦点,一个需要得到的焦点。是不是能够得到,是不是能够满足欲望,成为人是否快乐是否幸福的最重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指标。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活着,不过是为了满足各种欲望。你可能会说,不是吧,有时候不为什么而做什么,比如,发呆。但发呆也是满足你的欲望,什么欲望呢?打发时间,也可能是想避开人群,自己安静地呆一会。第一,在为了得到对象的过程里,自己成了对象的奴隶。古人把这个叫做“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为名牵,樊笼鸡婺”。大意是,如果物质的欲望和名声的欲望支配了我们的身心,那么,我们就像在尘世奔波的牛马一样,像被关在樊笼里的鸡一样。实现欲望本来是为了快乐,但往往带来失去自由的痛苦,人变成了工具。第二,欲望满足了之后,应该就快乐了,但是欲望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满足了这个之后,一定会有新的欲望。所以,欲望得不到满足,痛苦;欲望得到了满足,还是痛苦,还加了空虚的痛苦。因为这两个问题,“如何满足欲望?”的问题又延展出“如何处理欲望?”。极端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纵欲,不断地去满足欲望,通过“满足”解决欲望,形成了一种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另一种是禁欲,很多宗教信仰,都不同程度地信奉禁欲,完全克制欲望,但禁欲带来的是压抑,就像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压制它,你摧毁的可能是非凡之美。”关于欲望,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当我们要去满足欲望的时候,问一问自己,这是欲望还是需求?这个问题把欲望做了区分,一种是需求性的欲望,不妨叫需要。当你“要”什么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是需要呢?还是想要?什么叫想要?嘴巴馋了,想要吃美食,这是想要吃,而不是需要吃。饿了,当然要吃,要满足维持生命的需求,就可以了;嘴巴馋了,挖空心思去找各种美食,满足自己的口欲,就不是必需。另一种区分,以社会标准和自己内心作为标杆,当我“要”的时候,问一问自己:这是社会要求我的,还是我自己内心要求我的?当我们不断满足社会要求我们做的事,很多时候不过是在满足虚荣心,而当我们不断满足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真正喜爱的,那么,就是在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真正的成就感和自由。第三种区分,是以头脑和心作为标杆。是来自头脑的欲望,还是来自心灵的追求?当你喜欢某个人,问一问自己:是多巴胺在起作用,还是爱的召唤?头脑制造的欲望,需要节制;心灵产生的追求,可以去展开。如果我们能够观察自己的欲望,弄清楚自己的欲望是什么?弄清楚这是欲望还是需求?那么,欲望就很美丽。就像穆旦的诗句: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推荐您收听由费勇老师主讲的《33堂心智练习课》,这门课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人生“关键问题”。
真正的问题,关键不在于答案是什么。
而在于能让我们看清生活的真相,看清世间的真相,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点 击 " 阅 读 原 文 " 即 可 收 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