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有一个学生问王阳明:我生病了,怎么办?
王阳明回答:常快乐。
有一位学生患了眼病,十分忧愁,王阳明说:“你呀是看重眼睛,却看轻了内心。”
如果我们不了解王阳明的经历,也许会觉得这王阳明说的这两句话多么空洞,多么鸡汤。
但对于王阳明来说,这两句话都是实实在在的经验,没有半点虚假。
心的力量,积极乐观的力量,确实把王阳明带出了现实的困境。
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王阳明入狱的时候做了什么,回顾一下他在一生中最艰难时刻写的那一首诗: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阳明一生遇到很多灾难,但他总是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
悲观并不是一种完全消极的情绪,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但悲观过度,会带来很多不好的结果,比如抑郁,比如身体的疾病。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通过对小狗的实验,发现了一种心理现象,叫“习得性无助”。
大概的意思是,有些人会因为多次受到挫折,然后就放弃了一切努力,只是被动的等待命运的降临。
不管遇到什么困境,都逆来顺受,不做任何尝试。这种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到人的方方面面。
但马丁·塞利格曼认为,乐观是可以学习而获得的。所以,他创立了一个心理学流派,叫积极心理学。
简单地说,传统的心理学会认为,因为有好事情,所以,我就微笑、快乐;
但积极心理学认为,因为我微笑,我快乐,所以,遇到再不好的事情,也不能打垮我。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王阳明用了“常快乐”三个字,就表达出了。
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王阳明所说的心,以及后来他所说的良知,不是心态的心,也不是心理的心。而是本体意义的心。
良知也是本体意义的良知,简单地说,王阳明讲的心和良知,指的是本源性的东西。
所以,王阳明才会反复说,良知就是树的根。
我们为什么要找到并实现我们的良知,就因为它是根。只有找到了根,你的生命才能枝繁叶茂。
最重要的是,找到了根,你的生命才能成为一个整体。
当然,也可以说,良知是水的源泉。生命像水一样流逝,只有找到了源泉,才能生生不息、源源不绝,成为一个整体。
心是天理,是良知,也是整体性。或者说,心是一种把一切统摄起来的力量。
因此,心外当然无物。心就是物。
当王阳明说心外无物,说心即天理,就是良知,我们要致良知,他的意思是我们要回到那个整体性中。
像乔布斯反复说,你要回到内心,他的意思也是我们应该回到整体性,不应该生活在分裂的碎片里。心,意味着一个整体性的世界。
所以,心即物,心即宇宙。
心灵法则,就是让我们时刻聚焦于内心,不断修炼,渐渐找到一个根源性的东西,这个东西找到之后,就可以一以贯之,一通百通。
我特别喜欢心田这个词,心就好像一片田地,这是我们唯一应该下功夫去浇灌的地方,那个地方有我们的种子。
想要在心田上下功夫,必须要弄清楚心到底是如何运作呢?王阳明在《传习录》里,从不同的角度,做过解答。
有人问:心外无物,但深受二元习气的心,总要追求外物,怎么办呢?
王阳明回答:“君主庄严临朝,六卿各司其职,天下一定大治。人心统领五官,也要这样。如今眼睛要看时,心就去追求色相;耳朵要听时,心就去追求声音。
就象君主挑选官员,就亲自到吏部;要调遣军队,就亲自去坐在兵部。这样, 难道不是有失君主的身份吗?六卿也不能尽到他们的职责。”
这里,王阳明点出了心学最重要的一点:人的心是一个统领。
我们的一切,其实是心在起作用,我们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掌控心。
如何掌控心呢?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首先通过五官了解心、掌控心。
心首先通过五官在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要从五官上去探究心的力量。
另有一次,萧惠和王阳明有一段对话,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心如何起作用?
萧惠问:“我有为自己着想的心,但不知为什么还是不能克己?”
王阳明说:“你说说你为自己着想的心是怎样的?”
萧惠沉思良久,说:“我也一心要做好人,就自己觉得很有为自己着想的心。现在想来,也只是为了一个身体的自己,而不是为真正的自己。”
王阳明说:“真正的自己怎能离开身体?恐怕你连那身体的人自己也还没有好好为他着想。你所说的身体的我,难道不就是指耳、目、口、鼻、四肢吗?”
萧惠说:“正是为了这些。眼睛爱看美色,耳朵爱听美声,嘴巴爱吃美味,四肢爱享受安逸。因此便不能克己。”
王阳明说:“美色使人目盲,美声使人耳聋,美味使人口伤,放纵令人发狂,所有这些,对你的耳目口鼻和四肢都有损害,怎么会有益于你的耳目口鼻和四肢呢?
如果真的是为了耳目口鼻和四肢,就要考虑耳朵应当听什么,眼睛应当看什么,嘴巴应当说什么,四肢应当做什么。
只有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才能实现耳目口鼻和四肢的功能,这才真正是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和四肢。
你如今成天向外去寻求名、利,这些只是为了你外在的身体。如果你真的是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和四肢,就一定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个时候,并非你的耳目口鼻和四肢会自动不看、不听、不说、不动,而是由你的心发生的。
这些看、听、说、动就是你的心。你内心的看,通过眼睛来实现;你内心的听,通过耳朵来实现;你内心的说,通过嘴巴来实现;你内心的动,通过四肢来实现。
如果你的心不存在,也就没有你的耳目口鼻。所谓你的心,也不仅仅指那一团血肉心脏。如果心专指那团 血肉,现在有个人死去了,那团血肉仍在,但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呢?
所谓的真正的心,是那能使你视、听、言、动的‘性’,亦即天理。有了这个性,才有了这本性的生生不息的事理,称之为仁。
这生生不息的天理,显现在眼睛就能看见,显现在耳朵就能听见,显现在嘴巴就能说话,显现在四肢就能动作;这些都是天理在起作用。因为天理主宰着人的身体,所以又叫心。
这心的本体,本来只是一个天理,原本没有不符合礼制的东西存在。这就是你真正的自己,是你身体的主宰。如果没有真正的自己,也就没有身体,可以说有了它就生,没有它就死。
你若真为了那个身体的自己,就必须依靠这个真正的自己,必须常常保持这个真正自己的本体。做到‘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唯恐对这个真正自己的本体有一丝损伤。稍有丝毫的非礼萌生,有如刀剜针刺,不堪忍受,必须扔了刀、拔掉针。
这样才是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己。你现在正是认贼为子,为什么还说有为自己着想的心,却不能克己?”
这一段对话里,王阳明又进一步点出了心的作用: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
这个“应该”,是在我们心里,我们只有回到心里,心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应该听什么?应该看什么?应该说什么?
所以,“心者是人之主宰”,我们之所以看见,之所以听见,之所以会做这,做那,都是因为心。
越是懂得运用心的力量,越是有心力,就越来越强大。
懂得运用心力的真正意义,是在于不再向外去寻找什么答案,不依据什么外在的标准去找答案,而是在自己心上找到答案。
真正成就每一个人的答案,都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心中。当我们运用心力,就是让内在的潜能不断涌现。
- till next ti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