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在世俗生活,那么我们需要关心的话题,就离不开:赚钱。
东晋的王嘉在《拾遗记》里写道: “人生财运有限,不得盈溢。”
意思是,一个人的财运是有限的,用完就没了。经常听别人说“富不过三代”,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金钱只是方便我们交易的媒介,只是一种工具,只是一种相。它自然是会消耗的,从有到无。
但,是不是用完就没了呢?
当然不是,既然金钱只是一种工具,它能从有到无,自然意味着也能从无到有。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些实在的行为来增长自己的财运。
什么行为呢?
我们回到上面那句俗话:“富不过三代”,这句话随着时间的流动其实是被断章取义的。
它的原话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这句话里的大智慧其实是前面这句:“道德传家,十代以上”,以道德传家才是一个家族长久兴旺之道。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是有一个小孩去挑水,却发现水缸怎么都装不满。
小孩就想也许是水桶太小了,于是就换了一只大水桶去挑水。
用上大水桶后,水缸的蓄水越来越快,但却也消失的越来越快。原来,是水缸的底部有一个小洞,一直在漏水。
我们很多人在想怎么赚钱的时候,就像那个挑水的小孩,只一心关注如何往水缸里装满水,却忽略了水缸底部的漏洞。
既然有了漏洞,即使你挑水再卖力,水缸又怎么能装满水呢?
正如我们的人生,负责装载福报、财运的容器有了漏洞,那么福报、财运这些自然是积累不起来的。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的点,是如何将这个漏洞补上。
不难发现,很多企业家在赚钱了之后,就会投身去做善事,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其他人。这个行为,我们一般称为布施。
布施,是简单且有效的可以增长我们财运的行为。
为什么呢?如果你学过杠杆原理,那么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了。
很多有钱人之所以越来越富有,就是运用了“布施”这个杠杆,只需要用四两的力,就能撬动千斤、万斤的财富。
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对布施的理解都是浅显的,片面的,以为布施就是简单地给别人钱,又或者是做一件什么好事,然后就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这样想的话,大概一辈子都很难领悟到“布施”是如何提高财运的。
那么,什么是布施呢?
达摩在解释为什么要修行“布施”时说:“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
布施,能够去除我们内心的污垢,又能帮助有情众生。
最后一句“而不取相”尤为重要,大意是在布施时并不觉得自己在布施,没有施者与被施者的区别。
布施一般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财布施,就是把自己的财物给予需要帮助的人;
法布施,就是给予别人增长智慧的方法;
无畏布施,就是给人勇气,给人积极生活的力量。
布施的真正含义,是以别人为出发点去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说白了,如果你想提高财运,首先你不应该先想着如何赚钱,你做事的出发点已经错了,这会导致后续出现一连串问题。
当然你也不要理解偏颇,好像布施就不能跟钱挂钩。
它只是说你做事的原点不应该是为了钱,而是心怀众生的悲苦,这样你才可以顺利地不断拓展出一条新的道路。
赚钱,只是前面这一切的一个自然结果。如果本末倒置,在做事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障碍。
显而易见,布施这种行为,首先把注意力从我们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
我们一辈子,几乎都在“你听我说”“我要”“我认为”这样一种意欲里推动着生命向前。
一辈子,我们看到的、关注的,只是自己。
甚至在日常的交往里,我们都很少安静地做一个聆听者,听听别人的悲欢。
当我们布施的时候,我们学习着把注意力关注到别人身上,学习着把注意力关注到别人的痛苦之上。
当我们注意到别人的悲哀,并在帮助别人的行为里消除我们内心的占有欲以及害怕失去的焦虑,自然能收获内心的平静。
可以说,布施让我们和现实的残酷关系变得温暖。
有人问麦克·罗奇,怎样在生意中活用经典智慧,赚到更多钱?
麦克·罗奇回答说有6个简单的方法,只要你反复实践,就可以让自己和周边的人心想事成:
1、想事业腾达、财源广进,你必须保持慷慨大度的心态;
2、想家庭和睦幸福,天天拥有好心情,你必须遵循伦理道德的生活;
3、想身体健康,魅力无穷,你必须避免愤怒,少发或不发脾气;
4、想坐上高位,当上领导,你必须乐于助人;
5、想心思专注,你必须坚持冥想;
6、想心想事成,你必须了解空性的意义,多发善心。
推荐你收听费勇老师最新上线课程——《禅与金钱游戏》。
这门课将帮助你建构高维的心智模式,洞察金钱的心性奥秘,做一个真正富有的人。